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女词人、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特别坚强的女性,许多人曾发表过一些不成熟的批判的观点,我认为,对于一位历史上伟大的女词人,我们必须尽量把她放在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客观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读书随想     
王立 《金色年华》2011,(8):41-41
(一) 在阅读的经历中,唐诗宋词乃是百读不厌。如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词作,就深获我心。想那柳永,恃才自负,以为才子词人,自是自衣卿相。他第三次赴京赶考,皇帝宋仁宗圈点放榜时,想起柳永写下的《鹤冲天》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相似文献   

3.
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是婉约词派重量级代表人物之一,其词典雅、精致的风格被后世广为传颂。周邦彦擅长慢词创作,并因其精通韵律,开创了不少新词牌,其抒情手法较为别致,即在抒情咏物中融入叙事情节,并且典故渗入不易察觉,其格律严谨,被后世格律词人所崇拜,誉为"词家之冠"。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在悼亡词的创作上成就最为突出,共存有悼亡词作40余首,词人通过拼接有关爱妻的记忆碎片来描摹至真至深的情感世界.多重凄苦悲凉意象的运用构筑了其词作哀感顽艳、婉丽凄清的风格特质.其多重隐忧与矛盾下的忧郁悲戚的生命体验正是其独特词风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佟伟达 《现代交际》2013,(12):59-59
南宋词人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领袖,著有许多慷慨豪迈的英雄壮词。而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曲折动人,被称为词坛飞将。本应成为名将却做了词派大家的辛弃疾将他一生的抱负寄托于他的英雄词中,成就了他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美名,也让我们听到了英雄内心的呐喊。  相似文献   

6.
李煜、李清照同属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两人的命运也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主要探究李煜、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词学研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一大显学,词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明,尤繁盛于清而发展于近现代。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词一直作为介质为人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宋词的成就在于中国文学在经历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之后,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得到了广泛发展:词人大量增加以及词作大量涌现。宋代涌现出的大批优秀词人、大量优秀的词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8.
西江月朱敦儒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这首小词从慨叹人生短暂入笔,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回首平生,少年的欢情,壮年的襟抱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飞逝的岁月在这位年迈的词人心中留下的只有世态炎凉、命途多舛的凄黯记忆。所以词的起首二句  相似文献   

9.
阳文湘 《职业》2014,(14):180-182
晚唐著名词人韦庄的词塑造了一个美妙绝伦的南国世界,纠正了自秦以来文人对南国的丑化及歪曲的认识。他的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涵养,在题材开拓方面有较大的贡献,对晚唐五代词体观念的革新有着较大影响。不同于同时期其他词人的词作,他在南国词中注入了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切身感受,使词脱离了音乐而有了独立的文学生命,他把伶工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是晚唐五代词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的伟大词家。  相似文献   

10.
黄茨娅 《老人世界》2013,(11):47-47
秋叶飘落,秋风转凉,秋水伊人,秋是思念的季节。读一读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鹧鸪天》和《声声慢》,便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秋思和秋意。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号称易安居士。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她,从小就有着良好的文学天赋,作为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诗词一出口,往往是独具一格,意境深远。她那美丽而又多情的词句宛如涓涓细流,在宋代诗词的小河里静静流淌。总体来说,她的作品多赞生活之悠闲,突出爱情之细腻、自然之景物,格调高雅清新。  相似文献   

11.
冯玉霞 《现代妇女》2014,(11):390-390
丁澎是清初著名的回族词人,为"西泠十子"和"燕台七子"之一,名重一时。他在回族文学史以及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将对其词学思想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智伟 《职业》2012,(24):156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女词人。她生活在北宋和南宋相交的由和平转向战乱的时代。李清照前期词的基调是缠绵清丽的,靖康之难后,词在感情上转向凄苦悲冷。  相似文献   

13.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其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其词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在文中则是以温庭筠词中的室内外景物描写为例,对其室内景物描写的组合方式与抒情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读南宋词集 大学三年级(1963年)时,读毛晋《宋六十名家词》,觉得婉约词中,名篇佳句也小少,而当时的宋词选本却很少涉及,颇感不公。我认为南宋婉约派词人在谋篇造句、铺叙勾勒上具有独特的成就,可惜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不为喜欢宋词的青年读者所知了。我有意搞一部以选婉约词人为主的南宋词选本,弄了几个月,环境发生变化,没有搞成。但在读南宋词的过程中,有所感触,便记之以诗,得若干首,录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家熟知辛弃疾其人,基本上是从他的词开始的。而我们评价他,也多会用"爱国词人"此类的字眼。而真正的辛弃疾,却是一位披坚执锐、驰骋沙场的虎将,一个大声议政的英雄。他是一个以武起事的将军,却最终成为以文立名的词人。他的一生都在这样的矛盾中度过,本想收复失地、马革裹尸,而朝廷却将他几经调任、不重用,一腔热血全化作了笔端的字句,力透纸背,响彻古今。一文一武,两个境界,难得的是在他身上,这两种境界以一种独特的形式达成了统一,并且他达到了凌驾于两者之上的一个新的境界,矛盾的一生中透着不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东风恶,欢情薄”,是豪放派词人陆游少有的、内心悲凉的喟叹。《钗头凤》追思他与表妹唐婉被母亲活活拆散的婚姻。现代男女不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一怀愁绪,几回离索”,全是内心的那一点私念在惹祸。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早年就有了词名。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之痛后,这位坚强的女词人一反"思妇"之风,以柔美的意象、纯熟的技巧、沉着的气蕴抒写着国破家亡夫死之痛,从而成就了她的"易安体"。  相似文献   

18.
纳兰性德作为"清词三大家"之一的词人,以词中情感内容的真实性和艺术表现的哀婉取胜,展示了人间的至性至情。纳兰生于富贵之家,命运却跌宕。或许正是这些曲折经历造就了他的矛盾性格。本人从纳兰性德的性格入手研究其作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格名 《华夏少年》2007,(10):53-54
爷爷,我知道您不太喜欢我,因为我是女孩。 俗话说: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将相本无种,儿女当自强。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替夫挂帅,宋代有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们哪一位不是女儿身?哪一位不是巾帼英雄?  相似文献   

20.
常嵬 《现代交际》2012,(7):70-71
辛弃疾的词作中大都表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其作品融合刚柔的美学理想和兼备雄奇刚健及深婉雅丽之美的风格特征,他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并影响了后世词人的创作,对我们深入研究我国古代词作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