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宁玛派在西藏宗教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第一个教派,是大乘佛教西藏化的成功尝试.宁玛产生于西藏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十一世纪以后,西藏各地陆续进入封建社会,吐蕃时代曾经昌盛的佛教经过近两个世纪的秘密流传又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公开进入西藏的社会生活之中,并与当时处于分裂割据的西藏各地的文化特点相结合,先后形成了似宁玛、噶举、噶当、萨迦等为代表的佛教宗派,创立了藏传佛教,从而把藏民族的宗教文化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时间上说,宁玛派是第一个具有西藏地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隆钦巴的著作《三十忠告论》《赠康巴人·嘎喀三十》《菩唐圣地记·花园》及宁玛派的道次第《三休息论》等研究其思想、佛教贡献;并从回顾国外学者对翻译隆钦巴著作的尖锐讨论,透过近代学者将西方哲学与隆钦巴学说的比较,从而研究其义理(包括创造力及认知论与《实相宝藏论》中的四金刚句、四维时间与《心性休息》《三自解脱》《秘密藏续》等)及对西方学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宁玛派的民间信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们有一种误解,笼统地认为藏传佛教宁玛派戒律松驰、组织涣散,没有严格的学经制度。其实,这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是一种不全面的看法。宁玛派信徒有两种,一种是出家的,一种是在家的。出家的称“根敦巴”,住居寺院,有严格的戒律、严密的组织和一整套学经制度,除在学经内容、修持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特色外,依次受出家、沙弥、比丘等戒,禁止结婚,在许多共性方面与其它教派并无大的  相似文献   

5.
大圆满法,属“阿底瑜伽”修法,是藏传佛教宁玛派最主要的法门,称之为该派“九乘教法之顶尖”,最能体现其佛学见解和特征,本文主要依据宁玛派的一些藏文典籍,论述大圆满法的法要、分类、主要修习法及传承概况。一、法要概说阿底瑜伽译言“无上瑜伽”、“最极瑜树”又称“秘诀瑜枷”、“方便智慧无二续等,其修法通称大圆满法,旨在追求证悟众生无始本有的清净心性。宁玛派认为,这种心性本净光明,自然任成,是非造作的自生智,或称自然本智,它无相、无愿、不住二取,不观待因缘,远离劳作思诠,证其空性法理,做到“空明觉了”,即可…  相似文献   

6.
大圆满法,属“阿底瑜伽”修法,是藏传佛教宁玛派最主要的法门,被称为该派“九乘教法之顶尖”,最能体现其佛学见解和特征。本文主要依据宁玛派的一些藏文典籍,论述大圆满法的法要、分类、主要修习法及传承概况。 一、法要概说 阿底瑜伽(),译言“无上瑜伽”、“最极瑜伽”,又称“秘诀瑜伽”()、“方便智慧无二续”等。其修法通称大圆满法,旨在追求证悟众生无始本有的清净心性。宁玛派认为,这种心性本净光明,自然任成,是非造作的自生智,或称自然本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宁玛派中被称做"密咒师"的特殊群体,既从事正规的宗教活动,又娶妻生子参加日常的生产劳动,兼具宗教职业者和普通俗人双重身份.这些密咒师的活动与苯教、巫术和藏族民俗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他们是藏族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习俗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教法传承来看,宁玛派是西藏历史上最古老的佛教派别,它的法统起始于“前弘期”。由于这个原因,宁玛派又被称为“旧派”。而关于旧派,西藏佛教界一直对其教法有“纯正”、“不纯正”、“不加评论”等论争,指责其不纯正的人与著作也较多,如“仁钦桑布译师的《辨法与法论》、拉喇嘛意协畏、希瓦畏(静  相似文献   

9.
噶举派是公元11—12世纪藏传佛教后弘时期发展起来的,属于新译密咒派。开始创立者先后有两人:一是穹布朗觉巴(公元990—1140),一是玛尔巴译师(1012—1197)。他们俩曾多次到过尼婆罗和印度等地,依止了很多名师,学习  相似文献   

