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地语言简论(之一)张英基齐地语言属于中国古代北方方言的一个子系方言。它大致涵盖了齐鲁、东齐海岱、青、徐、兖、淮、泗之间的方言语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点,有着十分丰富的语言文化遗产,是灿烂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想见,在中国漫长的古代...  相似文献   

2.
齐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资料和古文字材料表明,齐地文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古文字学、齐文化的角度,将齐国文字归纳为陶文、金文、简牍文三大类,并对每一类文字的具体形态及其特点作扼要分析、评述,试图揭示其齐文化的底蕴。探讨齐地文字对研究汉字的产生、发展及演变,对探索古代文明的起源,无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人们重视的是有声的内容;在有声的语言研究中,人们则更侧重文字语言。事实上,语言由口头的、书面文字的和肢体的三大类组成,有时口头的成为主流,有时文字成为重要的载体,而有些场合,肢体语言最为有效。与其它语言表现形态一样,肢体语言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具有表达文化意义的独特性。因此,一个人如果不能理解肢体语言所固有的约定俗成性,换句话说,无法理解肢体语言的民俗性,就不能全面而彻底地理解一个肢体语言所独有的文化内涵,甚至误解其原意。本文就是通过对语言学界相对不受重视的肢体语言的描述和研究,探讨其所具有的民俗性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速记技术与监督工作李援朝速记作为快速记录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思维和文字)的应用书写技术,具有简便、快捷、高效、保密和较少受条件限制等特点,在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监督体制逐步健全,信息传递速度加快的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如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汉字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字是一个几乎被社会学遗忘的角落,但是,语言和文字毕竟是人类社会的两种最重要的社会现象。语言维系社会的存在,文字则是文化的基础,并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文明的时代。汉字是当今世界上独一的表意文字体系,也是历史最长、最具传承一贯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老文字体系,研究汉字文化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人类有了文字,就可以打破口头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所受的限制,完成“前人所以垂古,后人所以识古”和向远地传递的语言作用。恩格斯曾经对文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过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人类“从铁矿的熔炼开始,并因文字的发明与它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转入文明时代”(《家庭、私  相似文献   

7.
写作能力是主持人应当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提高写作能力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写作能力能促进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通过写作,能促进主持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编码能力的提高.文字语言和口语是语言的两大分支,两者能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在大脑的指挥下,写作的成果都能采用说话的方式转变成有声语言,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口语、尤其是即兴口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原始“图画文字”和抽象约定符号属于“无声构形”,应定位于“无声文字”,即只可识而不可读的一种文字状态。其基本特点是“形、义、象”相结合,而不是“形、音、义”的组合。从“无声构形”到“有声构形”——即由无语音介质形式到有语音介质形式,是文字演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文字的本质在于记录、传递思维信息,这一本质由“无声文字”奠定。文字的有声化是对文字本质属性的优化,不是对文字本质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用旧词音来称说新概念从而创造出新的音义结合体(新词)时,有些是对旧词音的“借用”,有些则是对旧词音的“沿用”。由于文字的历史远远晚于语言的历史,很多词音借用发生时,其实并没有相应的字形借用立即伴随发生,而是要等到文字诞生之后才会发生“跨时”的伴随性文字借用。正如文字系统中有字形的借用、分化、合并,语言系统中也有词音的借用、分化和合并。  相似文献   

10.
对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深入研究,必须紧密联系该民族的社会历史及其发展。同样,要对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必须紧密结合该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研究,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纳西族的文字,是我国和世界上留存  相似文献   

11.
体态语在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态语是人类交际中常用的一种非言语交际手段,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殊情况下,它比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更富有表现力.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体态语带有强烈的民族性.相同的体态语往往因文化差异而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有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是体态语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与有声语言相比较,体态语有的时候反而更加简洁明了,更能表达人物内心微妙的心理变化。有的电视剧设计了很多对白,其中一些若是由体态语来代替,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适当的时候,以体态语替代有声语言,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及“右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及“右文说”孔秀祥汉字在其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对汉语的流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般认为语言的演变必将引起相关文字体系的变化,因为语言是基础,文字只是它的影像(就像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影像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汉字对汉语介入太深,也可以说...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存在和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交流),而文字的产生和使用是为了语言的储存和文化的传承。语言与文字的相互关系是复杂的。语言和文字有联系,但又相对独立。语言是文字的表达形式,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不同语言可以用同种文字表示,同一种语言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字表示。现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同一种语言只对应一种文字,但有些相邻的国家或民族地区却存在着同一种语言采用两种不同文字的情况。本文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说明和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政治和宗教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体态语言历史悠久,在日常生活中为人类所广泛使用,但学术界对体态语言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体态语言不但在日常生活与有声语言一样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与课堂教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言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交际工具。不论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还是有声的口头语言,都是由音、字、句、段、词法、句法等语言诸要素组成。因此,语言学习者历来十分重视对上述语言要素的学习和掌握。然而,在交际实践中我们发现,除上述因素外的一些非语言因素,在人类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正起着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否则  相似文献   

17.
会话语言是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工具,这是有声的语言,但还有另一种语言则是无声的潜语言。在长期的美术教学中,仅以有声语言对美术教学是不够的,尽管会话语言是教学的主体语言,但也不可忽视潜语言在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举例论述几种潜语言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此时无声胜有声──试说“体态语”周伟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中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这一精辟的命题里边,“语言”这一概念的外延自然是包括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可统称为“有声语言”。除此之外,似乎还应包括“体态语”,也可叫做“...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们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语言由手势语进到有声语,从不完全的有声语进到完全的有声语,从简单的有声语进到复杂的有声语。这过程说明:因为人类由感性认识而得到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之抽象程度越来越高,语言就越来越趋于概念化,越来越走向科学化,甚而至于变成了“思想的直接现实”。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们相互沟通的主要媒介。教学语言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教师是否正确使用教学语言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教师使用有声语言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现实性、专业性;身体语言分为示范性、暗示性、接触性、信号性、模仿性、辅助性、练习性身体语言。体育教师正确运用教学语言的前提是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和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