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记·大宛列传》说:“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能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根据这一记载,有关专家对乘象国或滇越这一地名进行了研究,认为乘象国或滇越应是当今云南省德宏州及其附近的大片地带,其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  相似文献   

2.
“视而不见,听①而不闻”这两句古语在现代汉语里已是常用的话了。“视”与“见”、“听”与“闻”的本义在古代汉语中有什么分别?这几个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又有些什么变化?这就是本文试图略加探讨的问题。讲到“闻”在现代汉语里的词义变化,还得先谈谈古代汉语中“嗅”与“闻”的区别,以便说明“闻”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用法的不同。讲到现代汉语里“视”与“见”的用法时,还须联系到现代汉语常用的“看”来谈。  相似文献   

3.
历史经历了无数坎坷才进入今天,对于我们这一代,抗日的烽火已遥不可见,日寇的铁蹄声已渺不可闻。但是,沿着黄先生的笔迹,沿着他用血和泪筑成的路阶,我就象对抗战时期的桂林、抗战时期的中国进行了一次长长的“巡礼”:我也和诗人一道,眼中含着泪,心中滴着血,在“难民”与“将军”、“夕暮”与“月亮”、“肯叛”与“溃散”、“乱离”与“变幻”……所构成的巨幅图画中领略了一次可怕的世界灾难,  相似文献   

4.
初次见面,递上一张名片,你的职务信息便可一目了然,由此对方对你形成初步印象,为近一步交往打下基础。不可否认,“名片”对于初次相识的职场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纽带作用。实际上,不仅是这张小小的卡片,掌握一些心理效应,也能起到类似“名片”的效果。“心理名片”将帮助你打开局面,使自己在初次职场交流中更具魅力和影响力。那么,如何用好“心理名片”呢?  相似文献   

5.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两句古语在现代汉语里已是常用的话了。“视”与“见”、“听”与“闻”的本义在古代汉语中有什么分别?这几个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又有些什么变化?这就是本文试图略加探讨的问题。讲到“闻”在现代汉语里的词义变化,还得先谈谈古代汉语中“嗅”与“闻”的区别,以便说明“闻”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用法的不同。讲到现代汉语里“视”与“见”的用法时,还须联系到现代汉语常用的“看”来谈。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概括公共关系在初入中国时所遭受的冷遇和误解:当时一位从事公共关系事务的朋友一次带了些媒体朋友到卡拉OK唱歌,一个领班小姐热情地递上名片。这位朋友看了一眼名片,苦笑着对领班小姐说:“呦,咱俩是同行!”——那名片上印的职务是“公关经理”。  相似文献   

7.
《诗经》的“兴”与《周易》的“象”在“立象以竟义”、“假象喻义”方面有相通之处,但因二者的文学和哲学特征的区别,“兴”和“象”又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说“■”     
“中”字金文或作“■”。一般认为,“■”字写法有误,当作“■”,取旗帜之象,因为上古有立旗(即“立中”)聚众之传统。学界的这一普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通过对古代神话文本与哲学文本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对“中”字得以构形的经验原型的具体考察,便不难发现,“中”字在上古除了取象于旗帜之外,还取象于“旋转”,而这恰与金文中“中”作“■”形是相吻合的。“中”字之所以在取象于旗帜之外,复取象于“旋转”,这与它内含“世界本原”之意蕴有关。  相似文献   

9.
论“象思维”的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象”与“象思维”的研究,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突破。然而,“象思维”的界说目前还不够完善。应该指出,“象思维”的思维器官即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心”。“心” 通过直观体验将“象”分为不同层次结构,通过取象比类揭示“象”与“象的关系,从而使“象思维”成为对“象”的关系网络的整体把握。这样才能同概念思维作更深入的比较,充分发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教学和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刊登的宋玉柱同志的《与“象”有关的几个问题》,讨论了与“像”有关的三个问题:一是“象”的词性;二是“象……一样/似的 谓词结构”的句法分析;三是带“象”的复句分析。本文就“象”的词性问题上的几个疑难点提出来向宋玉柱同志及语法界的其他同志请教。  相似文献   

