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周朝的天子称王,周的政治理念是"王道",也是儒家倾心的理想政治.周的王道政治对统治者有"德"的要求,是所谓"德政".孔子提出"仁政"概念,主张士人参政议政.春秋战国的霸道政治背离了周的王道.秦制取代周制,霸道的色彩明显,但传统皇朝政治实质上是杂用王道和霸道.主张王道的儒学始终从统治者的角度思考政治,因而不能成为政治学;法家所言之法是统治之法,不限制君权,所以是"霸道"的理论.中国政治文化在20世纪才有了民权、民主、宪法等全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汉武帝在宋代的形象存在暴君和雄主两个偏向,这既与汉武帝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也与宋代儒学复兴的思潮和民族对峙的时代特点有关。宋代知识界的整体背景是回向三代和致君尧舜,其主流思想贬抑汉武帝为近似秦始皇的暴君。而宋代帝王、新党官员群、南渡官员群则基于现实政治考量和挽救危机的目的,片面地和功利地肯定和凸显汉武帝的雄主形象。对汉武帝这样功业高出百王的伟大君主,主流知识界以暴君视之,反映了中国人崇尚王道、贬黜霸道的传统观念,这也历史地揭示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的王道政治是在与霸道政治的对立统一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其主要包括天经地义的空间伦理、三代至上的时间伦理、家国同构的宗法伦理、以德为主的仁政伦理、民为邦本的社会伦理等复杂内容。到清朝末年,在西方的坚船利炮、商贸往来、文化渗透等多重压力裹胁下,开始了从天经地义到天崩地裂、从三代至上到来世永恒、从家国同构到家破国裂、从德政伦理到霸道横行、从民为邦本到民之裂变的艰难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在未来十年中,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中国将怎样利用贸易?与哪些伙伴贸易?哪些贸易将会有巨大增长? 对此,我们可以从20世纪80年代所有国家面临的环境上得到一些答案,尤其可以从世界贸易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文化流派 ,提出我们应该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但不能为传统文化所束缚 ;我们吸收西方文化 ,但不是西方化。中国现代民族文化应该是既吸收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秀成份 ,又超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不仅引起全世界对中国的关注,而且史无前例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由此在世界文化中增添了更多的中国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论孙中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经过若干发展阶段,由局部设想到系统化,逐渐成熟和完备。其战略构想较完整地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总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实施的前提和途径等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孙中山的战略构想依据其进化史观,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但他却未能找到实现其理想的现实道路。他的战略构想中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 2 1世纪 ,道教文化将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一起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其许多合理思想 ,值得西方文化借鉴和吸取。道教文化将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对西方政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中山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代议制和三权分立理论的局限,丰富和发展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体理论。具体来说,在人民与政权的关系问题上,创立了复合民主制理论;在国家权力结构的布局上,创立了复合分权学说,构建了独特的国家权力结构体系;在国家权力的制衡上,创立了与“权能区分”相联系的制衡理论。这一理论本质上虽仍是资产阶级的政体理论,但它体现了较高的民主性和合理性,为我们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从致灾的社会因素出发探究了近代长江水灾肆虐的成因,提出了标本兼治的较为系统的长江治理构想。这些思想是其民主革命思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对当今的防洪减灾工作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与各国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因素密不可分.从文化层面来看,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具有追求民主、自由、平等、诚信和法治等主要特征,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讲究中庸、仁义、和气、服从和人治等特点,这些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独立董事制度是在西方文化环境下产生的,为了使之在我国更趋完善、规范,应从文化环境角度采取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化哲学不仅仅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文化的本质,更是从文化的角度构建某一时期的社会历史。在近代中国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期而遇的中西文化哲学在碰撞融合中形成了新的思潮,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傅斯年对中国传统文化曾进行过较为全面的思考,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以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进行批判和改造,同时又应吸取、继承并进而建设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下,文化的冲突和融和也不可避免.怎样处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影响各民族文化的命运.本文立足于全球化进程,从文化的冲突与融和这个视角,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称谓语不仅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个庞大的语言体系。从亲属称谓、姓名称谓、职业称谓和指代称谓几方面来研究中西方称谓语的性别差异,揭示造成中西方称谓语性别差异的文化因素,以便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和促进民族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出发,认为农民是生产力分散、依附于行政权威的封建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碾压下注定要消亡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农民的消亡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生成过程,既有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农民迅速消亡的英国式道路,也有小农经济在一定时期被资产阶级政权加以巩固的法国式道路。从唯物史观出发,借鉴西方经验教训,我国当前在农民转变的问题上有符合自身客观实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之梦,其实现不能没有传统文化的支撑。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基座,"中庸"、"王道"和"世界主义"思想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9.
浅议西方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进行了探讨,指出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把握、运用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能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全球传播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交往、参与国际治理的重器.当今世界正处于剧烈分裂对抗的局势之中,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剧了人类生存的危机.动荡世界之下,中国,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如何通过全球传播加以应对?从文化话语视角出发,提出当代中国话语具有一系列重要品质,可以成为化解人类困境的基础和资源,其包括:"自主创新"的运动法则、"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