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鹃 《兰州学刊》2009,(7):172-175
《古文苑》一书,世传北宋孙洙得于佛寺经龛,据说是唐人旧藏古文章。我们将《古文苑》辑录《木兰诗》与《乐府诗集》《文苑英华》所录《木兰诗》对比研究,发现《古文苑》所录《木兰诗》出自《乐府诗集》。在此基础上,通过考订郭茂倩的生平和《乐府诗集》的成书时间,最终认为《古文苑》编成应该在北宋仁宗嘉祜年间以后。  相似文献   

2.
《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全唐诗》卷三十七有王绩的《田(一作山)家三首》,题下注:一作王勃诗。《文苑英华》卷三一九也将《田家三首》收在王绩名下,则知宋人对这三首诗为王绩所作并无疑义。而明铜活字本却将此三首诗归在王勃名下,从此,《田家三首》之归属始有两说。《全唐诗》收此三首诗在王绩名下时虽注“一作王勃诗”,但卷五十六王勃名下未收,其倾向性亦很明显。可明确断定《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因诗的内容风格正合王绩之生平思想及生活情趣。《唐诗纪事》卷四王绩小传云:“大业末,仕为六合丞,嗜酒不任事,因解去……以《周易》、《老子》置…  相似文献   

3.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字句考吴宗海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第一首腾芳众口,但在字句方面有异文,现就所见小考如下,以求是正。一、诗题。此诗《唐人选唐诗(十种)》未见,宋李《文苑英华》卷三一二作《芙蓉楼送辛渐长》,选第二首。以后的选本如王安石《唐百家诗选》...  相似文献   

4.
一、唐太宗诗文创作的基本内容唐太宗"博览群书,总其宏纲,殆及万卷,道文丽藻,一时冠绝".甚至"诗笔草隶,卓越前古.至于天文秀发沈丽高朗,有唐三百风雅之盛,帝(太宗)实有以启之焉".他的诗文、书法造诣颇高,是初唐的杰出政治家、诗人和书法家.根据《新唐书·艺文志四》载."太宗文集四十卷";《全唐文》有文卷七卷;《全唐诗》有诗一卷六十九首;《文苑英华》有文六篇,赋四篇,诗五十六首;《全唐诗外编·续补遗》卷一,诗二首;《初学记》有诗文七十五篇;其余散见其他古籍文献中.其主要作品有"威凤之赋,积翠之咏,庆善有  相似文献   

5.
(1)《全宋诗》卷五百一十四《宋敏求集》收《九江琵琶亭》、《送客西陵》两首七绝,系辑自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十引《青箱杂记》,并按云:“今本《青箱杂记》卷八作吴处厚诗。”《全宋诗》卷六百一十七《吴处厚集》收《九江琵琶亭》、《送客西陵》二首,文字与《宋敏求集》所收悉同。分别按云:“此诗又见王安国诗,今姑录以待考。”《全宋诗》卷六百三十一《王安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1974年版点校本《明史·艺文志》"经部·三礼类"著录:"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第2358页)此为"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之误. 此书在不少明清书目都见著录,如:朱睦(桴)《授经图》卷二○:"《古周礼释评》六卷.孙攀."徐乾学《传是楼书目》卷一:"《古周礼释评》六卷.明孙攀.二本."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字士龙,宣城人.折衷俞廷椿、王次点、吴澄、柯尚迁诸本,别为考订."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二八:"孙氏攀《古周礼释评》六卷.存."《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三:"《古周礼释评》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孙攀撰.攀字士龙,宣城人."然也有误作"孙攀古"者,如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三三六:"《周礼释评》六卷,孙攀古著."这与点校本《明史》犯了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张祜,字承吉,中唐著名诗人,当时有“海内名士”之称,交游甚广。韩国学者柳晟俊先生在《张祜之诗交及其诗》一文中,定温庭筠为张祜诗交,未言何据,后文也未述及。臆其说盖据《全唐诗》卷五一一《题李修源》,题下小注:“一作送温飞卿赴方城。”《全唐诗》的小注缘于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万首唐人绝句》七言卷四十三在张祜名下收录了《赠李修源》;七言卷七十张祜名下又收录了《送温飞卿赴方城》,字句稍异于前篇。云:“方城新尉晓衙参,却是傍人意未甘。尽夜与君思贾谊,潇湘犹隔洞庭南。”《旧唐书》温庭筠本传载:“杨收怒之,贬方城尉。”杨…  相似文献   

8.
在俊才云蒸的唐代文苑中,中唐诗人李益是一颗熣灿闪烁的明星,他以绝句名家,以边塞诗见长,在唐代颇享盛名。据《旧唐书》卷137<李益传>云:李益“长为歌诗……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之句,天下以为歌词”。胡应麟评唐人七绝以李益为盛唐以下第一人,认为“可与太白,龙标竞爽”(见》诗薮》卷六)。可是,对于这样一个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还做得很不够。益诗流传至今尚存一百六十余首,向来无人笺注;其身世经历,长期以来,论之者亦往往谬误相沿.社科院文研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9.
卢言考     
《卢氏杂说》的作者不是《上安禄山》诗的作者唐代较知名的文人,叫做卢言的,先后有二人。一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全唐诗》卷八八七《补遗》六有卢言《上安禄山》诗一首,作者名下注曰:“一作‘颜’,诗一首。”按此诗原载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下:“禄山入洛阳之日,大雪盈尺。……禄山云:‘才入  相似文献   

