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美国文学的发展与全球化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文学受殖民因素的影响,初始阶段就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建国后的二百年间,美国文学家将世界文 学的思想精髓与美国本土的民族精神相结合,创造了美国文学的辉煌,使美国文学处于世界文学的领军地位。20 世纪中叶开始,在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基础上,美国文学的输出逐渐演变为“文化殖民”的性质并对世界文 学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研究美国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全球化因素及其互动关系,对于我国文学界具有重要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刑事法律规范中存在着大量的量与质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说,刑事法律规范中质的规定最大限度地“量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法律规范尚存在某些量与质的问题,譬如:部分量的规定不能正确地反映质的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等;因而,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刑事法律规范中的量与质的关系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美国世界文学研究现已成果显著,并在文学文本和理论建构层面都为世界文学研究带来了有益启示.通过对《作为世界文学的美国文学》的分析,文章指出美国世界文学研究呈现出重文学外部的世界化过程而轻文学内部的世界性表征的研究趋势.在美国"世界文学"的语境下对世界文学概念再辨晰得出:世界文学研究应以文学内部的世界性为本位,兼顾文学外部的世界化过程,并采用远距离阅读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式对世界文学文本进行合理、公正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人文主义始终是美国高校英文系的立系之本。然而,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干预,为获得高校体制内的生存空间,在实际运作中,英文系却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人文主义的理念,这构成英文系内部的一个主要矛盾。这一矛盾深刻影响了英文系的文学教育和研究,是英文系诸多文化和学术现象发生的根源。通过梳理人文主义在美国高校英文系的历史嬗变,重点分析了作为一种体制的英文系对于英语文学研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同时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因素透过英文系对英语文学研究发挥间接而隐秘作用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5.
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与量化研究相对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中适用于研究心理的文化性、社会性、意义性等方面。本文通过对质的研究方法的定义、质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中发展的介绍,进一步探讨了质的研究在心理学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质与量研究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的美国文学课程,在培养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素质方面,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美国文学课程在设置体系上逐步走向完善,但也不断暴露出在可操作性、前瞻性、科学性等方面不足的弱点。美国文学课程在设置体系上的这些弱点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高校英语专业的美国文学课程设置应适应目前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其它课程之间进行一定的包容与兼容;二是课程内部在设置上应进行相应的多元化分类;三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在美国文学课程设置上应注重自身特点与特色。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文学文体学的形成为切入点,剖析了文学文体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在今天外语教学中淡化的原因。指出文学文体学从其理论特征上讲,为外语教学找到了语言与文学教学的结合点,但文学文体学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边缘学科理论,要求研究者具有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更广的知识面,加上教材建设滞后及文体学理论演变的影响,它在外语教学中由于文学课程的冷落而风光不再。  相似文献   

8.
卢森堡对文学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她对文学的基本认识是:文学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尤其要反映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是日常生活的反射,同时也应该是社会历史的史料。而反映现实的文艺正是作家们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是产生革命的思想源泉,对斗争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卢森堡认为,艺术家、作家与社会思想家并存。作为社会思想家的艺术家要有对社会的全面认知与思考,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反思社会,在批判的基础上改造社会。无论就艺术作品本身所反映的社会事实,还是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意义的深刻思考都见证着作家与社会思想家的统一。因此,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艺术作品所对应的必须是作家所处时代的现实社会,发生在社会中的一切问题都能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得到呈现;而艺术家就是战士,他们用作品揭露社会的不公平并寻求解决不公平的手段。卢森堡对文学的独特看法在今天并不过时。事实上,用她对当时文学创作的批判性认知来比照今天的文学创作,让我们看到了现时代的文学在激发社会批判力量方面的某种缺位。  相似文献   

9.
美国西部故事鼻祖布勒特·哈特的小说<扑克滩的弃儿>第一次把美国西部先民的艰苦生活和精神风貌写进文学作品中,为后来形成独立的美国民族文学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运用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从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文化、文学与权力政治的视角对作品进行探讨,可以更深入、客现地认识小说.  相似文献   

