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晓晗  张江华  徐进 《管理科学》2021,24(2):111-126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企业通过持续创新以提升竞争力.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研发费用和研发产出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寻求研发合作.本文探究了存在技术溢出下领导企业与追随企业的研发合作动机,重点分析了研发合作对企业竞争力、行业总研发投入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讨论了政府如何在不同的溢出水平下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本文构建了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在第一阶段决定是否建立研发合作,在第二阶段同时决定研发水平,在第三阶段进行序贯产量竞争.研究发现:首先,不同于静态博弈的情形,在序贯产量竞争中,只有当溢出水平在较低的范围内时,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才会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其次,研发合作可能会削弱领导企业的市场势力;最后,市场结果可能是无效的.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面向创新网络,将企业间与"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进行统一考虑,建立了企业技术联盟和一类"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动态博弈模型。在投入规模、投入比例、产品价格与创新利润等均衡变量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间、企业-高校间资源共享进行合作研发的条件:探讨"产学研-集成创新模式"下技术许可与合资企业2种模式的有效选择问题:研究了由企业联合体模式向"产学研-集成创新模式"进行演化的过程及条件。  相似文献   

3.
研发投入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如何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本文基于创新网络嵌入的背景,构建同一创新网络内两个企业间的博弈模型,针对不同网络位置企业竞争博弈和相同网络位置企业竞争博弈两种情形,探究在研发竞争状态下企业研发投入受网络地位、网络关系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嵌入下,同质企业的竞争性研发投入与网络范围的技术溢出、网络平均吸收能力以及网络中心度均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也为有效激励企业创新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式产业集群具备集群和供应链特性,这类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存在两种类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创新活动和供应链间企业创新活动。从技术创新视角出发,将集群创新过程分成研发阶段和产出阶段,并引入技术溢出系数、研发资金、技术创新成功概率等变量,用动态博弈方法分别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供应链间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分析,推导出企业利润均衡函数,最后得出如下结论:①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不创新或同时创新的情况下,双方将共享利润;②由于存在技术溢出现象,供应链内某一企业进行创新,该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利润都将提高;③供应链内上下游企业采取合作创新的利润大于未创新和独立创新情况下的利润;④供应链核心企业间的竞争激烈,链间技术溢出程度变小,不创新的企业市场份额将降低,利润减少。  相似文献   

5.
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对创新模式作出合理的选择。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内生溢出、R&D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溢出与R&D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效应是相反的:对方企业内生溢出的增大会导致本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而R&D投入的增大会导致企业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  相似文献   

6.
从创新的类型、主体以及创新过程中资源与能力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将“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为以高校为主导兴建的企业模式和以企业为主导采纳的集成创新模式两大类,并着重对前一种创新模式进行了集中分析。在此模式下,以动态博弈、委托-代理以及实物期权等理论与模型为工具,从创业资金获取、创新过程的有效组织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系统维度建立了一个动态博弈模型,按照兴建企业在创业之初是否融资,以及创新过程不同的组织方式的差异得出4种不同情形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解;分别在确定环境与动态不确定环境2种情形下对不同创新过程组织模式之间的对比效应,以及相同创新过程组织模式的融资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应地得出了相关均衡变量:投入门槛值、破产临界值、研发的投入、创新的风险、创新成功或失败时的工资水平、产品产量及价格、公司利润、期望的利润、价格以及产品产量的差异性及比较适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设备,可能会存在严重的"碳锁定"效应。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笔者采用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独立创新和合作创新两种模式下,制造企业低碳研发投入和产量的决策,以及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合作网络的形成是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进行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数据表明,上下游主体间的垂直R&D合作比位于同一市场层面主体间的横向R&D合作网络更普遍。针对企业间R&D合作网络的内生形成问题,首先,建立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竞争厂商之间同时选择R&D合作链接和R&D投入水平的博弈模型;然后,通过比较所有可能存在的网络结构下各企业的均衡利润水平,识别稳定网络结构并分析R&D投资的效率;接下来,分析稳定网络结构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和垂直R&D合作溢出效应的演化;最后,通过比较各网络结构下的社会福利,分析稳定网络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垂直合作链接促进合作双方的R&D投入,提高合作双方的均衡利润水平;横向合作链接阻碍竞争厂商的R&D投入,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的增加,厂商R&D投入的竞争效应逐渐高于其成本降低的效应,从而厂商的利润先增加后减小;(2)在适当的溢出效应参数范围内,完全合作网络是唯一的成对稳定网络结构;但是当供应商与其中一个厂商的垂直R&D合作溢出率较高时,稳定网络结构将会发生演化。(3)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成对稳定网络未必总是最有效的合作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
在古诺竞争市场结构下,建立了具有R&D过程的双寡头博弈模型,从促进技术进步、产品的价格、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利润以及总福利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存在研发投资溢出时,在不同的R&D策略下企业的市场绩效。研究表明,企业的市场绩效不仅与研发投资溢出率以及产品的差异度大小有关,而且与R&D效率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技术融合的企业研发勾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融合的日益盛行,产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企业跨产业的合作屡见不鲜。这种技术融合推动下的新竞合动态,迫使企业重新思考创新战略:即,企业如何突破原有产业边界,通过跨技术领域的合作创新,来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企业利润、增进社会福利。因此,本文针对目前企业采用最频繁的合作创新模式--研发勾结(R&D Cartelization),在D'Aspremont二阶段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相应的博弈模型,研究了不同的产品替代系数、技术溢出系数以及创新系数对合作企业均衡成本、均衡研发投资、均衡产量和均衡利润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多主体参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为了明确各创新主体参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供应商和顾客参与的创新模式选择博弈模型。对模型分析发现,根据企业选择的创新模式不同,可以形成三种竞争市场,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对模型均衡结果求解,得到以下结论:供应商和顾客参与能增加企业选择突破性技术创新模式的比重,减少选择渐进性技术创新比重,且这种影响随着市场中选择突破性技术创新比例增加而增加;当创新产品为价格弹性需求时,顾客参与更能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当创新产品为价格非弹性需求时,供应商参与更能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这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结论截然相反。采用数值算例对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多主体参与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也对在多主体参与条件下,企业的创新资源配置这一创新的核心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将共性技术研发模式划分为市场机制模式、学研参与模式与政府参与模式,借鉴Stackelberg主从博弈思想,构建共性技术供给企业A、商业开发企业B及政府间的博弈模型,对三种研发模式下研发企业各自的最优研发努力水平、最优研发预期收益及政府最优补贴、政策引导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表明:除政府参与模式严格优于学研参与模式之外,共性技术研发模式选择需厘清各研发模式占优的关键因素及影响机理;三种研发模式下政府、企业A、企业B预期收益及研发企业A、B的努力水平受到共性和个性因素的影响,共性技术研发协同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政府应通过补贴和政策引导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就政府补贴分配比例而言,技术弹性较大时政府应分配给企业A较大补贴比例,利润分享系数较大时政府应分配给企业B较大的补贴比例。最后,从研发模式选择、促进研发主体参与及政府精准施策等方面提出促进共性技术研发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产业环境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群林  邵云飞  唐小我 《管理学报》2012,9(9):1323-1329
基于动态计量模型,以我国汽车产业为对象,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2个方面实证研究了环境政策、技术进步、市场结构、产业特征对汽车产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政策中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技术进步中的R&D投入和人力资本存量、市场结构中的产品销售利润率与环境技术创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长期均衡对产品创新短期波动的影响不大,仅有污染限期治理和R&D投入的长期均衡对过程创新短期波动的影响显著。此外,环境影响评估制度、R&D投入、人力资本存量、产品销售利润率均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格兰杰原因,而污染限期治理是产品创新的格兰杰原因,过程创新是污染限期治理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专利技术的研发投资策略不仅影响企业价值还会影响消费者剩余,两种影响通常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效应,从而导致专利研发投资决策对社会福利的不同影响.针对旨在通过研发专利技术从而垄断新兴市场的两非对称企业,结合投资时机选择期权博弈模型和消费者剩余模型得到非合作博弈(即专利竞赛)和合作博弈两种模式下的总投资净现值和消费者剩余,分析社会福利与影响其变化的诸多因素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则两企业的研发能力差异越小、专利技术的成长性越好、无风险利率越小、专利产品质量越低时,社会计划者的政策越应有利于合作研发模式;反之,政策越应鼓励竞争.而专利研发投资成本及初始价值会对两种模式下的社会福利差异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政策的倾向性不确定.  相似文献   