10.
《全唐诗补逸》订补一首凌原孙望先生《全唐诗补逸》(收入中华书局1982年版《全唐诗外编》第3编)卷五据清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凤台县志》卷十七辑录权澈《琵琶石壁诗刻》诗一首。按此诗又见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七“权澈琵琶泓诗”条,诗题作《琵琶泓作并序...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此诗为七绝名篇,历代诗歌选本多收录.然其作于何地,至今莫衷一是.韩醇<诂训柳集>卷四二云:"元和十四年(819)春作."柳宗元此时正在柳州刺史任上.但今人多持否定意见,如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即认为此诗作于"永州贬所",何书置<柳宗元研究>亦认为作于永州.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明确"破额山"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古文苑》成书年代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文苑》一书,世传北宋孙洙得于佛寺经龛,据说是唐人旧藏古文章。由《古文苑》辑录《石鼓文》、《诅楚文》、《峄山刻石文》的情况可知,此书并非唐人所藏,其成书时间大致应在宋代。从现今存世较为完备的宋代四种目录书籍——《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和《直斋书录解题》的成书时间和其所录书籍及南宋其他文献记载看,《古文苑》实出于南宋学者之手,其成书时间大致应在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至三十一年之间。  相似文献   

13.
杜甫的《诸将》五首曾被某些有见识的批评家推为杜诗七律的“压卷”之作。这一组诗古今注家曾加以证释,绝大部分是正确的,但是,第一首的第六句“曾闪朱旗北斗殷”,可能多数注家都讲错了。这句诗中的“殷”字,某些古本(如《文苑英华辨证》卷八所称孙觌本杜诗)作“闲”。有的注家就依以立论。王嗣奭《杜臆》卷六云:“北斗”指京师,而宿卫之士,空闪朱旗,有名无实,故谓之“闲”。按《唐志》:“李林甫请停上下鱼书,自是徒有兵额、官吏,而戎器、驼马、锅幕、糗粮并废矣。时府人目上番宿卫者四侍官,言侍卫天子也。是时,卫佐悉假人为僮奴,京师人耻之,  相似文献   

14.
《东林院》当为何麟诗《全宋诗》卷一九四六《何麟集》收《东林院》一首,诗云:  北地非庐岳,东林邂逅过。我羞陶靖节,借异远头陀。按此诗录自《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利州路·蓬州》,其中有云:“何子应题诗曰……”今按,何麒,字子应,故此诗当为何麒诗,收入《何麒集》,误。又《全宋诗》卷一八六九《何麟集》未收此诗,应补。《周紫芝集》补校近读《宋百家诗存·太仓米集》,并与《全宋诗·周紫芝集》复核,有数处差异甚大,特补校如次:1.《雨馀便有秋意夜间络纬声甚急》,“秋意”《太仓米集》作“愁意”。末六句“谁能太早计,不死会当给。吾…  相似文献   

15.
《全唐诗》杂考(二十五)胡可先卷七九五郑翱残句:“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注:“《下第东归》,见《海录碎事》。”按,此又收入卷三○二王建残句。卷八五○隐求(一作隐丘)《石桥琪树》诗。按此又收入卷一一四蔡隐丘诗卷,题同,注:“《文苑》作蔡隐石,《万首...  相似文献   

16.
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韩驹《上傅守生辰诗(集句)》(《全宋诗》第25册第1443卷第16645页),其中存有三江6佚句:"公之才业天下奇、公禀英灵真间出、下车先使奸豪静、歌咏琅琅振金石、风生万里华胥国、岁之旱兮待公雨、寿星元在碧霄间."均不见于《全宋诗》和《全宋诗订补》.《全宋诗》第7册第399卷第4891 ~ 4893页共收录三江诗10首.其小传云:"鲁交,字叔达,号三江,梓州(今四川三台)人.尝官殿中丞.仕至虞部员外郎.仁宗尝手录其《清夜吟》诗赐天台山寺.有《三江集》、《鲁交集》,均不传."  相似文献   

17.
刘攽《中山诗话》云:“唐诗赓和,有次韵(先后无易),有依韵(同在一韵),有用韵(用彼韵,不必次)。”他将唐人唱和诗分为用韵、依韵、次韵三类,是符合事实的;但未能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尚嫌不足。陆游《渭南文集》卷三○《跋吕成叔和东坡尖叉韵雪诗》云:  相似文献   

18.
刚肠侠诗话刘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叉,这是一位很少被人论及的唐代诗人。据《直斋书录题解》著录他有诗二卷。现存刘叉诗仅27首,《全唐诗》收辑为一卷,另在《续补遗》中又辑得《落叶》一首。据刘叉自云:“生涩有百篇”(《答孟东野》),那么,至少应在百首以上。  相似文献   

19.
吴嘉纪,字宾贤,号野人,江苏泰州人.其卒年,诸家记载不一.杨积庆《吴嘉纪年表》尝广征众说: 汪懋麟《吴处士墓志》云:"殁于国朝康熙甲子(二十三年)春三月."陆廷抡《江村诗序》:"甲子秋,客广陵,再遇云家,则野人已前数月死矣."……袁承业《王心斋弟子师承表》云:"康熙二十二年卒,年六十九."《乾隆两淮盐法志》及《道光泰州志》皆作"年六十八卒".兹从《墓志》及《江村诗序》,"五月"姑从陆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素有"三祖"(太祖曹操、高祖曹丕、烈祖曹睿)并称的提法.《文心雕龙·乐府》云:"至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诗薮》外编卷一云:"诗未有三世传者,既传而且烜赫,仅曹氏操、丕、睿耳."实际上,由于器识、抱负、才能、修养等条件的限制,曹睿的文学成就远逊于操、丕,钟嵘《诗品》将其诗列入下品,并评云:"睿不如丕,亦称三祖",大体上是允当的.但如全面加以考察,曹睿对于文学发展自有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