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理解文化>一书,呼吁人们关注人类学的前沿理论,吸取有益的方法,严谨治学,给中国人类学插上智慧的翅膀.<理解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尤林积十余年时间完成的一部新作.此书从认识论与方法论高度串起20世纪下半叶的人类学轨迹,因而受到英美人类学家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
2001年7月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就历史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综合取向,以及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凤凰村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凤凰村的追踪研究,就美国社会学家葛学溥<华南农村生活>一书的主要贡献进行了分析,对其提出的核心概念"家族主义"作出了反思,并阐述了人类学追踪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个中国的村庄>是杨懋春先生撰写的关于中国北方农村的一部民族志作品.它和<江村经济>、<金翼>等在早期中国人类学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围绕这个村庄的多次重访,既是一种对中国人类学不远历史的追忆,更是新老人类学者间(当然还包括村民)的一种跨时空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5.
浅议广西民族学院人类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民族学院已经拥有了较丰富的人类学资源,其不仅有一个为学术界所充分认同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还有一支结构合理的人类学学术梯队,以及一大批人类学研究成果,只要领导重视,大家齐心协力,广西民族学院的人类学学科建设一定会取得重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者顾定国(Gregory Eliyu Guldin)教授的<中国人类学逸史>(The Saga of Anthropology in ChinaFrom Malinowski to Moscow to Mao)一书,本来是专门为西方人撰写的,因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顾定国与中国学术界的交往及该书的成书经过,探讨了学科普遍性与本土化这对矛盾;所附的两篇西方学者对该书原著的评论,其视角与我们的有显著差异,或可起到"兼听则明"的作用吧.  相似文献   

7.
中山大学人类学教学和研究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1927年~l 948年,是开创和奠基阶段.杨成志、罗香林、江应、林惠祥、岑家梧等更多地运用历史学派的理论主张,从事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形成了中国人类学的"南派"特色;1 981年复办后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田野调查和专题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学人类学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学人类学虽然在最近几年成绩显著,但在总体上仍然停留在方法借鉴的层次,缺乏西方当代人类学在学理上的问题意识和学术的深入反思精神,弗雷泽的<金枝>在国内的持续影响即是一个突出的表现.当前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者最重要的是要为它找到充足的学理依据,在重要的理论问题上做出深入的清理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评皇券牒>是研究瑶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书;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来阐释,其实质是一份瑶族古老的社会契约,它的价值远远超出单一的历史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10.
纳日碧力戈的研究取向是在人类学和语言学之间,他认为目前,中国的人类学界缺少"游心",也不够宽容.他从学术背景开始,阐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外语言学研究的一些理论及其对自己的影响、代表作<姓名论>和<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他还介绍了自己在广西田林县所做的田野工作经历以及当地人的生死观、神山崇拜和风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