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郑作广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语音总不断地演化,某种语言现象虽然消失了,但在消失的过程中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投影和折射,古壮字中的“古无轻唇音”遗迹,正是古汉语唇音分化前在古壮字中遗留下来的印记。从“古无轻唇音”在古壮字的投影和折射中,我们窥视到古汉语唇音分化前的历史状况,轻唇读如重唇音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古无轻唇音”之说不可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庵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正> “古无轻唇音”这一学说,是清代学者钱大昕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他的论断是:“凡轻唇之音,古皆读为重唇。”“六朝以后,重唇为轻唇。”①用这一学说来解释古字通假和谐声系统以及后来所谓“类隔切”,的确很方便。因此受到后来学者的赞许,似乎已经成为定论。对这学说提出过一点小异议或修正性意见的是符定一。符氏认为“古有轻唇音”。可惜他最后又否定了自己的看法。钱氏认为轻唇音六朝以后才从重唇音分化出来;而符氏认为轻唇音虽已存在,但只是重唇音中的音位变体。就实质看,钱符两家学说是一致的,都认为轻唇音在古音声母系统中不是独立的音位。 相似文献
4.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古无轻唇音”,是已被清代学者钱大昕及后来语言学家证明的事实。但是,轻唇音是何时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两种代表性的结论:第一,认为轻唇音出于齐梁之后,持这种着法的是钱大昕。他在《潜研堂文集》卷十五《答问十二》中说:“凡今人所谓轻唇者,汉魏以前读重唇,知轻唇之非古矣。”轻唇之名,大约出于齐梁以后,而陆法言《切韵》固之,相承至今”。第二,认为轻唇音是唐宋之际产物,这是现代大多数语言学家的观点。王力先生在 相似文献
5.
马君花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2):38-42
宋末元初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语音系统中的唇音反切上字有明显的选用原则:(1)反切下字是一、二、四等韵的,其反切上字用的是重唇音字。(2)反切下字是传统重纽三等韵的以及是庚:、清、职、之韵字和幽韵明母字、麻:韵明母字的,其反切上字也用的是重唇音字。(3)在东三、锺、微、虞、废、文、欣、元、阳、尤、凡作反切下字时,则选择轻唇音字作反切上字。胡三省时代,共同语的标准读书音系统中轻唇音的分化已经彻底完成了,因而他在作音注时,轻唇音反切的上字一律选用轻唇音字,而不像《广韵》那样轻重唇音不分。轻唇音在胡注的演变是奉母已经有清化现象,非、敷已经合流,微母与奉母混同、微母与明母不分的现象也存在: 相似文献
6.
从《集韵》看唇音及其分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丽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本文利用《集韵》切语提供的一些语音材料,对于中古时期汉语语音系统中的唇音及其分化问题作了探讨和印证。认为,当时的合口呼只有一类,唇音声母是一套发音时带有圆唇趋势的辅音字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中古时的韵图在安排唇音声母字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另外,当时的轻唇音在发音方法上已经和重唇音有所不同,但尚未形成独立的音类。 相似文献
7.
