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高校必须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为此,一要充分认识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的必要性;二要深刻把握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的内涵;三要严格遵循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的原则;四要正确运用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民族精神"概念内涵的规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民族精神"这一概念的内涵,学界争议颇多,似乎莫衷一是.但是通过仔细分析,这些观点之间的分歧只是表面的,它们之间不仅不冲突,而且正好构成了"民族精神"这一概念在内涵上的七个规定性,即历史性、核心性、时代性、开放性、特质性、共同性和广泛性.这七个规定性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民族精神"这一概念的内涵.也就是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同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生"网上冲浪"的普遍趋势,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宣传思想领域的杂音,影响着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代表民族精神的旗帜;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坚持利用重大活动和突发性事件以及典型人物的积极效应;坚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形成教育体系;坚持建设好"网上的民族精神家园",不断占领新阵地。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全球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当代人的民族国家意识。全球化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是我们要提高重视、抓住契机,立足于本国现实,紧密结合全球化的实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大力推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5.
试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着全球化,民族精神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要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还要拓展网络新渠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塑造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十分重视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他曾提出"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的论断,并在多次讲话中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十六大报告中,他又强调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先驱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性质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关于中华民族精神性质的探讨,西化派持否定或批判态度,东方派持肯定或褒扬态度,李大钊则超越西化派与东方派的论争而提出"第三种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方派从肯定或褒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弘扬民族精神,而西化派则从否定或批判传统文化的视角重建民族精神,可谓是"殊途同归"。李大钊提出的"第三种文明"即"苏俄文明",预示着中国近代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近代民族精神向现代民族精神的转型。五四先驱者对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性质的探讨,是一次巨大的思想启蒙和对文化现代化的追寻,在唤起中华民族自我觉醒方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们今天探索和认识民族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萨维尼的"法为民族精神之产物"的观点出发,对法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进行阐述,表明在法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民族精神对法的精神、法的运行、法律移植、法律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法被深深打上了民族精神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民族的涅磐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础,是一个决定民族命运生死攸关的国家大事。在回顾南京大屠杀历史场景的基础上,剖析了南京大屠杀带给我们民族集体伤痛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深层原因,进而明确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亦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崛起,这是中国维护国际社会和平的使命担当,亦是中华民族性格的浴火涅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绘画写意性的文化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绘画凝聚了东方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艺术的智慧,传统哲学中"儒道释"的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形成了中国绘画高度的精神性、写意性特征.中国绘画传达的"妙趣、神韵、意境"与"儒道释"的哲学思想常引申出不同层次的精神理念,给人们以丰富的回想余地并对"写意精神"不断超越,彰显了民族绘画艺术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国文化哲学及其绘画"写意精神"也是世界文化发展源泉,因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写意精神"对建设现代中国文化,促使现代中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同步具有当代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智力保证,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民族力量实现党的各项战略目标的富有感召力的旗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时代性,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必须继承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全面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积累和创造丰厚的民族精神资源;必须以民族复兴为依托,扩大民族共识,增进民族利益,加强民族团结,提升民族的政治文明水平,提高民族素质,为中华民族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统一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元代是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时代。元代统治者为缓解民族矛盾,建立具有中华特质的民族共同体,在科举制度上下足了功夫:以经学、理学、举业"三合一"的科举内容重建国家精神;以举业、选官和教育"三合一"的选用体制培育国家精神;以"实学兴邦"的科举取向促进国家精神的社会践行。从考试内容、选用体制、测试取向等多方面,引导和促进社会中坚力量理解、内化和运用儒家思想,在社会治理结构中树立各民族的国家意识,以此培育多民族的国家精神和文化向心力,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多民族的国家精神培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积极探索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措施。高校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以"三项教育"为主要内容;其次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方法上有的放矢;再次在教育渠道上多元交融。  相似文献   

14.
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社会政治生活、伦理道德等因素赋予日本民族一种特殊的"物哀美"的审美精神。樱、菊花卉外扬而内蕴,深受日本民族的钟爱,樱、菊花卉的人文涵义是樱、菊花外在美和内在精神的一种升华,只有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才能理解日本民族的审美精神及其民族精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现阶段,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精神支柱作用,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统领。其中,先进生产力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先进文化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只有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相统一,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抓好民族精神的学习教育无疑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面对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结合其思想与生活的现实,进行民族精神的学习教育?民族精神的具体建设从何抓起?在这些方面,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既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民族精神建设的一条具体道路,又给全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民族的法治文明,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性,都孕育着符合自己民族性格的法治精神,而且这种民族法治精神构成了该国家法治现代化的基础和精神内核.因此,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审视社会法治实践与民族法治精神的内在逻辑关系,并通过建设性地阐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来试图寻找这一生动的社会法治实践中所蕴涵的丰富"精神资源",切实培育起符合中国特色现代法治需求的民族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8.
孟子伦理思想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的性本善、忧患意识、和谐意识、节义意识、修养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现阶段,我们必须对孟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以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准,提高民族素质和重塑民族精神,为"以德治国"提供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19.
论传统精神资源对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深度生态学"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角度论述了民族传统精神对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认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资源,如果保存、发掘、运用得好的话,不仅对民族的未来有极强的推进作用,而且以它所具有的普世文明的精神价值,对世界文化都将起到改进与融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族"寻根意识"是20世纪末中国朝鲜族小说最明显的意识倾向之一.本文通过朝鲜族小说描写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风俗习惯等,分析了朝鲜族小说所表现的民族"寻根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