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与洞庭湖湿地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湿地是长江流域极为重要的调蓄滞洪区、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重要功能区和全球重要的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同时也是支撑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基础.应当以湿地科学为指导.树立湿地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理念,打破条块结合的湿地行政管理格局.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与环洞庭湖地区的整体联动机制,将洞庭湖自然湿地当作统一的省重点生态区进行管理,在长株潭城市群与洞庭湖地区之间建立生态和经济的对接与互补关系,设立洞庭湖管理委员会协调岳阳、常德、益阳三市的湿地管理.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区域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经济腹地,对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发展极其重要,具有农产品供给、生产要素供给、资源供给、承接产业转移和对接产业分工、提供工业产品销售市场等功能.洞庭湖区应实施绿色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建设专业化基地农业、标准化品牌农业和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打造肉制品、米制品、油制品和果蔬茶制品的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申请创建国家级"洞庭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以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进行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状况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密度高,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紧密;网络中心势较高,城市群网络化结构明显;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协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基于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是国家层次的新的重大战略,“3+5”城市群则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规划区。娄底作为“3+5”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务必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主动对接融入长株潭。在吃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上,更新超越发展理念,抓住中心城市发展关键,加速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大市场化、体制机制对接四大重点,实现与长株潭的无缝融合,为“两型”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起步阶段的巨大成就集中体现在城区,发展"两型"农村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城乡一体化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重大突破口。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探索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重心和保障措施,并总结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典例。  相似文献   

6.
长株潭城市群风景林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不仅是提升城市群生态品位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但从总体上看,长株潭城市群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承载力等制约因素仍然是长株潭城市群风景林建设的重大瓶颈。因此,努力破解风景林建设的制约瓶颈,科学定位长株潭城市群风景林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生态配置。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城市群正在进行着生态一体化的创造性实践.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展开,其生态一体化也在推进,但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因此必须树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一体化观念,在国家公务人员考核机制中增加"绿色"因素,推行绿色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现代化引领区主题是引领"两型农业"的发展.通过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体系,得出2008年其总体水平的综合得分是64.67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长株潭农业现代化引领区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是检验城市群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以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为切入点,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就长株潭城市群在2010—2018年期间的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分异展开具体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总体维持在耦合协调发展阶段,达到了较高水平的生态城镇化;长沙市的核心效应明显,领跑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城镇化进程,同时长株潭城市群三市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有些区域差异;其三个城市或存在城镇化滞后与生态环境滞后等问题,延滞了其生态城镇化进程.未来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城镇化须以"两型社会"为引领,以"生态绿心地区"为生态示范,以绿色工业提升城镇化质量,将长株潭城市群三市打造成为以绿色为底色的现代化、生态化、一体化的高质量城市群,为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的推进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处长江之中游,上承大武汉城市圈,下接长株潭城市群,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古就有"鱼米之乡"、"天下粮仓"的美誉。借鉴国内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经验教训,从打造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理论依据、现实条件、战略重点和政策建议四个层面,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路、重点和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株潭城市群的公共交通建设,目前面临着一体化程度不高,交通管理水平滞后,公众交通意识薄弱,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发展困境。基于"两型"社会视角,完善长株潭城市群公共交通系统可通过加快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公共交通一体化、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建设"两型"社会绿色公共交通体系等对策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五个相同性和六个不同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探析长株潭城市群战略对策,着重提出长株潭城市群应突出湖湘文化特色、突出城市群特色、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建、突出省域内淡水环境的内部控制与整治等富有特色的"两型社会"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3.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语用学理论,通过对所收集的长株潭城市群公示语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公示语的现状,探讨了该地区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旅游流一直是旅游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空间分析法和网络分析法分析基于公路、普通铁路、高铁站点的城市群旅游流联系强度及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表明:研究期内,环长株潭城市群交通通达性不断提高,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公路通达性呈“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群旅游流联系总量的增幅与不同交通方式通达性的提升幅度存在较强的耦合性;2005~2017年间,基于不同交通方式的环长株潭城市群旅游流强度空间格局总体变化较小,城市群东部旅游流联系强度较高,长沙是旅游流聚集的核心地带,岳阳、株洲、衡阳为次核心地带,沿京广线形成一条强旅游流联系的轴线,局部地区旅游流联系格局变化明显;旅游流联系的分布格局与铁路通达性的空间格局契合度更高,与公路契合度较差,旅游流的聚集核心与铁路通达性的核心区域更为相符。  相似文献   

15.
长株潭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界定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范围的基础上 ,运用分形理论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了研究 ,测算出了分维值 ,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比较分散 ,人口分布不均匀 ,城市群体系发育还不成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长株潭城市群等级结构的对策措施 ,使长株潭城市群能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等级规模结构 ,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长株潭城市群都市休闲体育圈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株潭三大中心城市,其适度的人口规模与密度以及一体化的体育基础设施与发达的通讯和交通网络设施,为长株潭城市群构建都市休闲体育圈创造了基本条件;这一体育圈的构建可以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都市体闲体育在整个湖南省的示范与辐射功能。长株潭城市群都市休闲体育圈可构建为内圈层、中间圈层和外圈层三个部分。为了实现三个圈层之间的互动,长株潭城市群必须选择合理的空间发展模式,打破城市群内行政区划界限,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打追城市群快速交通圈。  相似文献   

17.
两型产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改善长株潭城市群传统的金融体系,为两型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金融支持体系需要政府、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三方共同参与,立足于城市群金融体系发展现状,结合湖南特色和实际,大胆先试先行。  相似文献   

18.
湖南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之一,"长株潭"三市又是湖南旅游业的中心和重轴。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旅游整合为研究对象,从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发展现状入手,并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发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阐明了长株潭城市群进行区域旅游整合的必要性,为该区域的旅游整合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高度水平的产物,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发展状态直接关系到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于1997年正式开始规划建设,发展至今,三市在融合发展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产业结构相似导致区域内部竞争、行政区域划分弱化合作机制、传统产业比重过大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熵权法计算长株潭城市群和长株潭三市三次产业发展的有序度,并建立复合系统模型计算长株潭城市群和长株潭三市的产业协同度,再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协同度的影响因素。结合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产业结构规划、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完善市场资源配置等建议,以不断优化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协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出现一定的增长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长沙在长株潭城市群中的经济影响较大而在全省的经济影响偏小,而武汉在城市群中的经济影响偏小而在全省中的经济影响较大.本文推断,在国家核心城市--"两型社会"城市群中省会核心城市与"两型社会"城市群其他城市之间存在经济与资源环境利用的梯度规律.最后提出推动省会城市和城市群其他城市分工合作、利用好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