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读者在文学活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这种重视在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作品《寒冬夜行人》中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读者从文本之外走到了文本之内成为作品的中心,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读者成为作品的主人公;二是读者的阅读期待构成文章的叙述线索。本文从这两个方面逐一分析,以期说明《寒冬夜行人》中的读者形象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何立强 《云梦学刊》2007,28(1):113-116
20世纪中期,中国大地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盛行,《红旗歌谣》和知青文学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时代。在《红旗歌谣》和知青文学自然主题的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它们一道共同的风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是它们高扬的时代主旋律;反生态、自然审美的缺席是它们共同的特征;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受着同样理念的支配。  相似文献   

3.
北京作曲家王立平的大型中乐作品《红楼梦组曲》的内容与小说《红楼梦》相比是一种非本质具象的“组曲”写法。从音乐与文学的比较研究出发,作者对音乐如何移植小说《红楼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本质具象的“组曲”写法,即设想《红楼梦组曲》应主要表现以下内容:太虚幻境、黛玉葬花、大出殯、元妃省亲、黛玉焚稿、宝玉哭灵和宝玉出走。  相似文献   

4.
侠与情是文学的两个分支,在各自发展中逐渐走向交汇、融合,但在宋明时期却停滞甚或倒退了,这可从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作品中略窥一斑。在《三言》《二拍》有限的侠义小说中,很少有涉及爱情的篇什。即使就这部分侠义小说而言,爱情也表现出多种不同的类型和特点,但总体上是缺失的,这又与当时的社会思潮、侠文化本身以及话本小说分类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三百零五篇作品。《诗经》中的情诗特别多,约占四分之一。可以说,《诗经》中的情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源头;《诗经》时代,是我国情诗的黄金时代。《诗经》中的情诗,反映了恋爱自由和感情专一的思想,显示了中华民族健康的爱情况。今天的读者,可以从中得到许许多多有益的启示。同时《诗经》中的情诗还提供了“赋、比、兴”等艺术方法,这些艺术方法对我们当代的爱情文学创作也具有借鉴作用。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论述《诗经》情歌在运用“赋、比、兴”等艺术方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一、“比”的…  相似文献   

6.
《废都》是近年来一类作品的代表:它符合一种十分有争议、广为流行过、但在某些地方已经沉寂下去的哲学:存在主义。这样的作品不表述真理,只提出问题;不向人们提供行动指南,只着意表现“冲动”,不是认识生活的成果,而旨在表现生活的“待认识性”。它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冲动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不适和抗争(现代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冲动),属于庄严的主题。《废都》里的这种不适和抗争,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矛盾和冲突,但其烈度和悲壮,并不亚于我们熟悉的有关作品。文学的任务是什么?根据一种文艺观点,就像平面几何的任务是表现线条…  相似文献   

7.
对话的艰难和交流的隔绝,已成为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从外在表现来看,《城堡》中的对话有两个特点,一是所占的篇幅相当可观,二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实现了对于传统小说叙事方式的颠覆。从小说的情节结构来讲,《城堡》中的对话使得小说的基本构架臃肿、繁琐,与传统小说中的对话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其复杂性和开放性,又使小说在内容上呈现出相互冲突、自我消解的特点。进而构成了贯穿小说全篇的悖谬的美学意境和无边界和无中心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小说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地位。通过分析作品中模糊化写作手法,揭示了其对人物刻画、环境刻画和事件刻画的作用,并阐释了此写作手法对作品主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史记》《汉书》叙事形态是古代史传叙事的典范,数术叙事传承了《左传》的神秘化特征,是数术文化氛围昌盛的时代背景下,在史传文学领域中的映照。《史记》《汉书》数术叙事的神秘化特点,客观上形成了作品叙事的意象化思维,这种意象性表达方式在《史记》《汉书》的数术叙事过程中,蕴含了古代数术文化与文学结合体现出的修辞意蕴,并构成了叙事寓论断和刻画人物言简意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作为《尚书》的首篇,《尧典》在先秦散文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多从哲学、历史、语言文字、文化等角度关注它,极少有人从文学角度去研究它。事实上,《尧典》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成熟散文作品之一,包含着丰富的文学元素和较高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在形象塑造、叙事技巧和语言特色等方面,都显示出成熟的文学特征,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灵庚  肖选搏 《浙江社会科学》2022,(12):123-132+159
黄宗羲晚年编纂的明代文学总集《明文海》未曾镌刻,只有抄本传世。天一阁藏《明文海》原稿本较多保存《明文海》原始形态,惜仅存26卷。而浙图藏本是存世抄本中最为完整的善本。《四库全书》抄本现存文渊、文澜、文津、文溯四种。诸本形态各异,文渊本、文澜本、文溯本抽毀严重,文字篡改颇多。惟文津本存文最多,文字较佳。涵芬楼、皕宋楼藏抄本自四库馆抄出,同出一源,各有优劣。整理《明文海》当以浙图本为底本,文字校勘宜取各本之优。  相似文献   