10.
将曹丕《典论·论文》论述的问题作为整体理解,并将它放在具体的时代文化背景中来认识,不同意学界将《典论·论文》看作“文学的自觉性的表现”的观点,也不同意将“文学的自觉”与“为艺术而艺术”作不同质的理解,认为“文学的自觉”在本质上就是“为艺术而艺术”,《典论·论文》是“人的自觉性的表现”,同时也为“文学的自觉”揭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1.
《诺顿美国文学选集》是一本比较权威的文学作品选集,是美国英语专业大学本科学生的课本用书或是参考用书,也是国内许多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读书。文学作为思想史的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变化反映了美国主流思想的发展变化的轨迹。从该选集的作家、作品出发,探寻、发现和清理其中的思想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在民国学者看来,美国汉学显然无法同法德日等国的汉学相提并论,但美国汉学界稍有影响的汉学新著出版后,即有民国学者撰著书评进行引介和评述。考察这些书评,不难发现在民国学者看来,美国汉学存在诸如研究者的中文修养薄弱、解释和译注史料时常存误解误译、材料搜集和材料审别难以博雅以及观点或结论常如隔雾看花,难求其情真理得等局限。美国汉学固然存在不少缺陷,但在民国学者看来仍有可取之处,如公开合作之精神、新颖之视角和方法、重视组织结构与系统性、冷僻领域和材料之注意等。面对海外汉学著述,民国学者坚持一种批判研究的态度,在充分注意其局限之同时,尽可能挖掘有助于中国学术之可取处。民国学者对待美国汉学的这种批判研究的态度及其所撰书评,对当下中国学界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剂清醒剂。  相似文献   

13.
围绕当今世界的两大趋势和发展走向 ,透析了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基本特点 ,以及影响和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限制因素和支持因素。指出这两种因素的互动结果造成了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 ,从而揭示了冷战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1980年,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领军人物汤亭亭发表了其三部曲的第二部《中国佬》。该书力求重塑华裔美国文学传统、改变美国"主流"社会对美籍华人的刻板形象,争得华裔美国人的历史阐释权。在《中国佬》中作家巧妙地改编中国经典著作、挪用并解构西方文化典律,从而使华裔美国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活跃在当代美国文坛。  相似文献   

15.
<细菌战大屠杀>是美籍华裔学者尹集钧2001年7月在美国出版的一部研究二战时期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和亚洲进行细菌战的专著.书中对日军细菌战的规模、在华造成的死亡总人数和细菌战在整个日军侵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等问题作了新的判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该书采取中英文对照排版,便于向世界揭露日本侵略军的细菌战罪行.  相似文献   

16.
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主要以中国大陆地区的教育研究现状为考察对象,评述了教育研究界对待科学方法的不同态度。将科学方法引入教育研究中,是教育研究方法论发展和完善之必需,有助于提升教育研究的水准。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研究者必须培养的一种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7.
1980年,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领军人物汤亭亭发表了其三部曲的第二部《中国佬》。该书力求重塑华裔美国文学传统、改变美国“主流”社会对美籍华人的刻板形象,争得华裔美国人的历史阐释权。在《中国佬》中作家巧妙地改编中国经典著作、挪用并解构西方文化典律,从而使华裔美国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活跃在当代美国文坛。  相似文献   

18.
浅析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校馆员的素质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当今高校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并参考国外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教育模式,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的模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19.
崔庆玲老师《国际留学市场中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研究》一书,科学总结了来华留学教育的历史经验,客观描绘了国际留学教育功能的演变历程,认真分析了国际留学教育市场的现状,准确提出了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对策,是一部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价值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20.
课程和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适切的,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高等教育学一章提出并分析了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适切性的问题.从课程内容与高等教育的目标、社会需求、个人需求的关系,课程结构的改革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等维度,能够解读布鲁贝克关于课程适切性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