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用自己的亲身实验和思索表达了他的人生追求:回归自然,过简朴的物质生活;追求精神充实,崇尚精神自由;达成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自然和谐共处。面对今天愈加严重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梭罗的思想的魅力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了。 梭罗·瓦尔登湖。  相似文献   

3.
和田行吟     
本文作者为藏族青年作家,其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去年获茅盾文学奖,英文版将于今年9日出版。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推出其四卷本的文集。 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了。──梭罗·瓦尔登湖  相似文献   

4.
王晓云 《西藏研究》2023,(3):8-16+159
以驻藏大臣及其随员、入藏将军及其文员为创作主体的咏藏诗人群体,其创作的咏藏诗,既拓展了清代文学的地理边界,又丰富了清代诗歌的表现范围,赓续了中国诗歌中贞刚、壮大的诗风。此类诗将诗人建立功业的决心、报答君王的恩遇融入对雪域险峻高山、峡谷的描写中,凸显出封建士大夫对社稷、黎民的责任与担当,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人格。此外,驻藏大臣向来从蒙、满官员中铨选,因而清代咏藏诗人具有了多民族身份,他们将藏语词汇音译入诗,其创作本身便践行着中华多民族互融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5.
战争及其带来的流亡,不仅改变了战时作家的创作环境,也深刻地改变了战时作家的创作内容,使他们从个人抒怀和文艺腔调中走出转向对流亡生活的纪实,对底层情感的感同身受,对救亡图存的言说,创作内容和文风更趋现实性、平民化、大众化,也具有更强烈的时代感。梳理战时作家的散文和杂文,感悟流亡生活、谴责侵略行径、批判现实黑暗的书写,为现代散文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电影歌曲是“十七年”时期吉林省声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这一时期长影创作的电影歌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经典之作更是不胜枚举。本文截取1949年到1966年这十七年间长影创作的电影歌曲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类梳理,以期描写出特定时期吉林省声乐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吉林省声乐文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战争及其带来的流亡,不仅改变了战时作家的创作环境,也深刻地改变了战时作家的创作内容,使他们从个人抒怀和文艺腔调中走出转向对流亡生活的纪实,对底层情感的感同身受,对救亡图存的言说,创作内容和文风更趋现实性、平民化、大众化,也具有更强烈的时代感。梳理战时作家的散文和杂文,感悟流亡生活、谴责侵略行径、批判现实黑暗的书写,为现代散文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的管理西藏和其他藏区,元朝中央政府积极扶持藏传佛教,在首都大都修建了众多皇家藏传佛教寺院,并组织创作了一大批藏传佛教艺术.这些艺术机构、活动和艺术品对元明清宫廷和西藏及其他藏区的藏传佛教艺术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文献记载入手,对大都主要的藏传佛教寺院、机构及其艺术创作进行一次概要性的梳理.  相似文献   

9.
《太阳部族》高原之巅的史诗和寓言文/吴朝晖黄毅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遥远的地方。——梭罗《瓦尔登湖我们很容易被电视纪录片《太阳部族》一开始就透射出来的神秘氛围所震慑。慕土塔格———冰山之父在“万山之祖”的帕米尔高原一身肃然地高高矗立,太阳...  相似文献   

10.
王朔是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涉猎文学创作、影视创作与文艺批评,在20世纪末的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成为文艺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焦点,从而形成一种有趣的"王朔现象".王朔现象是和一个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进入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叙述无法绕开的主要文学、文化现象.针对王朔及其创作评论界可谓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1.
钢琴作品《彩云追月》是由作曲家王建中根据管弦乐曲改编而成的,其旋律采用中国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写成,简单、质朴、线条流畅,优美抒情。乐曲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将旋律与钢琴的音色完美结合,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本文介绍了乐曲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及其演奏分析。  相似文献   

12.
《那达慕序曲》是一部运用多声部技法创作的蒙古族风格管弦乐作品。和声方面以传统三度叠置和弦为主,同时根据主题特点适时引入非三度叠置和弦,和声序进简洁而明了;复调方面注重各声部的旋律性,突出了运用旋律化手法表达主题的创作特点。本文通过对作品和弦结构、和声进行以及复调等多声部写作技法的研究,探讨内蒙古蒙古族音乐风格管弦乐曲创作中多声部作曲技法的应用及其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元朝宫廷的“西天梵相”及其艺术作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藏纳入元朝版图,藏传佛教及其艺术开始大规模传入内地。由于政治和宗教实践的需要,元朝两都和江南等地展开了大规模的藏传佛教艺术的创作活动。《元史》和元代的一些文献中,将内地以宫廷为首所创作的藏传佛教艺术作品称之为“西天梵相”。与此同时,由于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在“西天梵相”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西  相似文献   

14.
对新闻播音样式及其特点的研究,根本目的在于,了解掌握新闻播音技能和规律,增强科学性,减少盲目性,有效而灵活地运用相关播音样式和方法,进行播音创作,以达到完美、和谐的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越南当代著名女作家潘氏黄英的创作以小叙事见长,其短篇小说对凡人琐事的描绘,每每通过无时化、模糊化、线性化等丰富多姿的"艺术时间"建构,陌生化人们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从而反映社会变革时期女性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及其主导人生的自我诉求。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藏族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期及主要成就:一、藏族当代文学的诞生、发展和分期;二、藏族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包括纵向继承发展和横向交流、借鉴及影响等;三、藏族当代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藏族当代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也是对藏族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化进程的一次学理探究,对促进藏族当代文学的创作、研究和国内外学界进一步了解藏族当代文学提供一个视窗.  相似文献   

17.
论及中国当代文学史,"50后""60后"作家及其作品都已经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文学史教材,甚至"80后"作家及其作品也已堂而皇之地框入了当代文学史的版图,唯独"70后"作家们的作品似乎被文学史所遗忘。但观照当下文学的创作实绩会发现,处于文学"中坚代"的恰恰是"70后"作家。近几年声名鹊起的魏微、鲁敏、徐则臣、盛可以、路内、张楚等,都在思考着当前文学在新时代如何实现深层次变革与转型的问题。特别是鲁敏,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创作,从《寻找李麦》到2019年的最新中篇《或有故事曾经发生》,很多篇小说都在讨论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本文以鲁敏小说的追寻主题为线索,进一步阐述鲁敏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平远"山水极其意义的论述,从文化思想角度阐述了"平远"对中国山水精神的作用.并就元代山水画家倪云林对"平远"山水创作特点及其品格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道吉任钦 《中国藏学》2011,(3):167-170,186
文章梳理了藏族当代文学的产生、发展及传承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藏族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进行了划分。在对藏族当代文学的创作主体、接受主体以及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藏族当代文学所具有的当代性及其理性精神和个体意识等方面作了尝试性探索和归纳。  相似文献   

20.
梁黎 《中国民族》2014,(11):1-1
说到精神家园,我想起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他写的那本《瓦尔登湖》,被誉为"全人类的心灵之书"。在这本书里,他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国家、历史、文化和自然等诸多方面的深刻感悟和梦想,被称为"寂寞、恬静、智慧"的作品,为后人提供了精神指南,也因此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他多次被评为"对美国精神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成为一代又一代追求生活真谛的人们的文化偶像,对"美国梦"和"美国精神"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