张启焕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
钱大昕论证举例 《切韵》音系的三十六字母中,舌上音有知、彻、澄、泥四母,舌头音有端、透、定,泥四母。但据清代学者钱大昕(晓征,1728—1804)的考证,上古音无舌头、舌上之分。即《切韵》音系的知、彻、澄三母,在上古时代,其音读与端、透、定无异。为了阐明这个观点,他列举了三十条经传上的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自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提出“古无轻唇音”一说以来,汉语音韵学界绝大多数人是信奉其说的,但是由于钱氏只是证明轻、重两类唇音上古合为一类,而没有证明上古唇音声母究竟读如重唇还是读如轻唇,换言之,钱氏只是论证了音类,而没有论证音值,因此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长期以来仍有不少学者怀疑此说,批评此说。比如符定一的《联绵字典》就曾针锋相对地提出“古有轻唇音”,近两年王健庵、敖小平二位学者又相继强调“古无轻唇音之说不可信”,而提倡“古无重唇音”之说。有鉴于此,我们也想详细地探讨这一问题,并在某些地方提出一些新的材料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夏中易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Z2)
本文对“古无去声说”以及“古无上声说”进行分析评论,指出“两说”在处理语料过程中与事实不符的现象,并运用现代音理,表明“两说”在调类归纳方法中的缺陷。本文在阐述上述问题时,还表达了笔者对“入声”性质的理解和上古声调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Wang Chuandong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唇音分化是汉语语音演变发展的一种重要现象,归纳、总结唇音分化的规律可以用于辨析字音、区别字义,还可以揭示某些汉字造字之初的文化现象。将这一原理付诸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泉熙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对侗台语族同源词作比较研究时,人们会看到一种显著而又比较特殊的语音对应现象,即有相当数量同源词声母的对应,表现为舌根音与唇音的对应。这种语音对应现象,肯定有其发生的缘由。下面将对这个问题加以探讨。 根据舌根音与唇音在侗台语族三个语支中的保留和对应,可以把它们划为以下几类: (1) 仫佬语的舌根清塞音与同语族其它语言的唇音的对应。如: 相似文献
12.
叶沐耕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
段玉裁说: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入声,平声多转为仄声.于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细意搜寻,随在可得其条理.今学者读三百篇诸书,以今韵四声律古人,陆德明、吴棫皆指为协句,顾炎武之书亦云“平仄通押,去入通押”,而不知古四声不同今,犹古本音部分异今也.明乎古本音不同今韵,又何惑乎古四声不同今韵哉!如戒之音亟,庆之音羌,亨飨之音香,至之音质.学者可以类求矣. 相似文献
13.
张平忠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9-72
开口与合口是反映汉语韵部发音情况的一组对称体系,是汉语语音性质重要的区别性特征。语音系统的发展变化会在开合口演变中得到相应体现,所以探讨开合口的变化历程有助于揭示语音的演变规律。唇音字从中古至现代所发生的开合变化情况,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古至现代语音演变的面貌,唇音字发生开合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受到唇音声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四川彝族分为四个支系:什乍、阿堵、合苏和义诺。不同支系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及居住位置等方面都有一些差异。义诺话就是其中义诺支系说的一种话。由于这一支系的裤脚特别大,因而也有人把这种话称为“大裤脚话”。这种话使用人口约50万,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乐山市的马边县、峨边县、金口河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雷波县、美姑县;另外宜宾地区的古蔺、屏山,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觉、越西等县和云南永善县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义诺话虽属彝语北部方言,但与北部方言其他支系的话有一些差别,相互通话有一定的困难。义诺话在语音上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撮唇音、长重音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文章归纳总结了不同语言学家对轻动词的语义和句法属性的理解,梳理了轻动词理论的发展及该理论或假设在英语和汉语语言研究方面的实际应用,最后指出轻动词假设对话语理解的作用,认为在话语理解中轻动词不是一个语义的空词项,而是具有关键的语义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晓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5):84-86
汉语"古无舌上音"是我国清代音韵学家钱大昕提出来的著名论断。这里以笔者的母语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下司镇白午自然寨的苗语词汇为语料与汉语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汉语"古无舌上音"的论断在黔东南苗语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7.
对于《切韵》唇音字的开合口问题,学界一派主张不分开合、一派主张分开合。本文通过对《切韵》唇音字开合口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就黄易青先生、阮廷贤先生、储泰松先生的文章提出质疑,认为在各类证据尚不充分的情形下,对《切韵》唇音字的开合问题宜持保守态度,以不分开合为宜。
相似文献
18.
19.
黄健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1,1(2):67-69
本文旨在介绍并诠释美国应用语言学家S.D.Krashen和西班牙语教师T.Terrell创立的自然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该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