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霞客游记》的旅游文化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化融合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与当地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不断吸收、融合的过程,世界旅游大潮中,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势不可当的。徐霞客旅游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以文化为内涵,他在其30多年的旅行考察中较好地与当地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徐霞客游记》中体现的文化融合符合了当今这一潮流。今天如何在徐霞客旅游文化视角下看待出境旅游中外文化的冲突、交流和融合对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旅游形象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徐霞客把旅行与学习、交流、陶冶情操等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旅游的实质意义。在徐霞客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爱国、爱生活、爱科学的国民素质,这也正是当代中国人所缺乏的一种素质。如今,很多旅游者不懂礼仪、触犯禁忌,旅游文化内涵与国民旅游素质相对欠缺,今天通过研究徐霞客,最重要的是让徐霞客成为一个载体,可以学习徐霞客在旅游中的科学、实践、创新和坚韧精神,这对提高国民的素养有深远意义,从而可以推进国民旅游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浅谈徐霞客游记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的视角对《徐霞客游记》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解读了《徐霞客游记》中所主要涉及的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在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而且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徐霞客把地理研究与人文精神的探索融为一体,在考察中深入民间、不耻下问、抓住典型,根据亲身经历,于书中留下了大量古代中国,特别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记载,为研究明代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该书的民俗记载,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生产、风情旅游,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代名士为徐霞客及其先世题赠的珍贵墨宝“晴山堂石刻”展示了徐霞客成材的家庭环境。隐士世家,书香门第,祖上连续四世的科场悲剧,使其父彻底摆脱了科举的羁绊,徐霞客得以生活在一个读书环境和经济条件十分优越的家庭里,既无科举压力,又能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而他所选择的不为生计的旅游考察祖国大地的理想,又为其父母所支持,使其能摆脱家务之累。这在传统社会家庭中是十分特殊的。  相似文献   

6.
1613年和1632年徐霞客三次到天台山旅游,写下两篇《游天台山日记》。其中对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别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记录,不仅在科学上有超时代的真知灼见,在旅游路线的选择方面也别树一帜,如总是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穿插、相互交融,使每类不同的景物相互衬托、相映成趣,以期达到多方面的旅游目的;在旅途中又常常把惊险和悠闲、庄严和随便等不同场面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长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取得理想的旅游效果,等等。因此,本文认为徐霞客天台之行所选择的旅游路线至今仍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作为天台山旅游路线设计的重要依据,也为其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导游路线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三个有代表性的徐霞客年谱中有关徐霞客家史、徐霞客交游、生平的十余个史实,进行考订,纠正了年谱中的一些错误.它们是徐元献之师张亨父的籍贯,徐经、唐寅中举时间,徐屺、徐亮工死事,文震孟等题跋黄道周赠徐霞客七言古诗的时间和地点,徐霞客"西陵"访仲昭事等.  相似文献   

8.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部地理著作,而且真实地展示了我国明朝末年的社会结构、阶级关系、人口流动状况及社会的病态,为我们研究明末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徐霞客在社会考察中同情民众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的品质,仍值得今人在社会史研究中学习。  相似文献   

9.
《滇游记》是徐霞客“游道”日臻成熟时期的作品。在此期间,徐霞客由悟“道”而得“道”、践“道”,构建起“游道”的基本框架。徐霞客对“游道”的总结,让他的游历超越了明末“游逸嬉玩”的整体社会背景;以“五伦”为基的“游道”,教会我们处理旅游人际关系时应“尚义守信”;以“逸”为终极目标的“游道”,教会我们旅游的归宿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精神圆满。当下,应借全域旅游发展东风,引导游客加强“游道”建设。  相似文献   

