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寒 《东西南北》2014,(22):7-7
人的处事风格和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16岁到30岁之间。我写过一些不错的文字,也写了不少烂文章,无论状态起伏,无论风格转变,都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谁人能在14年的青春里保持纹丝不动?十七八岁时,我居然说,活着的作家中,写文章论排名老子天下第二,现在想起来都脸红,更让我脸红的是当年我心中那个第一居然是李敖。我少年时装酷,追求语出惊人,这些话现在看来,很多都惹人厌恶,甚至还惹我自己厌恶,把各种傻话挖出来,总会击中不同的人。谁没有年少过,你在宿舍里说过的那些蠢话,你在树林里幼稚的表白,现在拿出来可不都得笑死,没有人永远和过去的自己一致,除非你不再成长。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一天     
钱珂瑾  孙春凤 《生存》2020,(7):0222-0222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竭尽所能帮助他人;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如果有这么一天,那我就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人物。做一个平凡的人并不意味着碌碌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追求名利,也不夸耀自己,这就是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的美好品 德。也正是因为生活中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美好。  相似文献   

3.
“我觉得每个人给自己制定的生活目标都不太一样,我是无意当中演戏,无意当中得到观众的厚爱。你可以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追求,但我已经非常满足了”。我现在并不想演野蛮女友,更想演很坏的人,因为看到一个完全和我不同的自己那种感觉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于是就有了《天黑请闭眼》和现在的《小鱼儿与花无缺》、“可爱的小精灵,真的很心疼你们……”  相似文献   

4.
树的味道     
正父亲断断续续做了几十年的木匠,熟悉他接触过的每一种树的味道,正应了"熟能生巧"这句话。我在屯子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熟识屯子里大大小小的各种树。我没能用我的手抚摸屯子里的每一棵树,父亲也没有。那些树一直生活在我的生活里,院里院外,屯子里的每一块土地,都能看见它们。父亲肯定也能这样看见它们,它们也生活在父亲的生活里。我和父亲不能用手抚摸每一棵树,可我们能用眼睛看遍每一棵树。屯子实在不大,一头懒驴撒个欢儿就把屯子转  相似文献   

5.
周末无聊,翻阅以前做的卡片,看到一则资料:著名华裔作家韩素音在一次接受记者争访时,就大陆的社会风与问题上锐地指出;“……我们不能光要政府做这做那,而是每个人都要有所行动……那么,我要问:你自己打算怎么做?”这是韩素音在问我们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几年过去了,我们做得怎样?用鲁迅的话说,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在餐桌前,在车厢里,在会议上,在闲谈中,我们随处可以听到人们对歪风邪气的讨伐。讨完了,优完了,也就与我无关了。有句古语“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提倡人们独善其身,明哲保身,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6.
时间:1989年4月。我今年28岁了,在大学里做助教。我的父母都是工人,也没有什么文化,我有二个姐姐,一个妹妹,我号称独养儿子,可我并不娇生惯养,因为在我6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习惯于不富裕的日子,在今天我还是不富裕,每个月只有一百多元的死工资,因此任何装潢豪华的地方我都不敢问津,我怕出丑。在八十年代初。那轰轰烈烈的“知识就是力量”,“学习陈景润”的年代里我进了大学,我学的是文科。那时我们念书可不象现在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幼新 《社会福利》2006,(6):60-60
最近一期的美国《财富》杂志撰文称:要存下足够多的钱以便你能够在退休后的20~30年里彻底放弃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即使你能够做到,你想那样做吗?现在工作的人中,除了那些期待在退休后为了钱而工作的人们,27%的人说他们准备纯粹为了兴趣而兼职工作;15%的人希望自己开公司,14%的人想做志愿者。  相似文献   

8.
我叫王妙发,1916年3月23日(阳历)生于上海虹口区提兰桥样安里,今年周岁了,属蛇。但我来英国时少报了5岁,那是那些先来英国的中国人出的主意,以便以后退休可晚些,有活干,不想后来反而吃亏,这是后话。我的老家在宁波奉化溪口的石板坑,我母亲是宁波镇海人,所以我的口音有点宁波口音。我的父亲在年轻时便来到上海,在巡捕房里做“包打听”,英国人称侦探。我父母结婚后共生了5个孩子,现在只有我还活着,我有三个哥哥,其中老大、老二早年夭折,另一哥哥、一个妹妹也死得早。我母亲不工作,只在家带孩子。我4岁时进老式学堂读书,读…  相似文献   

9.
我叫周翠珍,1965年7月1日出生于江苏扬州,我 的祖籍也是在那里。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家境一般;没什么积蓄,但也从来没饿过肚子。我在26岁的时候,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丈夫是同村人,一个很平凡的男人,但他老实又勤劳,不久,我便与他结婚了。婚后,我和丈夫与公婆住在一起,家庭生活和睦幸福。一年后便有了儿子。现在上小学三年级。 我和丈夫是97年来上海的。在这之前,大概是93年的时候,我们到上海来过,那时是来玩的,住了没几天就回去了。那时对上海的印象很深,觉得上海很大、很繁荣,尤其是南…  相似文献   

