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回到文学自身:中国现代作家论批评的新视角——以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丽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6):50-53
在20世纪30年代多从社会学批评视角评判创作者的作家论写作氛围里,沈从文立足于文学为本位的批评立场撰写的、试图让批评回到文学自身的作家论,以把握作品风格与作家人格的感悟印象式的批评文本,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流批评相对忽视文学独立性的缺憾,而且批评者开启的维护文学本体性的中国现代作家论批评的新视角,在表现批评主体独具特色的批评个性的同时,亦体现出注重文学审美特性的现代作家论批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吉素芬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3):54-59
钱锺书《围城》与20世纪40年代海派小说产生于同一个语境,精神气质上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但又明显不同:《围城》的自我定位介于新文学与海派文学之间,对海派文学传统有继承、改造,更有超越和提升。某种程度上讲,《围城》是对20世纪40年代海派小说的反写。 相似文献
3.
陈方竞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1-6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整体上的理论自觉意识是在20世纪30年代表现出来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影响直接相关。20世纪30年代较为完整的批评理论首先出现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左翼文学批评家中,突出表现就是建立起整体阐释框架和"历时性"观照方式的"作家论"。左翼文学批评直接带动了20世纪30年代文学批评整体上的发展,具有说服力的是1936年完成的《中国新文学大系》。 相似文献
4.
5.
赵文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6):37-41
创办于上海的《生活》周刊(1925.10—1933.12)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其内容丰富、涉及居家日用方方面面的广告,直观而具体地展现了20世纪20-30年代上海职员阶层的衣食住用,从中我们可以领略与想见那时职员阶层小康体面、趋向现代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6.
范智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2):80-83
《看虹录》、《摘星录》等是沈从文 40年代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藉着和声作曲方法表达一种“向虚空凝眸”的抽象印象,探索生命的神与美。沈从文试图通过这些作品在抽象思索的热情中重新给人好好地作一番诠释, 创造一种与过去情感十分相近的诗,以使生命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7.
晋海学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32-135
《我在哪儿错过了你》与《在同一地平线上》是张辛欣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篇什。这两篇小说的主人公共有着对意义感的自觉,他们将宏大叙事当做意义的来源地和实现自我的人生支点,而将满足于日常生活的微小叙事看做是一种虚无。这一意义-虚无的认识结构在为探寻者带来了充实感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苦闷和迷惘,并在一定意义上促使了他们在性格上的分裂。于是,调整认识结构,重新寻找新的人生支点,便成为探寻者走出困境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8.
郝魁锋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2):9-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文学体制的变革也被提上日程,文学期刊开始普遍面临挑战和危机。但随着先锋小说创作理念被普遍接受,更多的先锋小说家兴起,作为一股文学创作思潮,它的辐射力开始遍及全国,接纳它的文学期刊并没有因为文学的逐步边缘化而减少,反而开始增多。《收获》和《花城》等文学期刊对先锋小说的发表予以了大力支持,见证了先锋小说的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9.
王灿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54-57
20世纪30年代前后,是汉口进入社会转型的时期。在这一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里,不仅给汉口带来了进步与发展,也给汉口带来了诸多社会层面的问题,例如自杀问题。通过对这一当时汉口社会中“最危险之病态”的研究和探讨,我们或可进一步加深对当时社会转型期的认识,并提高我们对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突出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0.
50-70年代民族小说的文化身份建构主要是破旧立新,它形成了两条具体的实现途径:一是内在认知意识的“破旧立新”,二是外在实践行为的“破旧立新”.这有效更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身份,却消解了其传统的文化身份属性.理想的文化身份建构应该促成他者与自我之间的有机交融. 相似文献
11.
