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保"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是国家对生活困难的低收入群体进行社会救助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农村低保对象是指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且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已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但农村在实施"低保"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低保制度本来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现在却成了某些人无所事事甚至攀比谁‘神通广大’的资本。”“持有低保证,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可以得到补助.减免和优惠。还能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种慰问。所以。享受低保不是每月可以领到几百块钱那么简单。”“由于基层力量薄弱.核实家庭收入难等问题,使得低保进退机制存在局限。—旦进入低保范围,要想让这部分人退出低保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4.
贵刊第2期《焦虑生存底线》一组文章读起来,心里有些酸酸的。自己作为一个农民工,生活总有一种没有着落的感觉,读了你们的刊物,我才知道城里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近两年来的热门话题。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经有2053万城镇居民享受低保救济,在城镇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而全国仅有404万农村人享受到低保救济(主要是江浙、广东一带的农民),约占全国农村应需救济人数的20%。中央财政为城镇低保仅去年一年就投入了46亿资金。在国家对城镇居民生存权越  相似文献   

5.
1998年4月,陕西省政府提出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省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从试点开始,经历了总体设计、逐次推进等阶段。2005年6月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该省农村低保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明确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象范围,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管理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该省捉民解决温饱问题,消除贫困,促进农村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实施的制度而言,也有其待完善的地方,本文作者在基层实践的基础上,对现行制度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6.
由于城乡二元分化的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地方。要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公平,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确立公平合理的低保标准、构建公平合理的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公平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时讯盘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十年来首次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民政部等组织开展全国“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全面展开;卫生部表示:我国新农合参合率已达85.96%;农村低保保障人数近2800万;《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低保缘何转化为治理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以来,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统一部署,初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低保制度作为一种针对性较强的救济方式纳入了政府治理视域。这一制度实施状况如何?为此,笔者在湖北、河南、陕西等省农村进行调查发现,低保对象构成复杂,低保制度的救助目标部分转化为村组干部的治理手段与治理资源。  相似文献   

9.
"城乡低保"是维持城乡困难群体生存的主要方法,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低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做到与时俱进,保证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促进我国城乡低保工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2010年社会救助资金总量是2005年的3倍多。其中,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分别提高了135元和118元,增长率为102%和190%;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分别比制度建立初期增长了45元和50元,增长率为64%和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