10.
我是1993年职业高中毕业后 来上海的,我觉得在老家不会有什么作为,还是到上海来闯一闯吧。最早是做服装生意,因为当时没有做生意的经验,亏掉了。93年年底,我回了老家,想在老家学一门技术。我和我妻子就是在我学开车的那一段时间里认识的。我家门口有一家小百货店,我爱人是看店的,我经常去坐坐,碰到的次数多了,常聊聊天,开开玩笑什么的就认识了。有一天,我偷偷地把我妻子(当时还不是我的女朋友)的房门钥匙掉包了,结果她回家开不了门,只好来找我。我虽然在心里面笑得肚子都疼了,可是表面上还要装出一无所知的样子,而…  相似文献   

11.
在阳光明媚里微笑,岁月会馈赠你花开的绚烂。朋友问我:"你每次做事情都很有决心,非完成不可,到底怎样才能有毅力?"我其实是个懒人,只是擅长跟自己沟通,很了解怎样才能激励自己。人都是好逸恶劳的,总想要先做一些轻松的、舒服的事情。于是,不知不觉地花了一整个晚上看电视、聊天、玩电脑游戏。重要却辛苦的事,常常被我们一拖再拖。做一个有效率的人,一定要懂得给自己犒  相似文献   

12.
蒋江敏 《社会工作》2009,(17):53-55
因为先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做访问学者,于是我有机会和女儿一起也到美国的波士顿生活学习一年。虽然至今只在美国呆了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但美国人热衷于做义工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一百岁感言     
杨绛 《东西南北》2014,(16):7-7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相似文献   

14.
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这个夏天是他们所经历过的最热的一次。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大都面带憎恶,听语气恨不能跳过夏天直接进入秋季。美女们都在抱怨太阳太毒,把自己的皮肤都晒黑了;帅哥们则用充满遗憾的口吻说:天太热.美女们都不出门了,我们在街上一眼望去满目荒凉呀.都让人怀疑这还是盛产美女的青岛吗,现在好了,秋天姐姐不声不响地来到我们身边.眼看着夏天妹妹收拾好行装就要离我们远去了.那帮朋友忽然又变得恋恋不舍.抱怨着怎么才一转眼的工夫夏天就过去了,人总是这样,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这次推荐的电影有个共同点,每部电影的名字里都有“夏天”两个字。生活里的夏天快要过去了.电影里的夏天却是永恒的,就如同那些发生在夏天里的故事也是永恒的一样。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句广告词,在听到它之前,我一直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到底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则是无效的。我想,这种焦虑一定缠绕过所有试图追问生命价值的青年人。浪费,无论时间,金钱,感情,听起来好像都是不值得,都是带来损失的。但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懒其所懒,爱其所爱,生命中有所失,有所得。把时间浪费在厨房,也能得到一餐美食。也许明天的工作繁忙得也可以压成一张DVD,但不妨碍今晚享受最爱的那张影碟。有些时间是需要浪费的,比如在生活的缝隙悄然而美好的浪费。即便是在自己的领域里发挥超常的精英,他们知道在哪些地方投入地去爱,在哪些地方放过自己。不浪费工作的时间,却把它压缩最短,更多的则是浪费在心仪的各种美好里。  相似文献   

16.
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最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17.
“日居海上地,日饮浦江水,敢问君从何处来,他里是故乡。”出现在我祖父题赠结我叔叔的照片背面的这几句话也许并不高明,可是在我现在想来,这些话也许正道出了上海早一代迁入者的心声。许久以来,有关怎样才算是上海人的说法,一直理论不休,可至今仍无定论。就我而言,我比较倾向于一种人文观念上的范畴确定,并且主张,把使上海真正繁荣起来,首次名闻天下的那一辈人的精神共性,归结为“上海人”的精神特征,并以此判断,到底怎样才算是真正上海人。使上海蜚声天下的那一辈人,绝大多数,不是在上海开埠以前就居住在上海的今之所谓“…  相似文献   

18.
我叫周永康,于1931年7月30日生于上海.属猴。去年刚好65岁过生日,还击利物浦的中国街吃了一顿。我生于上海南市区,但出生不久,碰上八·一三事仲,便极至现在的嘉善路。我的老家在宁波东乡后五港。我从未见过我爷爷,我父亲是撑东洋船的,但我知道他那时已生病了,但一直在做,那时中国人的福利差,不做便没工资,没吃的。大约在我9.岁多,父亲死了,这时东洋人的珍珠港事件已爆发,上海生活困难,我娘一人在上海卖杂货做小生意俄便被送回乡下的叔叔家。我是家中的老大,比妹妹大3、4岁,比弟弟大6、7岁,乡下祖母还在。那时我的叔叔刚…  相似文献   

19.
于丹 《东西南北》2008,(6):48-48
美丽的东西一定跟自己的修炼有关。我不久前听说自己入选了一个"最美五十人"的评选。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以什么标准选出来的。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有被人家称赞过漂亮,现在不懂为什么就糊里糊涂地进入了这样一个评选。当时我开玩笑说,他们一定是把我跟孔子、庄子放在一起比的时候,觉得我是美女。后来我就觉得,如果一个女人要永远保持美丽,那你要选择一个比你老2000多年的参照物,你就可以永远美丽、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活就像hip-hop节奏,快速到让我们无法深呼吸。谁都渴望做个随性的"懒"女人,并不是真正懒,只是想把生活简单化,尽量去享受美好。只要稍稍花一点心思和精力,"懒"女人便可以在高精尖的职场和生活里游刃有余不出问题地"简单"生存!从家务料理、理财健康到职场生存,还有8月最为精彩的度假出行,我们从方方面面诠释给你做好"懒"女人的捷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