1931年9月1日,北平《世界日报》再次开辟《妇女界》专刊,主编由男性变为女性。在女主编金秉英的主持下,妇女的声音得以更加自由地表达出来,内容涉及社会的诸多层面,体现了编者、作者对妇女生命的关怀。在抗战的时代背景下,编者倡议妇女走出家庭,为国贡献力量,但是又不能放弃家庭的责任。如何处理好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妇女界》所讨论的重要议题。该专刊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参与社会性别关系的调整与构建,在批判传统两性关系的同时,倡导建立新的社会性别关系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冯燕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20世纪80年代参与了国内三次大的哲学讨论或思潮,从人道主义和异化到主体性和价值,再到实践唯物主义。《手稿》不仅为其提供文本依据,还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最被看重的是人道主义、对象化、人化自然、劳动实践等思想。20世纪80年代三大哲学思潮一直深刻影响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回顾并反思《手稿》与80年代中国哲学思潮的关系,从中得到启示是有意义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李博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6-72
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发生了规模空前且诱因复杂的农业恐慌。周一和、钱芝君、谭振民等中国学者相继在《日本评论》发表论作,就农业恐慌形成的原因及影响进行考察与分析。他们认为,日本农业恐慌的诱因复杂,既有农民负债过重与农产品价格下跌的经济因素,也有长期以都市为中心的行政积弊,以及资本主义压榨与剥削的制度因素。虽然日本政府在农民运动压力下制定了一些农业救济政策,但是根本不能解决现实的农业恐慌,农民运动和农民斗争频发,农民、农村在恐慌中走向破产与混乱,并逐渐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15.
地域风景因素在20世纪50-70年代的民族小说中不但转化为小说人物的聚焦对象,而且还转化为各类功能行动元,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促成了形象塑造,还暗示了当时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从而成为鲜活的小说情境。这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因而值得今天的民族作家认真回顾、反思并批判地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知识体系的批判性反思——以20世纪30年代《再生》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万磊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8,45(5)
20世纪30年代,承接科玄论战的余绪,科学问题又一度泛起,张君劢等人拾起科玄论战中被搁置的话题,更加审慎地思考中国现代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以胡适为假想的争论对手,围绕知识的建设与破坏,对科学派展开系统批判,并思考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更宜于民族建国的进程。这场论争没有正面的冲突,但其背后所体现的思想史意义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这关乎科学和道德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也关乎学术和人类在民族建国过程中自身的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存在着三种类型的现代主义,即:外来现代主义,上海现代主义,中国学院派现代主义。沈从文是学院派现代主义的先驱人物。学院派现代主义受外来现代主义影响而形成,却有其独创性。它不同于上海现代主义。其典型作品有沈从文的《凤子》、《看虹录》、《水云》等。这些作品从主题到技巧都充分证明了沈从文现代主义特征的一面。沈从文的现代主义作品虽属“非主流文学”,但却影响了后来整整一代的现代派诗人和小说家。 相似文献
18.
王毅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3):12-17
30年代,国社党机关刊物《再生》对社会史论战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疏离到自觉参与的变化过程,其从方法论、学理等角度对论战展开了批判,并对社会史论战的诸多问题作出了解答。 相似文献
19.
张月琴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0-4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在云冈石窟的7次调查得到了日本政府和军队的支持。长广敏雄参与了其中4次调查,留下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和较为可信的日记。这7次调查以实地拍摄和测绘为主。调查形成的报告《云冈石窟》16卷本,成为了目前研究云冈石窟主要的文本依据。长广敏雄的《云冈日记》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云冈石窟调查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日本侵略中国的见证。 相似文献
20.
张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6):53-63
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不免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占据思想界主流位置的种种世界主义的主张形成一种紧张的对峙.《独立评论》围绕"如何树立民族信心"的讨论,正是这一"紧张对峙"的反映.通过对这一讨论的内容、背景及其与"本位文化"论战的关联等多方面的梳理,试图展示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派学人在国难日渐深重、民族主义情绪日渐高昂的现实面前的坚持、妥协和困窘,以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各种思潮既对立又相通的生动复杂的面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