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教育界所强调的素质教育,事实上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班级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小的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引入企业化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是与市场经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如何与市场需求接轨,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决定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应借鉴企业管理中的先进理念,引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即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规范、企业竞争机制、企业质量管理、企业文化氛围等,创造和模拟企业情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最终通过班级企业化的管理来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尉岚 《职业》2011,(8):110-110
社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类创新精神的充分弘扬。教育是一项以人为本,并使培养出的人才服务于社会的伟大工程,所以,教育教学急需要对一个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也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闫呈荣  郑瑞坦 《职业》2014,(12):50-50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思想等各方面的养成和进步。如何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班级氛围,这是值得班主任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管理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韩俊 《现代交际》2015,(2):155-15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内容,这一观念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建设中都具有指导性意义。对于高职班级管理工作而言,"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意味着将学生的需求作为班级管理的出发点,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学习模式的改善,使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和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高职教育中的人本思想入手,分析了在高职班级管理中应用以人为本思想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意义是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而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到班级管理方式中,则说明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应该以学生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本文简单介绍了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方式的内涵,主要研究了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方式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技工院校班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在校期间的培训和学习,使其完成从学生向产业工人的过渡,真正成为一名受企业欢迎的技术人才,这是我们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程敦兵 《职业》2008,(33):116-116
<正>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回首班级管理,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与学生在一起成长、成熟。下面是对这几年班级管理的一点体会。一、了解学生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每个班级,都是由来自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生活背景、受不同教育长大的学生组成的。因此,迅速了解学生是能否快速有效地掌握和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的伟大事业。教育离不开学校,学校是由一个个班级组成的。在新现阶段,大学生面临的各种状况更加复杂多变,学生们在心理上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压力和自身压力。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在各个方面又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如何才能让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真正得到帮助,需要从身心上对学生进行辅导,这就要求高职班主任拥有良好的素质和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教育,从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真正帮助学生。我们说高职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有着顽强生命力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员工在企业文化或有形或无形的影响渗透下,自觉地把个人事业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中职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无缘上高中,在学生习惯、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上都有较大欠缺的学生.对于他们,能不能也采用一种有形的纪律和无形的情感教育方式,在班级营造班级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呢?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班级体系的主要构成因素.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优秀班级体的建设也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教育名著<学记>中有言: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也会热爱他所教授的所有课程.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由此可见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班级班风建设,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其学习效果.因此,研究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些的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增多,班级管理已不再是管住学生及将教育目标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作为班级主人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严红艳  沈耀星 《职业》2017,(16):97-98
技工院校担负着为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任务,促进学生向职业人转换,是实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本文提出,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创新,引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快速成长为企业员工,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4.
施琦 《职业》2017,(33):97-9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有必要把中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在中职学生思想教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更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择业观的形成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而班级是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管理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班级管理中中职学生的德育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羽 《职业》2011,(23):76-76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精神风貌与班级管理的效果,都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管理好一个班集体,注重有效沟通,是获得工作上理解与支持的重要工作方法。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工作就要到位。这样,班级的管理就会顺畅,各项工作就能较好落实,班级积极向上的整体精神风貌就能实现。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工作到位,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育是学生人生路程最重要的起航阶段,因此中小学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手段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人生方向。而学校教育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校的有效管理。中小学学校管理立足于教学实际需要,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手段。学校管理有赖于主体意识的凸显,在新时代教育教学体系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学学校管理越来越深化“主体”观念,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应当更加注重不同群体的主体角色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田喆  赵岩 《职业》2012,(21):16
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班干部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大多是通过班干部实现的,而且班干部在班级中处于核心和骨干地位,对全班学生起着带头作用。有经验的班主任无不把发展、选拔、培养、使用学生干部放在工作首位,但是,在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在心态和行为等方面与班主任存在诸多隔阂,两者之间的沟通有一定的难度,从而给班级管理带来不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就选拔培养班干部的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一、班干部的重要作用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班主任,但班主任不可能时时刻刻盯在班里,要想管理好班级,除了班主任自身的因素以外,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选拔一批有才干的班干部,让  相似文献   

18.
"班"是学校整体结构中按照国家的培养目标,把年龄和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作为班级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学会自理、自立、自律、自强,从而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体是每一位班主任所面对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对此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本文对如何通过推行目标管理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实践做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赵晶  梁婧婧 《职业》2011,(26):52-52
一、以人为本,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德育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要有的放矢,从学生实际出发,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接任班主任之初利用各种形式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和班级的基本情况,与学生座谈。把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如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差、价值观不明确等。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不研究他们,不做到知彼知己,不了解他们的变化和需求,任何教育教学方法手段都显得无的放矢.面对一个新班级,要想制定出创造性的管理方法,分析学生特点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