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总结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系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为什么能”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重大问题。从历史维度看,无产阶级革命家具有善于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善于在重大历史时刻总结经验、团结带领全党向前看。从现实维度看,总结历史经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是落实“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从党的发展建设维度看,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团结统一是成功总结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基础,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是我党成功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基本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第三个“历史决议”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系统表述为“十个坚持”,具有突出特点和显著优势。“十个坚持”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经验系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过去成功的秘诀,昭示了未来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要团结带领人民主动走向未来,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相统一,坚持理论创新和开拓创新相统一,坚持独立自主、中国道路和胸怀天下相统一,坚持敢于斗争和统一战线相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和自我革命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建党纪念是贯通中华民族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文化表现形态,是巩固和发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资源。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集理论、实践和文化于一体,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前进动力,是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强大动力,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动力。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要坚持历史与文化的统一,提升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融合度;坚持政治与思想的统一,提高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引领力;坚持法治与道路的统一,增强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井冈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起点。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起点。本刊围绕“井冈山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命题,约稿一期笔谈,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相似文献   

5.
坚持方法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也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哲学依据。文章认为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着重把握三对对立统一关系。一是坚持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科学分析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历史成就,从整体上揭示党的百年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内在统一性。二是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全面展示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世界意义,坚定党和人民走好中国道路的信心。三是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掌握历史主动,在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立党之本、兴党之魂、强党之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过程中蕴含着历史生成、文化孕育、实践锤炼和价值塑造四重维度。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养成并长期坚持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是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精神“红线”。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和精神成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会通融合及精神价值的高度表征。伟大建党精神贯彻在党的长期奋斗历程中,推动了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深沉、澎湃、持久的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点和原点,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精神血脉的赓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不忘初心、践行使命,伟大建党精神奏响了时代发展最强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党、全社会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艰苦奋斗历史紧密相联。党九十余年奋斗历史表明,在不同历史时期,实事求是障碍论呈现不同表现形式。一是“理论裁剪现实”,即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思维方式限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障碍”;二是经验框正现实、理想遮蔽理性,即经验主义、理想主义的束缚是毛泽东晚年的主要“障碍”;三是思想解放的逻辑冲突,即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张力关系的部分失调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实事求是的主要“障碍”。必须牢牢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动摇,这既是对我党九十余年奋斗历史的科学总结,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坚持胸怀天下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至关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勾连历史与现实,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域下审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要义,可以发掘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多重意蕴。其政治向度为:秉持和践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辩证统一;其道德向度为: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坚持主持公道正义,秉持“天下一家”的道德情怀;其文明向度为:坚持文明多元共生,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在文明激荡中追求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9.
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党的百年奋斗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在理论维度上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文化维度上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实践维度上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逻辑理路及其深刻内涵,对于进一步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时代要求是要坚持系统观念,站在世界“大系统”的高度谋定中国“子系统”的发展;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实现从“国家主体”到“人类主体”的责任角色转换;坚持守正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10.
重视培育青年奋斗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与复兴伟大实践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奋斗精神总体上经历了引导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号召青年为“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政权”而奋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教育青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激励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培育青年奋斗精神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与思想引领的统筹保障、坚持服务大局与青年发展的同向同行、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的良性互动、坚持制度建设与组织赋能的协同推进以及坚持方法创新与环境优化的有机结合。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党的青年奋斗精神培育工作只有充分把握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挥系统合力,才能使广大青年始终成为推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奋斗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0月28日于天津今天,我们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也是纪念铭记从鸦片战争170多年来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也是纪念铭记马克思主义170多年来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也是纪念铭记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我们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认真学习和坚持毛泽东思想,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的历史,就是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历史。在这个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这是历史的必然,全党的共识,人民的愿望。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永存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2.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从理论来源和现实需要来看,胸怀天下有着深厚根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事业的价值体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自觉担当;从历史脉络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从实践指向来看,坚持胸怀天下要顺应人类发展大潮流,把握世界变化大格局,立足中国发展大历史,继续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要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一边,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前进。  相似文献   

13.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我们党历经艰难曲折,探索并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艰难探索背后蕴含着实事求是、自主自强、不怕牺牲、勇于创新等成功精神密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自信,这既是我们党百年来“走自己的路”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新征程上继续“走自己的路”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语境下,“共同富裕”无疑是分配伦理的基本内涵。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公平为目标”、“以效率为优先”、“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战略”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消灭了绝对贫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小康社会”,让广大人民坚信共同富裕理想最终必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从理论上看,共同富裕实现了对异化资本的扬弃、对经济效益和分配正义这对矛盾的内洽、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历史观的必然逻辑。从实践上看,准确定位现实坐标、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发挥经济制度优势、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启改革创新动力引擎,使共同富裕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5.
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经验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立自主基因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独立自主论断的同频共振,构成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经验形成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路的百年历史实践,构成其生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在新时代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独立自主经验,要一以贯之把独立自主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坚持独立自主同时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推动开展独立自主原则经验的国际分享。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在十个方面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其中之一是"坚持中国道路",并指出: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回顾党百年执着追求与奋斗的历史,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梳理一下党和人民探索形成中国道路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这一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又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积淀的历史经验,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展现的情怀与气度。新时代“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可以展现大国担当、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平正义,推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主要内容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8.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之一。以“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为主要内容的“两在两同”,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逻辑必然、百年奋斗的历史呈现以及赓续伟业的实践要略。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历史自觉与实践自觉践行“两在两同”,确保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19.
早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他特别强调,“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以后又有新的发展”。那么,这个新的发展“新”在哪里?有哪些具体表现?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一、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否则就不可能取得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创造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选择。坚持党在整个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近日 ,我校召开纪念建党 80周年理论研讨会。各学院党委 (总支 )、机关党群各部门负责人、校邓研中心、党建研究会、思政研究会成员及论文作者等 1 2 0多人参加会议 ,并提交论文近 70篇。这次会议作为纪念建党 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展示了我校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成果。与会同志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年以来 ,带领全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 ,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党的建设的经验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花长友副书记代表校党委在会上讲话。他强调 ,一定要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