10.
徐霞客生前通过史无前例的、系统性与大规模的艰苦旅行,对中国八方所有的名山景观进行了考察,并因其对边陲地貌的细致考察而享有盛名。当时他选择追求自己的志趣,而没有陷入腐败政治和官僚体制的俗世纠缠,由此就像许多同时代的优秀文人一样被誉为奇人。现代知识分子反将他视为一个早期科学家的模型。通过对徐霞客西南边陲之旅的系统性考察,与明末文人"奇"和"癖"的话语相关联,由此提出,只有考虑到中国游记写作的历代仪式伦理功能,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为何徐霞客游记行为与思想方面的启发,远远超越了东西、古今之别,并提供了跨文化的社会更新潜力。  相似文献   

11.
徐霞客之所以立志献身地理科学的原因,除了明末政治局势的动荡和碾压驱使徐霞客远离政治漩涡和徐霞客不喜"帖括之学"而爱好博览古今史籍、舆地方志的知识结构之外,还与徐霞客的家学渊源有着深刻的关系:诸如江阴徐氏先世的连续四代科场悲剧,其父徐有勉热爱旅游、鄙视冠盖显达的思想,特别是其母王儒人那种嘉许徐霞客向往"问奇于名山大川"而不以科举仕途为前途的胸怀,这一切终于使徐霞客放弃了对科举功名的追逐,而选择了立志献身地理科学考察为归宿,最终成为一代举世闻名的大地理学家,并被后人尊为"游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典籍翻译是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一种途径和传播策略,同时也是目前翻译专业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文章以《大中华文库》版《徐霞客游记》荚译的译审为例,从《徐霞客游记》的版本及审校准备、《徐霞客游记》地名记述类型及地名的翻译以及《徐霞客游记》原文校读和翻译审校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典籍翻译的实践策略和翻译审校流程,这种典籍翻译的实践与研究对于促进MTI笔译教学、为中国典籍翻译研究培养后备力量、促进典籍翻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霞客笔下的丽江土司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徐霞客在云南丽江土司地区的亲见亲闻,系统收载在《徐霞客游记》一书中,对于了解明末丽江纳西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交流、风俗习惯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半百独行侠畅游五岳家在山东省乳山市大孤山镇李家庄的李振华今年50岁,他是乳山市电力公司的临时工,爱读《徐霞客游记》,佩服的人就是古代旅行家徐霞客。2002年7月,李振华决定重走徐霞客旅游之路。妻子丁会芹劝阻说:咱家不富裕,在本地转转还可以,要学什  相似文献   

15.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和游记文学家,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堪称我国明代后期的一部百科全书。《徐霞客游记》所记旅途见闻及佛僧言行举止,对理解当时佛教的生态文化及相关习俗与制度有重要作用,据此也呈现出当时佛教生态文化的若干特点,也对它们对徐霞客生态思想及行为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云南旅游资源的拓荒者徐霞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旅游资源的拓荒者徐霞客文明元徐霞客是我国代伟大的旅行家,其一生旅游考察长达三十余年①,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内容丰富多彩、叙述翔实生动的《徐霞客游记》②。徐霞客的观察研究水平,得到世界的承认③,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分类、描述取得了世...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是自然旅游和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旅游。其内容包括参与、保护与利益三个互动关联的三个方面。通过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把握以及对生态旅游必要性的阐述 ,结合生态旅游的内涵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寻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开风气之先的朝代,在实学思想影响下,王士性和徐霞客凭“游”成就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发现他们都把“游”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游的条件、游的价值取向及游的本质等方面有差异性。两人的“游道”对今人的启示是:发掘”游”的修身养性之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除现代旅游业的消费主义之殇,重视旅游的伦理本质。  相似文献   

19.
江阴徐霞客家族有着颇具个性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为富于藏书、文子文孙、学风标新、重视立言等特点。这些家族文化特点为明末科学伟人徐霞客学风的形成提供了丰富养分,对其科学考察事业及其成就的取得产生了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徐霞客时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20.
柏邦妮 《社区》2012,(20):18-18
四十岁的徐霞客说,他的一生中有八回心醉神迷。一回是梦。一回是记忆,还有一回是一幅画:那幅画描绘在冷庙的破壁上.有一个像他的人,还有一个像她的人。徐霞客举着火,他们同在一幅画上,却隔着山隔着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