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营管理者》2010,(7):12-13
1985年,处在冷战时期的美、苏两个核超级大国在日内瓦峰会上提出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大合作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也就是被称作“伊特尔”的人造太阳计划。1988年,该计划正式启动。经过20多年的共同努力,在克服一个又一个重大科研难题的基础上,由中、欧、日、韩、俄、美六方组成的ITER国际组于2007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后来印度也,加入进来。  相似文献   

2.
冯冰 《领导文萃》2009,(8):21-26
可再生能源——老事物、新话题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到目前为止,人类所依赖的主导能源经历了从可再生能源(以薪柴为主)向煤炭替换,然后又向石油、天然气替换的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可再生能源包括多种能源产品.如水力、风能、太阳能(热和光电)、生物质能、潮汐和地热等,是人类利用最早也是利用时间最长的能源。“钻木取火”使人类先祖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蒙顿。开启了人类的文明。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类被看作是判断万物的尺度,是一切事物的评判者,结果导致了蔑视自然、虐待自然思想的抬头,把自然界当作取之不尽并可肆意挥霍的材料库和硕大无比的垃圾桶,巧取豪夺,竭泽而渔的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做法,终于导致了自然大规模的报复,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航天技术把人类送到了月球之上,核技术使人类获得了新的能源利用方式,计算机技术使人的部分脑力得到替代,遗传工程技术使人类拥有了新的物种的能力。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使人类对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惶恐与不安:核技术具备能够彻底毁灭我们这个星球的巨大破坏力,  相似文献   

5.
明华 《决策》2005,(1):64-64
20世纪人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人类的能力被各种科学大大地扩张了,他们不仅不断地征服自然,也在不断地征服自己。但是到了20世纪末人们突然发现,在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辉煌的项目背后,居然是人类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群居本性使得人类在出现之初,便有了社会网络动机。人类最初的社会网络需求是来自于对生存质量的提高.比如为了使狩猎的效能更高.便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并协作,这可被视为最原始的社会网络。可以想象,如果人类只满足于饮露水、采野果,或如果人类只愿像狮、虎那样单打独斗,或许人类就永远不会有社会网络意识,甚至人类就不成为人类了。不过,更多的人参与协作并不标志着社会网络的形成.而当这种参与协作的活动经常化、其中成员被相对固定化及其分工和分配已形成默契并存在互补、互动时.“社会网络”便诞生了,当然,它此时是原始的、局部的、单纯的,甚至不能定义为“社会网络”。但是,我们仍然认为这必定是“社会网络”最原始的起源,并且.这个起源阶段所暴露出的社会网络的“参与成员相对固化”、“松散型”、“友情为重”、“利益共享”等诸多原始特征,对现代社会网络的定义和揭示现代社会网络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吴季松教授在日前出版的《新循环经济学》中预测, 旅游业、再制造产业等将成为2050年世界经济的十大产业。这十大产业,还包括生态修复业、热核聚变发电业、生态农业、海水淡化业、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海洋产业和医药产业。  相似文献   

8.
王跃升 《决策探索》2014,(12):25-27
水,是生命的摇篮。水,孕育了人类文明。水在人类生存、发展史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水利的发展史。没有水,就没有多姿多彩的世界,也就没有各种生命和人类的繁衍。历史上也有一些文明如古巴比伦文明和楼兰古国因缺水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及各种生物见到水都会心情愉悦,产生一种特殊感情——对母亲一样的爱。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产生这种特殊感情的真相——在水的作用下,地球生物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千万年变化,演变到大分子出现、生命迹象出现,再从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都是水在起关键作用——水孕育了生命。水伴随着人类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古代走到今天,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识消费?一方面,消费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环节,消费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告别简单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创造灿烂的世界文明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消费行为是一个世代延续的动态过程,是环境系统能量流动的一个环节,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然而人类恰恰是在这一环节的错位,加剧了环境系统的紊乱。人类要想保护生存环境,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应当人力提倡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中心主义的诘难表明其尚不能摆脱旧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藩篱,其对自然中心主义之“自然主体性”、“内在价值”之质疑是因为它仍从人的本位出发来定义“主体”、“价值”,且往往陷入循环论证;其对“自然中心主义” 伦理观“妨碍”人类实践的非难是因其仍不能超越急功近利;而自然中心主义以其对“主体”、“价值”的重新定义,使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深层的反省和认识,并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伦理思辨空间。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活中各种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传递、交汇和共享,不同文化要素的扩散、转移和交融,使得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紧密交织在一起,这便形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跨文化传播(trans—cuhure)图景。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图景在世界范围内频繁上演。跨文化传播已成为人类活动中的经典主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开辟了人类文明新纪元。人类的管理方式和生存方式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席卷全球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它扩大了人类的视野,加速了人类获取信息的速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科技正在全面改变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因为.一个人一旦可以从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装置上获得任何他想要的信息,他就等于掌握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权力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系它仅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各种自然要素,人类正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挑战。因此,人类社会想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了解和尊重自然界的必然发展规律,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是站在人类未来的立场上来考虑现在,以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来考虑未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向着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综合性电子信息技术,它给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音频和视频设备带来了方向性的变革,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视听信息世界,并且多媒体技术改善了人类信息的交流,缩短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路径。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必然会带来计算机界的又一次革命,它标志着计算机将不仅仅作为办公室和实验室的专用品,而将进人家庭、商业、旅游、娱乐、教育乃至艺术等几乎所有的社会与生活领域;同时,它也将使计算机朝着人类最理想的方式发展,即视听一体化,彻底淡化人机界面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康熙重信息     
在社会发展史上,信息早已和人类形影不离,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在治国安邦上,运用信息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的人之一,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明确提出信息概念,系统地研究和运用信息,比今天公认的19世纪玻耳兹曼对信息的最早研究,至少还要早一二百年。  相似文献   

1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培植智慧的工具……。书籍承载了人类漫长的文明进步。在学校,引导师生与书交友,让师生在阅读中充实自己、修炼自己、是提高师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农村学校如何利用图书资源帮助师生,发挥其效益呢?我在主持本校创建重庆市乡镇图书中心示范点的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份以来缅甸和中国先后遭受强热带风暴和地震天灾,造成大量人员丧生。宇宙天体撞击、地震和火山、飓风和洪灾、瘟疫和流行病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四大突发灾难,尽管人类同它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但在这些巨大的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还显得薄弱。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哲学家崇尚“天人合一”理论,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的自然环境是人类逐渐构建起来的。人可以利用它、改造它,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它、征服它、主宰它,但人类永远也不能完全控制、征服和主宰它。因而自然界的价值是其它一切价值的母体。这种母体的质量如何,从根本上规定着所有其它一切价值的质量。因此,人类要最好地获取价值,就不能不保护自然界价值的纯洁性和优质性。  相似文献   

20.
编辑手记     
世界大同、千年福国是人类长久的梦想,然而直到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历史似乎才第一次真正步入世界历史,资本挟技术之强势欲图把整个世界纳入其统治之中,工业化、世俗化成功地瓦解了人类旧式各异的生活及其精神信念,似乎也消除了差异和对立,世界帝国微露曙光。不过,这一进程并非只是不断攀升的、普遍的舒适方便的生活、精微细致的享受,同时也充斥着暴力和血腥,奴役与反奴役、新老霸权的战争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人类驯服和规范暴力的能力持续遭到挑战,同时虚空和危机也在各个角落滋长。苏东剧变,轻率的学者断言“历史的终结”,此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