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戴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3,3(4):48-50
中国古代诗论既强调情感的抒发,同时又以“理(礼)”来节制和规范情感的表达,形成了古代诗歌情感表达细腻含蓄的特点。在诗歌的接受上,中国古代诗论强调读者不仅应该“披文入情”,而且还必须“以心会心”地加以体会,从而才能与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振和默契。 相似文献
2.
戴岳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48-50
中国古代诗论既强调情感的抒发,同时又以"理(礼)"来节制和规范情感的表达,形成了古代诗歌情感表达细腻含蓄的特点。在诗歌的接受上,中国古代诗论强调读者不仅应该"披文入情",而且还必须"以心会心"地加以体会,从而才能与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振和默契。 相似文献
3.
李永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重点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考察了“知音”情结的形成与表现形式。论证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因修身与治平的深层断裂而引发的存在性焦虑,指出在文学中这种焦虑以回乡,觅友,隐遁成仙等母题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韩震军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84-87
诗文鉴赏为主观性极强的精神活动,研究者诠释杜甫暮年所作五律《南征》诗尾联“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颇有不同。诗人远逝,古意难追,但争议探索利于走近诗人。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杜甫传世作品及其生平交游的考辨,提出诗人生前不但有知音,而且包括文学上的、政治上的、生活上的都存在,进而阐述“未见有知音”当指诗人在“特定环境”下,在追念故人的同时,对自身彼时彼地孤寂处境的哀叹。 相似文献
5.
刘谋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3)
关于读者接受问题,中西文论均有丰富的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文学文本是一个由作者完成的处于潜在状态的深层语义结构系统,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定的富含艺术空白的召唤性结构,必须经过读者的解读,才能实现为文学作品;以作者为中心或无视作者的地位和作用均难以进行准确全面的文学接受;读者具有参与文学作品创造的权利,其能动性的创造性的接受使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得以充分表现。在一些问题上,中国文论显得更为辩证合理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简介英译文本对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接受理论视角对企业简介英译文本加以研究.研究表明,企业简介英译过程中,要确立读者的中心地位;关注西方客商的期待视野,促进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7.
闫爱华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5):52-54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是中国古代较为完整的批评和接受理论,若以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的视角进行观照,则“知 音”批评也是以读者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批评理论;但“知音”批评较之早期接受美学过分强调读者创造性解读的作用,更具辨证 眼光。它将文本看成是作者与读者超越时空对话的产物,在充分考虑到读者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又不忽略作者和文本。 相似文献
8.
陈莲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5-72
本文以《黎明之前》为例,将布斯叙事学中的隐含作者和伊瑟尔接受美学的隐含读者概念联系起来,把影视作品创作和欣赏视为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以此考察文艺批评理论在现代影视传媒语境下的拓展和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含编剧、隐含导演、隐含演员和隐含观众的理念,以此揭示从静态文本到动态影视作品的形成过程中,编剧、导演、演员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的融合和分离。作者详细分析了由于观众的艺术素养和审美需求差异,尤其是受时代的政治和文化理念影响,以及他们在影视欣赏中不同的移情程度,而导致的对影视作品中空白的不同解读效果。 相似文献
9.
ZHANG Li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本文探讨了翻译的"距离"特质,指出文化距离是读者接受译作的关键。译者在着手翻译时要"选择"读者,"适应"读者,立体关照读者,提升与"苛求"读者的期待视野,跨越文化距离,争取更大的读者群,扩大译作的接受范围,延长译作的共时和历时寿命。 相似文献
10.
冯志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1):58-60
中西读者论的相同点在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鉴赏都带有某种先见。中西读者论的差异表现在于:前者认为描述是读者的鉴赏过程,后者认为读者的目的是挖掘作品的意义;前者的欣赏方式多是直观领悟式,后者的欣赏方式是探究式。另一方面由于各自审美标准的差异,中国读者论认为作为读者要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地位做出客观的评价,西方读者论认为文学作品的客观性只是一种虚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王娟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3):107-109
林译小说是林纾的主要文学业绩,也是其文学活动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有着多重身份:译者,读者,作者.林纾作为不懂外语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读者和作者的身份.结合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以林纾的读者身份为切入点,从读者的主体地位和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两个方面来探讨译者的读者身份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潜行与暗流——论建国前沈从文的接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刚波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22-26
效果史研究以普通读者为考察对象,沈从文的接受史研究旨在考察建国前沈从文及其文本在广大读者中所产生的审美效果、阅读状况、嬗变衍化和成因规律,包括读者群的构成及其变迁,不同时代背景下读者对沈从文及其文本的接纳、反应及评论。 相似文献
13.
李士军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3-97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又是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沃尔夫冈.伊瑟尔,他的现象学文本阅读理论,主要关注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另外,他还提出了"隐含的读者"等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理论思想,深刻影响了美国读者反应批评。文本与读者在阅读行为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成为伊瑟尔审美反应阅读理论的中心内容与核心理念,而具有鲜明现象学色彩的"文本的召唤结构"和"隐含的读者"则共同构成了伊瑟尔阅读理论的独特知识建构。作为对读者一极关注的文学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界、美学界刮起了一股强劲的理论风暴,并实现了文学批评研究第三次重心的转移,即从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到读者中心,并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中产生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张晓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7,44(1)
作为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罗兰.巴特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译介始为中国知识界知晓。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至今已历20余年。中国知识界最为熟悉的是他在广义理解的文论方面提出的某些真知灼见。面对巴特文论在中文语境下的引用率居高不下这一现象,实有必要关注巴特著作汉译过程中某些具有“误导”作用的译介环节和中国学者研究与运用巴特文论过程中某些特殊的接受现象,以正视其文论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具有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蒙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5-78,70
接受美学的产生在文学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接受理论的创始人,其代表人物姚斯和伊赛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详细论述,他们的出发点都放在读者身上,把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其理论的基点。而将接受美学与翻译相结合,则凸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无论是异化抑或归化策略的使用都必须考虑读者的因素。因而,译者既要做到使译文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又要使译文具有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接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玉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86-89
文学翻译是译者在理解、解释原文基础上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对译文创造性叛逆的理解和反应的过程。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叛逆的程度与可接受性必须以如下标准为依据:符合知识的客观性,符合理解的合理性、解释的普遍有效性,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相似文献
17.
黄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3):110-112
虽然现代中国的文学学科的建立,其理论基石基本上依赖于对域外理论的接受,但有关域外文论的中国接受史研究,在<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问世之前,基本上还未受到重视.该著不把"知识"创新的根基落在新观念、新方法、新视野之上,而是让"知识"回归到"问题"的求解这一原始的根本上来,以及它总是自觉地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进行考量,从而在展露出新颖的研究领地的时候,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有关接受史的独到的研究概念与方法的体系,这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的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范式开创意味的. 相似文献
18.
接受理论与大学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蕾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3):80-82
大学语文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课程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从事教学。依据接受理论的观点 ,在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并注重对学生文学鉴赏条件的培养 ;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也不必固执于作品的原意 ,应让学生放开思维 ,加入时代的新意 相似文献
19.
从姚斯的读者接受理论出发,通过实例简要分析《围城》英译本中比喻艺术、句式特色以及文化负载词句的翻译,指明这些成功之处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同时也指出英译本中存在翻译理解的脱节和词句的单调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