10.
西夏的藏传佛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藏传佛教对西夏佛教乃至整个西夏文化影响很大 ,而西夏对于藏传佛教的东传又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夏接受并发展藏传佛教有其民族渊源和历史基础 ,受到西夏和吐蕃两个民族政治关系的影响。西夏的藏族僧人数量较多。现有各种资料表明 ,藏传佛教在西夏的发展大抵以河西走廊为重点 ,并逐渐向西夏腹地延伸 ;藏传佛教对西夏的影响 ,主要是在西夏中后期。设立帝师是西夏僧官制度的重要特点。新发现的文献表明 ,早在元世祖忽必烈封授八思巴为帝师 (1 2 6 9年 )一百年前 ,西夏就开始封设帝师了。西夏时期的文献出土、发现很多 ,其中不乏藏传佛教经典。西夏故地 ,还发现了大量藏传佛教的绘画和雕塑。藏传佛教对西夏的佛教建筑也有显而易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藏传佛教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按:本文译自俄国著名学者弗·依·施拉巴斯基的《家逻辑》第一卷序论中的第17。这是作者用英文写作的一部因明著作,全书共两卷。本节的原标题是BudohistLogicinTibetandMongolia。该著对因明的学理和发展历史作了系统的介绍,第一版少后1916年于彼得堡、1930年于列宁格勒印行,1962年由美国纽约的多佛尔公司再版,是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一部因明著作。我国的一些前辈学者,如吕澄、王森、他山等在他什]的著作中都提及过,虞愚还。译了第一卷的第一部分“真实与知识”(收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的《因明论文集》)。本节是对藏传…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各派都有一套不同的表达方式 ,从不同途径诠释佛教教理。作为藏传佛教古老教派的宁玛派 ,在融入藏地社会过程中与当地进行了较为实际的结合 ,但教理结构颇为复杂 ,对佛性的理解实践色彩浓厚。这与以复杂求证来论证众生佛性的印度佛性理论成鲜明对照 ,尤其是对印度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使它们的九乘判教法极富特色。宁玛派九乘门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解决了究竟在什么条件下成佛、如何成佛等实际问题。位居九乘顶首的大圆满法以宗教的实践和严密的理论体系将宁玛教法推到了极至 ,其独特的心性观 ,完美地阐释了寓含在佛者心灵内的宇宙之道…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是佛教重要流派之一,最初形成并流传于我国藏族地区。公元7世纪中叶,佛教自今尼泊尔和我国中原两个方向传入藏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信奉佛教,曾建大小昭寺,并请印度人俱萨罗、尼泊尔人向达尔及汉人大天寿和尚等开始翻译佛经,倡行佛教,乃佛教“前弘期”的开端。赤松德赞(742—797)时期,大力推行佛教,兴建寺院,建立僧伽制度,并组织译师译出密乘经典数十部。还曾召集佛教徒与苯教徒进行辩论,以抑苯兴佛;又举行南僧与汉僧的辩论,以统一信仰。到了赤祖德赞(806—841)时,以强力手段维护佛教利益。由于当时佛教还局限在吐蕃王朝上层,而在民众中尚未扎下根来,且僧侣集团的地位又过分提高,促使与贵族集团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公元9世纪中叶,赞普朗达玛在贵族势力的支持下兴苯灭佛。至此佛教前弘期终止。佛教在藏区一度沉寂,达100多年之久。  相似文献   

14.
藏传佛教教派(一)宁玛派宁玛派奉公元8世纪到藏区传法的密宗大师莲花生为鼻祖,在教法传承上主要是弘扬前弘时期的经典法要。该派13世纪时正式形成。宁玛派主要有两大传承系统,一是经典传承,一是伏藏传承。经典传承有《幻变网》的传承,集经的传承和心品的传承。心...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教派(五)觉囊派觉囊派是藏传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主要分布在今四川、青海交界一带,觉囊派的渊源,据《觉囊派教法史》记载,可追溯到无著论师。认为无著论师“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他空大中观的见修”。他空思想传入藏区后,许多人便热衷他空思想的修习和宏传。大...  相似文献   

16.
藏传佛教教派(三)噶举派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传承最为繁杂的支派之一。早期,噶举派有两大传承系统,一是“塔布噶举”系统,一是“香巴噶举”系统,后一系统(即香巴噶举系统)由琼波南交巴创立。该派在香地方广建寺院,招收门徒,积极宏扬密法,后一度得到很大发...  相似文献   

17.
18.
宁玛派是形成最早的藏传佛教派别。一般认为这是一个远离政治的教派,事实却并非如此。从13世纪开始,宁玛派就走上了与西藏地方势力相结合的道路,这种结合与宁玛派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宁玛派是藏传的佛教密宗与原始苯教相结合的产物。宁玛两字在藏语中有古和旧两重意义。古,是指教法由8世纪入藏的莲花生传授,这比西藏佛教其他各派要早300年左右;旧,主要指他们以传承朗达玛灭佛以前所译的密教典籍为主。密教在前弘期,受到本教势力、佛教显宗势力的排挤,基本上没什么发展,许多密教典籍还不得不被埋藏起来。这种局面大概持续了40年…  相似文献   

19.
宁玛派的九乘教法及其早期传播蒲文成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历史最久、流传最广的重要派别。以循从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所传古老教法和住钦桑布(958~1055)大师之前的;日译密宗经典及其传承而得名,在国内各藏区普遍分布,在国外亦颇有影响。根据我们1991年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全民信教的藏族地区,藏传佛教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和演变,以斗争的方式求得了一定程度的“佛苯融合”,派生、演化出较为复杂的大派小系,从清初开始形成格鲁派独占鳌头,在整个藏区占绝对优势的局面,其它教派则势单力孤,以零星分布的形式显示其存在于川、青、藏三省区交界区域,即原德格土司所辖德格、邓柯、石渠、白玉、同普(西藏江达县)五县地和西藏贡觉县,青海玛多县、称多县、达日县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不是格鲁派“一枝独秀”,而是出现了一个藏传佛教五大派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