15.
将政府竞争政策与技术创新因素引入到两级多晶硅供应链博弈模型中,研究不同情形下政府竞争奖励与技术创新努力水平对于各级制造商最优利润的影响。构建关于硅片批发价与光伏系统销售量的利润博弈模型,求得了各级制造商的最优利润函数,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竞争与协调两种情形下竞争政策与技术创新因素对于各级制造商最优与整体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1)政府竞争政策有利于增加制造商的利润;(2)技术创新努力水平的升高可以较快的增加制造商的利润;(3)与竞争情形相比,协调情形下各制造商的利润及整个供应链总利润更高。  相似文献   

16.
马亮  张淑敏  仲伟俊 《管理学报》2022,19(2):225-234
鉴于代际知识桥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作用可能不同,以65家汽车行业整车在位企业为样本,对其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负二项回归分析后发现:协作研发能够直接提升在位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且显性代际知识桥与隐性代际知识桥在其间均可发挥积极中介作用;旧技术创新绩效对协作研发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积极作用,对显性代际知识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消极作用,但均不显著;旧技术创新绩效对隐性代际知识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显著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Patent intermediaries have gained importance as non‐practicing entities in the innovation domain, buying innovations from an external provider and then licensing them to practicing firms.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identical incumbent firms and a patent intermediary for the acquisition and licensing of a cost‐reducing innovation developed by an external innovator. We show that the outcome of the IP acquisition and licensing game critically depends on the degree of the cost‐reducing innovation. Patent intermediaries win IP rights in patent markets if the innovation is incremental. They also win the IP rights when the innovation is moderate or radical, providing they have significant efficiency advantages over incumbent firms and the uncertainty about the degree of innovation is low. We also show that patent intermediaries serve to make markets more efficient. When the innovation is incremental or moderate, they help ensure a lower cost of production and a lower price for customers, and when the innovation is radical, they help increase the profits of the incumbent firms.  相似文献   

18.
孙凯  郭稳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3):219-229
从竞合的理论视角出发,运用演化博弈理论,通过构建高技术企业创新联盟成员企业竞合关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信任度、互补度、风险系数以及合作创新贴现因子等因素对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并运用Matlab对上述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较高的信任度和互补度可以提高联盟成员间的合作意愿,保障联盟的稳定运行;较高的合作创新贴现因子通过降低联盟成员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合作伙伴间进行长期合作的信心,维持了联盟的稳定运行;由于较高的风险系数增加了合作创新的风险成本,导致联盟成员间合作关系可能演变为竞争关系,从而阻碍了联盟的稳定发展。最后,根据演化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