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中社会保障与社会文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玲 《社科纵横》2005,20(1):15-17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 ,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条件下 ,通过城乡统筹发展 ,以城带乡、以乡补城 ,建立城乡协调的新型城乡关系 ,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一体化的发展过程。重庆都市区 (指主城九区的范围 )的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具有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条件。本文专门针对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中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文明问题展开研究 ,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10):51-55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确定的发展战略,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用更宏观的学术视野,破除文化建设就是单纯投入的观念,树立文化既是生产力、也是发展目标的思想,把城乡文化一体化放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下进行考察,明确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及其基本要求,正确认识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所面临的主要障碍,科学建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实现路径,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是城乡居民拥有平等的地位和机会参与现代经济与社会生活、分享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城乡一体化可以全然自发自然地达成,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政府和社会自觉的、有意识的推动;鉴于社会建设上的城乡失衡是今日我国城乡差别的集中体现,也是城乡经济社会资源自由、公平流动的重要障碍,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建设需要政府主导、市场介入、社会参与的体制;同时,必须在立足公平的基础上,兼顾自由。  相似文献   

4.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自1993年以来,中国城乡一体化总体趋势是城乡差距在不断拉大,其间只有1995—1996年、2003—2004年城乡一体化水平有所加强,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但由于公共财政理念尚未有效贯彻、政策力度幅度有限、二元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关系走向未能根本转变。要用公共财政思维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城乡交错区是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市和乡村界限不断模糊、交叉、融合的典型景观区域,是受城市辐射影响及功能扩展延续较为深刻的区域,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文章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以西安城乡交错区内的城乡空间结构融合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和揭示城乡交错区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二元空间结构协调失衡的内在原因,并以此为分析依据,提出空间结构有机整合、各类用地有机整合的城乡交错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必须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前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区具有过渡性、复合性、多样性、重构性等特征,其社区建设与管理面临很多挑战。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应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农民与市民一样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并以此为理念基础谋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四个直辖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一体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首先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观点和理论,选取若干反映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指标,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指标体系;其次,在此基础上对四个直辖市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指出四个直辖市在建设城乡一体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的新方针,为当前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实现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城乡关系是所有国家现代化发展历程中都必须面对并高度重视的问题,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加速推进及目标的顺利实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从分割到一体的过程,分析这一历史过程的演进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协调城乡产业是核心任务。城乡产业合作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初始阶段,为实现城乡产业协调采取的具体行动。城乡产业合作的实现机制可以从三方面来构建:(1)合理的城乡产业空间布局是城乡产业合作的基础;(2)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是城乡产业合作的纽带;(3)壮大小城镇的经济实力是城乡产业合作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越秀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重大问题,其难点及其原因包括土地权益与供应的二元体制与城乡一体化要求相冲突;建筑外观和周围环境差,改造的经济成本高昂;转制社区管理体制局限,集体经济组织职能未理顺;公共服务水平低且与中心街区不均衡,社会保障体系遗留问题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式滞后,思想认知差异较大等方面。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选择转制社区都市化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优路径;构建利益共赢的"城中村"改造博弈机制;做好集体土地国有化的转制安排和落实改造规划;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区治理结构;改革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层面对城乡一体化的思想认同。  相似文献   

11.
现存的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医疗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以甘肃金昌市城乡一体化为背景,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从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农民看病、职工医保覆盖面、政府的医疗保障职能等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现实医疗保障情况方面,对金昌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做了实证性考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各险种间的有效衔接;加大政府对医疗保障的财政支出力度等推进金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城乡市场一体化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市场一体化不但是现代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城乡经济关系扩展的必经过程和发展趋势。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对我国走向城乡市场一体化的矛盾运动进行必要的辩证分析,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新课题。有感于此,笔者试作以下论析。 一、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一体化标志着 两者的辩证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城乡关系经历了由一体到分离,又从分离走向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作为社会历史进步的衍生物,它主要指城乡产业结构和布局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城乡资源开发一体化、城乡流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城乡经济机制一体化、城乡文明建设一体化等等。城乡市场一体化既是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容,又是实现城乡关系高度融合的关键环节。城乡市场一体化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城乡市场关系是内在统一的整体,这意味着排斥人为的分割;二是指城乡市场由分离走向融合的过程,这呈现出两者之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互为依托、互为市场、互相渗透、互相服务、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总趋势。城乡市场一体化质的规定性表明:所谓城乡市场一体化,不但是城乡经济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同时是这种关系发展高层次的目标。它是城乡市场矛盾达到新的统一,发展到新阶段的  相似文献   

13.
张明  于囡璐 《社会工作》2009,(24):48-51
残疾人事业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以残疾人事业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为突破,在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本文在简要描述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制约残疾人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内需不足、失业困境、资本过剩等结构性难题的症结所在,城乡矛盾循环累计形成了自我强化的恶性机制,多年实施的城市偏向的城乡发展政策受到了严峻挑战,农业和农村经济成为城乡矛盾的主要方面。为了化解城乡矛盾,破解宏观经济难题,必须摒弃城市偏向的政策取向,全面推行两阶段农村发展新政:第一阶段实施农村优先的新不平衡发展政策;第二阶段执行城乡一体化的平衡发展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和农村欠账得以弥补,农村经济得以恢复竞争力,最终保证城乡一体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杨影  王丽 《学术交流》2012,(12):131-134
社会保障作为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正处于典型的二元结构时期,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解决,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依然存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平衡、出资主体责任不明确、管理体制上存在障碍等问题。其中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导致城乡社会保障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公共财政收支结构上的不合理是导致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不平衡的关键,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观念的不同是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构建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机制,并实行以下政策:打破城乡社会保障体制的二元结构,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明确社会保障出资主体的责任;完善社会保障机构;创新社保基金管理模式;拓展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相似文献   

16.
浙江"十二五"发展应突出城市化的引领带动作用,走以城市带农村、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以增加市民减少农民为主导的"增城减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为此,要顺应未来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变化,以城市群为主形态加快推进城市化,以信息化为粘合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以综合治理"城市病"为重点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为重点深化城乡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7.
李宪建 《社科纵横》2007,22(11):60-62
区域产业的发展和人口因素的变化是城市化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城市化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区域产业和人口因素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现阶段我国要走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是由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环境、城乡建设实践的严重偏差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等共同决定的。走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化前沿地带的城乡结合部无论是观念还是体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并产生许多不和谐因素,进而影响社会发展。为此,必须在国家征地制度的变革、城乡利益结构的调整、街乡行政管理组织制度的变革、户籍管理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求得突破,以维护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稳定,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6,(2):63-65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只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找准定位、用好政策,大力推动工业强省战略,才能走出了一条城乡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城乡人口流动是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人口流动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中国的城乡人口流动显著促进了乡村振兴,但2010年后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分地区看,东中部地区城乡人口流动能显著促进乡村振兴,西部地区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二者表现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乡村振兴的五大指标来看,城乡人口流动对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乡风文明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治理有效存在不显著的负向作用。中国城乡间的单向人口流动已呈现稳定态势,应分区域制定差异化的人口流动政策,特别是积极推动城乡间的双向人口流动,使之成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深度融合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