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文涛 《经营管理者》2013,(9X):237-237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运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它以银行信用做担保,保证国际结算的顺利进行,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信用证软条款欺诈的不断出现,信用证的真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导致国际结算受阻,出口商利益受损。本文列举了信用证软条款欺诈的常见表现形式并结合案例分析信用证软条款诈骗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出口商的防范和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外贸交易中,信用证是最主要的结算方式.然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软条款出现,使国内出口商的结汇风险越来越大.因此,研究信用证软条款,己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软条款,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被广泛采用的方式。然而近年来随着软条款信用证的出现,普遍认为使用信用证的风险也随之上升。本文从软条款信用证出现的原因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基础,并针对贸易实务中出现的典型软务款进行了阐释,提出了防范软条款信用证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信用证业务为双方国际结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对国际贸易的发展非常不利,本文从研究信用证欺诈类型入手,分析信用证欺诈产生原因进而提出防范措施。信用证欺诈的界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没有对信用证欺诈概念做规定,我国最高院《信用证规定》第8条对信  相似文献   

5.
信用证欺诈是民事欺诈在信用证领域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中国入世后,国际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预防信用证欺诈是减少贸易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积极地对信用证欺诈的防范措施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的欺诈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艳 《科学咨询》2006,(21):13-14
信用证欺诈是民事欺诈在信用证领域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中国入世后,国际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预防信用证欺诈是减少贸易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积极地对信用证欺诈的防范措施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结算工具,被誉为国际贸易中的"血液"。因为银行的介入,其可靠性得到加强,但由于信用证独立性的原则限制以及信用证支付中银行诸多免责事由的存在,加大了信用证支付的风险,也增添了信用证欺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一、信用证软条款的概念和分类 信用证软条款又称陷阱条款,是指不可撤消信用证中规定的开证行或开证申请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其付款责任的条款.众所周知,信用证开证行在单证相符,单单相符条件下承担无条件的付款责任,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有着汇付和托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软条款的出现却"软化"了银行的责任,从而大大限制了信用证降低交易结算中风险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早已被普遍运用,背对背信用证作为普通信用证衍生出来的新型融资方式,在国内还不被大众所熟知,本文介绍了信用证以及背对背信用证的形成背景及结算优势,略析了背对背信用证进口融资在香港倍受青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保兑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常用的一种信用证,UCP6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对该类信用证的有关法律问题作了一定的规范,但比较分散,不便于把握。尤其是信用证的保兑与民法上的保证、独立担保、备用信用证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使得在实践中信用证当事人难以准确地把握保兑银行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作为主要的贸易结算方式,实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既能有效保证货款收到的安全,使买房按照收到的货运单据,同时银行可收取一定的开证手续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走向复杂,信用欺诈严重影星了国际贸易经济的秩序,由此,应通过对国际信用证欺诈的产生原因以及种类进行分析,从而建立有针对性的国际信用证欺诈的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杜敏 《决策与信息》2011,(12):129-130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信用证作为国际交易中的一种基本结算方式,一方面为国际、国内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整个信用证运行中,由于各国没有统一的规制标准,使得信用证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又被一些人钻着信用证欺诈法律规制漏洞的空子。信用证欺诈的法律问题随之而出。本文就信用证欺诈的法律问题作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电子信用证的运用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电子信用证与传统信用证的对比,阐述了电子信用证的特点和在国际结算中的作用,并对其在运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服务已经难以满足企业与国际接轨的高度要求。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在一些企业的贸易往来中,对使用人民币信用证结算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人民币信用证可以为交易提供更大的保障,并有利于企业进行融资进而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与国际接轨,也可以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往来业务中的公信力。本文通过对国内信用证的概念的阐述和将国内与国际信用证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来说明信用证业务目前的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用证曾以其巧妙的制度安排与流程设计成为国际贸易第一大支付手段.近年其使用率却大幅下降.①毫无疑问,信用证欺诈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制度层面出发,提出几点关于防范信用证欺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证作为一种国际贸易融资和结算手段,有效地解决了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但同时也由于自身的缺陷对银行造成了很大的融资风险。对信用证融资风险的形成、预警表现和和防范等内容进行研究,从而为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开展和国际贸易的顺利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王蕾 《经营管理者》2013,(14):236-236
<正>我们在学习国际结算课程的时候,书中常常会说,国际结算业务根据结算支付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现金/货币结算、票据结算、凭单结算、电讯结算四种。而国际结算方式大体上又分为汇款、托收、信用证三大类别。令人容易迷惑的就是,这个国际结算业务和国际结算方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呢,还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呢?笔者没有查到国际结算业务和国际结算方式这两个词的学术解释,但是通过国际结算的教材,从字里行间笔者可以总结出这两个名词  相似文献   

18.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由国际商会制定,自1929年问世以来,已经过多次修改。最早的文本叫做《商业跟单信用证规则》,现在最新版本是《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本)》第600号出版物(以下称《统一惯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信用证的概念和性质出发,首先分别分析了信用证结算下,进出口双方面临都风险,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现阶段的对外贸易中,进出口业务大多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本文对信用证结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出口商降低风险,确保结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