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反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唯心主义公平正义观,提出社会经济基础是公平正义的决定因素,消灭阶级和私有制是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人的全面自由解放是公平正义的终极目标,从而实现对唯心主义公平正义观的超越,建立起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公平正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公平观贯穿着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马克思公平观对于学生公平感的建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涛 《现代交际》2014,(6):80-80
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处理不好,会影响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改革就要有总体的方向,经济领域的改革必须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来实现效率的提高,笔者借鉴了马克思、恩格斯、罗尔斯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研究,整理了关于公平正义维度和收入分配改革方法的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便是公平正义,同时这也是人类不停探索向往的理想。马克思在探索公平正义的分配体系时,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提出的分配理论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配思想进行了批判,在废除私有制这一关键性的行动中摸索出了问题的答案。现如今,我们国家社会分配中凸显了一些分配不正义的矛盾。本文结合实践,以马克思提出的分配正义思想为理论导向,研究了当代中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分配正义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我们应当以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积极研究和阐述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及其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公证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其核心理念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理念内涵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整个社会生活理性与目标。公证是维护公平正义的一项具体工作,是依法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正工作具有普法教育、监督与桥梁、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依法公证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思路为:建立公证文化、建立规模化公证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刘晶 《现代交际》2014,(7):42-42
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更要着重去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配不公平,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古代学者早就对公平正义有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追求,对当今我们研究公平正义的问题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亭美 《现代妇女》2013,(12):199-199
社会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备受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曾深刻地阐述了公平正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应该深刻理解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特色和内涵,准确把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奠定了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石.深刻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党和国家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推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一些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任何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问题,马克思的理论内涵体现在马克思的原著当中,只有与时代不断地对话,马克思理论的当代生命力才能够显现出来。尤其是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来分析社会的现状是很有必要的,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要深入地发掘,从而服务于中国当代的社会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探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形成的条件,世界历史和历史唯物主义、全球化的关系问题,区分马克思语境中的世界历史和历史学中的世界历史,从而深化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对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观的分析入手,通过对黑格尔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剥离、发掘,把所谓历史的“一般发展道路”、五种经济形态的运行与马克思关于历史哲学的理论联系起来考察,从而得出结论:马克思的思想始终是:通过对现实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来把握具体的社会发展过程,反对用任何公式化理论来作为不研究具体历史的借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马克思原著从实践批判、生产实践再到与认识相结合的真理实践的历史性分析得出马克思的实践观的基本概念。从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根本特性对马克思所提出的实践观进行分析,进而从马克思的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人民群众角度进行社会历史实践和对共产主义目标的逐步实现提供理论支撑的角度,阐释马克思实践观对当代中国重要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14.
治理的高度     
1997年9月,一个关键性的词汇"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由此拉开了改革中国国家治理、国家与社会、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宏大序幕.实现这个跨越,我们用了10年时间.10年后,在中央党校的大礼堂,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这10年划上了一个句号.  相似文献   

15.
社会正义是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现象的一致伦理认定和评价,具体表现为对一定社会的性质、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章程、惯例等的合理性和合理成分的要求和判断,以及对稳定、优化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教育投资的城乡差异、教师配置的城乡差异、学校分布的城乡差异和学校物质条件的城乡差异。因此,在解决城乡教育差异的问题上,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即提升教育改革过程中坚持教育公平正义的意识,建立公共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制度保障,建立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机制。进而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资源共享,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落实二元结构下城乡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卫龙 《现代妇女》2014,(5):259-259,261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点,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缺少公平正义就难以完成和谐社会的建设任务,而且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是现阶段人类一直追寻的发展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本文主要对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构建过程所存在的不公平公正现象进行分析,且就如何将公平正义融入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望能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公平正义的推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并提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市民社会观是贯穿其一生的理论研究对象,是其研究社会历史理论、论证人类解放思想、完成整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从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来看,主要包含对市民社会认识的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及思想具体三个历程。不同的发展历程有其内在联系,是对理论认识的深化。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始终坚持用阶段分析和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实现了哲学与其他学科的统一。从一定意义上来看,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嬗变彰显了马克思理论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唐耀荣 《现代妇女》2013,(10):146-147
社会公正是对各种社会规范、社会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伦理认定和道德评判,而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归根结底,是把人当目的而不是手段,换言之,人是社会的细胞而不是零部件.个体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石。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到现在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生活的环境、遇到的情况都与马克思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社会环境、目的、对象三个方面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遇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