12.
高翔 《北方论丛》2011,(6):39-44
在《新青年》(沈阳)①的文学生产历程中,1935—1936年间可称为其早期阶段。此间的小说刊布虽有缺憾与不足,但也自有其特点。总体审视,作品大致可归纳为四类:异域人物描写;人类生存叙事;女性问题考量;情感聚焦与追问。这一时期《新青年》所刊小说多显示出积极的思想意义和文学史价值,表现出对现代文学发展的一种策动作用,但个别作品也或隐或显地显露出御用性。  相似文献   

13.
《新学术》2007,(5)
作为文学经典的《圣经》对后世西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主义文学是继现实主义文学以来各种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思潮及流派的总称,表现异化这一主题,作品中的人物普遍存在异化感、荒诞感、孤独感和失落感这样的现代意识。本文阐述的是现代主义文学对《圣经》这部经典作品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蜚声中外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是在古代藏族民间文学的丰厚而坚实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史诗《格萨尔》产生之前,藏族民间“文学品类,诸如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已经齐全,且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因此,《格萨尔》无论是在作品主体、创作方面,作品素材、表现手法等方面,还是在思想内容、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从以前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汲取了充分的营养,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各类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素材均在史诗中有所表现”。①正因为如此,《格萨尔》才逐步发展,日臻完善起来,被誉为“藏族文学群峰中的…  相似文献   

15.
张文娟 《齐鲁学刊》2004,(6):110-111
基于张洁一贯的女性主义立场,《无字》无疑是一部关于女人的历史性作品。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经过了执着呼唤理想真爱、寻求女性方舟庇护、揭开两性温情面纱、切号母亲历史的脉搏,张洁的作品是一个诠释两性以及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序列,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窥见张洁对文学和现实的二重世界进行探索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历来研究屈原的学者都重视《离骚》而忽视《远游》,一则以为《远游》非屈原所作;二则以为《远游》多言神仙,其实《远游》也是屈原的作品,也同样应该受到重视。若说神仙思想,《离骚》同样有较明显的神仙思想。学者们多注重《离骚》所表现的坚持直道、“九死不悔”的精神,而忽略了它巫术神仙方面的内容,其实神仙思想并无损于屈原的伟大。以下就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离骚》、《远游》同为屈原作品《远游》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屈原,学术界颇多争议,但若将《离骚》与《远游》细加比较,便会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内容上看,《离骚…  相似文献   

17.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并广为流传。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渗透着浓郁的黑色幽默色彩。作者运用了黑色幽默中包括的悲喜并置、自我解嘲和变形等写作手法,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使人感到笑语背后隐藏的伤痕和苦笑。独特的幽默风格使作品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艺术世界。用黑色幽默解读这一伤痕文学文本,能够为理解作品滑稽戏谑表层底下的深刻的悲剧意蕴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范军先生的近著《诗神的诱惑──东方诗歌史话》(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本身就是一本“诱惑”人的小册子。它把我们领进东方古国百花灿烂的“诗园”之中,并像一位出色的导游那样,操着轻快活泼的语言,如数家珍地为我们讲述那些“迷人的景点”。《诗神的诱惑》是国内第一部关于东为诗歌的著作。作者在十万字的篇幅中评述了上下六千年的亚非诗歌,充分表现了他那开阔的视野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他对东方诗歌产生的土壤和环境,它的特征和成就,都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释,并简略地论述了它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这既需要理论的抽象,又离不开表…  相似文献   

19.
试论《浮云》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云》在日本文学史上被誉为近代文学的开山作,但是,百余年来它实际上并没有给日本文坛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其“名”与“实”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其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也没有被传承下来。究其原因,主要是评论界没有透过作品发掘到明治维新反封建的不彻底性,只停留于对作品进行文本研究,而不是站在应有的历史高度,深刻分析其思想内涵;其次,则由于这部作品问世不久,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在日本风靡全国,并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于是它被淹没在这股时兴的文学潮流之中,很少有人注目这部杰出作品;再次,《浮云》自身也存在着某些缺点。以致使很多人不能充分认识它的文学价值,而不能深入人心、流传久远  相似文献   

20.
黄世中  马冰丽 《天府新论》1997,(5):96-96,F003
章培恒主编之《中国文学史》问世以来,读者反响强烈。见诸文字者,以赞扬为多;私下议论,则褒贬不一。笔者以为章著较以往各种文学通史为胜,其主要之点有三:一、强调文学的抒情特征;二、指出作家的气质、性格、心态与作品的同构对应关系;三、把文学的发展过程同人性的发展过程统一起来认识。以情动人:文学的根本特征。章著文学史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和突出了文学的抒情性质。指出“文学作品是一种以情动人的东西,它通过打动读者的感情,而使读者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作者首先在路情上被打动,否则便无以感动别人”。基于这种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