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瑜霞  叶辉 《唐都学刊》2007,23(4):118-121
借用并沿着韦伯“祛魅”之说的思路,将“祛魅”之“魅”的理解从宗教性的权威拓展至感性化的魅力,并以此为方法论,分析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语文曾经有过漫长的唯我独尊的历史,但自20世纪以来,面对科技主义、实用功利主义、大众消费文化的多向度的联合“祛魅”,大学语文教育陷入多重“祛魅”的漩涡中,举步维艰,尤其是理工类院校及理工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几乎完全失去话语能力和话语权力,处境堪忧。大学语文“返魅”并救治其“失语症”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能力.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内容也随之而改变.经典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利用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政治经济批判;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利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文化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利用生态学理论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矛盾的焦点,因此,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是保持马克思主义鲜活生命力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批判视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样都在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和建设生态社会。岩佐茂认为,两者关于生态文明社会的构想存在着根本差异:前者是资本逻辑支配的社会,后者是生活逻辑贯穿的社会;前者只具有狭隘的地域视野,后者则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前者是无理念的资本循环型经济体系,后者是有理念的环保型循环社会。这些差异决定了生态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而资本主义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4.
邹广文 《创新》2013,(2):11-13,21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人类的文明程度。顺应自然观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理念的培育。顺应自然作为一种现代生态文明观,其所包含的哲学意蕴在于真正培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实现向自然的认同与回归首先要自觉培育善待自然的观念——由"保护环境"到"不破坏环境",其次要调整人对于"工具"的文化态度。  相似文献   

5.
吴晶  周膺 《浙江学刊》2020,(3):233-238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想100余年后的今天,城市超尺度扩张,构成集合乡村的区域城市空间,形成城乡依存的"环境—经济—社会"关联系统。浙江提出的"浙江大花园"计划目前的主要目标是美化乡村和发展乡村旅游,而实际指向是放大的霍华德意义上的"社会城市",这对中国乡村开发具有启蒙意义。"浙江大花园"既是审美对象,更是生态审美的价值载体。恰当规划建设"浙江大花园"的前提是进行生态审美价值判断,以生态伦理为根基推动审美范畴或审美范式进化,使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完全性交融。在审美大众化的同时保存本真性意义上的韵味,并为资源高水平赋值,在农业性、生态性和景观性平衡的基础上使乡村充分释放特有的审美价值,成为浙江人永续可依的生存家园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徐阳 《求是学刊》2015,(2):79-86
对于刑事一审程序,依2012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立法逻辑,不再纠结于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因素的角力,而是努力谋求两种要素运行中的合力增效。混合主义是现代刑事诉讼立法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为实现两种要素的结合增效,立法者必须进行司法成本考量,并努力构建两种要素的诉讼协调机制。相对于文化嵌入问题而言,混合式审判模式中两种因素协调的配置技术始终应当是刑事诉讼法学首先要面对的前置问题。  相似文献   

7.
侯艳 《社科纵横》2010,25(10):101-104,108
金谷诗人与兰亭诗人生存状态、精神心态、思想形态的差异,使他们对山水的生态审美情趣、生态审美思维与审美诗风、诗境都发生了变化.从文学生态学角度考察这些变化,可以窥见两晋文人山水生态审美之渐变,这对研究中国山水诗的兴起与发展、山水诗风与诗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的城市化进程中,有75%的经济产出来自于城市,2009年中国城市的GDP占比已经超过7成水平,城市化率已达到46.6%。城市在推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使亿万人口摆脱贫困,然而,如此可观的城市化率及规模必然会伴随着空前的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损耗。鉴于我国目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交通拥堵状况恶化、资源承载压力加大的城市发展特点,在生态经济城市理念以及国外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指导下,应构建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变革公共治理模式来实现我国生态经济城市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10.
江怡 《浙江学刊》2023,(5):65-72
20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技术哲学走向工程哲学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当代哲学对新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恰当回应。伴随着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科学哲学从技术哲学走向工程哲学也具有了某种必然性。基于无处不在的技术,哲学家们对技术的不同思考展现了人类对技术性质理解的不断演化,尤其是在当今人工智能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的历史关头,人工智能对人类智力的挑战已经关涉如何理解人工智能与人类智力之间的关系问题。生成式预训练转换模型(GPT)的工程性质,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从单一的技术手段转变为更多样复杂的工程设计。然而,从哲学上分析这种转变,我们看到的不单是哲学研究领域的更迭,更是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即工程哲学为当代以及未来的哲学研究带来了更多关于后人类时代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敬畏生命”是史怀泽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 ,也是当代世界绿色运动、生态伦理的重要思想来源。“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认为 ,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 ,而是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 ,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价值 ,因而应平等对待各种生命。通过与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相比较 ,可以显现出史怀泽“敬畏生命”理论的普遍人性基础及其和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生态困境不仅是自然生命系统的困境,同时是人类生存的困境和人的精神意义世界失落的困境.遗忘了"类本质"的人类必定会陷入动物本能式的思维模式,导致"自然观"的误置、"科技观"的歧途与"人性观"的偏差.借用基督教"原罪"的理念,现代人类如果要获得最后的"救赎",必须运用生态智慧驾驭对自然的"控制力",通过道德关怀范围的扩展和"类意识"的深层觉醒,推动道德的进化,在追寻生命"自由"之境的过程中谋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13.
14.
15.
周怀红 《唐都学刊》2013,29(2):34-39
生态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境况下日益凸显,而当下中国部分民众的生态责任意识十分薄弱甚至缺失,使其难以担负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因此,高等教育应自觉承担起培育社会民众生态责任意识的任务,促使社会民众明确自身的生态责任、型塑生态道德人格、养成生态道德行为自觉.对于推进我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长山 《求是学刊》2001,28(2):63-67
文章认为,法治的生成和发展是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紧密相关的,而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在东西方却具有不同的演进路径.即在西方呈现的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复合(古希腊)--国家对市民社会的监护(古罗马)--国家吞并市民社会(西欧中世纪)--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分立和抗衡(近代资本主义).这种发展路径造成了多元文化和权利抗衡国家权力的西欧"独特性",并促动了近代法治的生成.而古中国及东方国家则一直处于国家吞并市民社会状态,形成了扼制权利和自由的"东方专制主义",法治便无以产生.这启示我们,中国要走向法治,就不应仅满足于法律制度的植入和法律体系的建构,也不应满足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理性文化这种"法治基础和条件"的一般性解说,而应着力建立国家和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孙琪 《探求》2008,(2):69-71
本文从分析现代社会现实危机人手,指出学校教育存在的误区,强调通过美育强化素质教育以及通过引入生态美学强化美育效果的现实意义。生态美学的美育,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和热爱生命的品质等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统""夷夏"和"中国"诸观念,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思想观念.对北宋时期这些相关观念问题,学术界仍存在严重分歧:一种看法认为它们总体上仍遵循前代传统,并未产生质的变化;另一种看法认为它们格外强调民族区隔,实际上产生了新的类似于近世民族主义的思想因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通过大量史料可以证明:北宋时期由于当时政治情势的特殊性,虽有一些相应的与时代相关的特殊内容,但是,其在总体思想倾向上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而是一直延续着古代中国的基本思想文化传统,故其不能被论断为"近世中国民族意识的远源".  相似文献   

19.
认识活动既不是自然的直接性,也不是我的直接性,而是我与自然相互中介的直接性.自我意识的我思是一种建构性的东西.我要把意识的自然之在扬弃掉,在意象化关系的建构中,形成一种为我之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