11.
《易传·系辞下》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是一部“象”书,“易象”是其核心。“易象”的特点是通过描绘具体事物,构成种种形象逼真的“象”,以比喻、象征一定的道理,其具体方法有“实象”和“假象”之分,这与文学艺术的通过创造一定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思维和认识方式颇有一致之处。《易传》认识到了“易象”的这一特点,它发展了春秋以来的“卦象”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取象”说和“言”“意”关系说,对“易象”的特点作了较深入的描述。《周易》虽然不是一部文学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素以礼乐之邦称著,从古到今,世世代代都是非常重视乐教的。孔子有“闻韶乐三日不知肉味”,历史上曾传为美谈。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救亡歌曲蓬勃发展,真是风起云涌,聂耳、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曾唤醒了多少人们起来战斗!象当时最流行的流亡三部曲之一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典型的后殖民小说,斯里兰卡著名女作家茹·富里曼的处女作《让爱有天意》将故事背景设置为充斥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斯里兰卡。虽然那里早已摆脱殖民者的直接统治,但其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和教育体系等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旧时殖民统治的痕迹。当这一问题与阶级问题、性别问题纠缠在一起时,局势便显得更为复杂,面临多重困境的女性群体往往需要采取更为激进、巧妙的手段加以回应。富里曼以一对典型的斯里兰卡母女为叙事视角,叙述了第三世界妇女在种族压迫、阶级压迫与性别歧视的社会里是如何积极挑战“属下”和“他者”地位,并最终建构起别种的女性意识的。   相似文献   

14.
意会知识的传承已经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中国传统的“象思维”是一种悟性思维,它通过“立象尽意”等方式,借助“象的流动与转化”,来“说不可说”、“传不可传”,实际上蕴含了意会知识传承的机制与途径。在“象思维”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在“立象”、“以言筑象”、“以象筑境”、“境中蓄意”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以象尽意”、“境以扬意”,能更好地实现意会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秦兴梅  赵羚谷 《社区》2004,(5):39-39
熟悉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而望舌头更是重中之重。当您发现自己的舌头有变化时,不妨参考下文“对号入座”。西医认为,人的舌头里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腺体,与消化、循环等系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健康人的舌象呈淡红色、不胖不瘦、活动自如,表面覆盖有一层薄薄的白苔。中医认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像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人体脏腑、气血的健康状况。淡白舌:舌的颜色比正常人淡,呈淡白色,是“虚证”、“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常见于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的病症,与贫血、蛋白质代谢障碍、水肿等有关。红舌:舌的颜色比…  相似文献   

16.
《祖堂集》中的是非反诘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宗文献《祖堂集》中是非反诘问句倾向于使用反诘标记,或使用反诘副词,或使用特定的反诘格式。有反诘副词的是非反诘问句包括“岂”字、“宁”字、“可”字、“还”字和“讵”字等,反诘副词既有旧有的,也有新生的。反诘格式“岂不是X”、“岂不闻(道)X”、“岂不见(道)X”、“可不闻X”可能来源于汉译佛经,由此可以看出禅宗文献与汉译佛经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侯敏泽同志在讲授先秦文学理论批评时论到中国古代意象论问题。他认为向来以为“意象”一词来自国外,其实是我们传统中所有的。 中国古典意象论有两个源头:《周易》和《庄子》。《周易》中认为“言”“意”是不能完全被表达的,可以由“象”来表达。“象”比“言”、“意”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庄子》要求舍“象”求“意”“言”、“象”仅是“得意”的手段。《周易》重、“象”,《庄子》重。“意”,但这时“意象”还设有作为一个词组出现,仅仅具有对“意”与“象”的关系的论述,但对后世的“意象论”发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象思维智慧可以为人类翻译活动的一般共性问题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回答,然而学界一直以来都缺少以象思维为指导的关于翻译活动本质的研究。文章基于对象的认识类别的阐发,提出在象思维认识构式下,翻译活动具有且要求过程的“动态致一”。首先是翻译的“道象互为”,既表现在原文象和译文象的致一,也表现在应然象和实然象的致一。其次是翻译的“整体本原”,既表现在语言象和意义象的致一,也表现在本源象和时空象的致一。最后是翻译的“天人合一”,既表现在客观象和认知象的致一,也表现在天意象和人意象的致一。掌握了翻译活动的动态致一性本质,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批评等活动就变得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片树叶的启示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①,三年而成。丰杀茎柯②,毫芒颜泽⑨,乱④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巧食禄于宋邦。列子⑤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⑥,而载⑦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⑧,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⑨;丰年大禾,臧获⑩不能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易经》八卦记象符号与“诺苏”先民象形文的形近关系,认为八卦记象符号源于“诺苏”象形文,而且《易经》的认知体系,与“诺苏”先民“四方八位”的认知体系也有内在联系.关于“易”,作者提出“易”即“易人”,亦即古羌戎的一支,而“诺苏”作为古羌戎遗裔之一,似也与“易”有某种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