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进行了概念上的辨析,然后根据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理论,通过对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句法结构分析,旨在为二语学习者研究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短语动词是英语成语的一个重要类别,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动词概念。其语义往往不是其组成部分的语义相加,因此短语动词成了外语教学中较为困难的领域之一。本文通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短语动词的意义存在系统性的概念理据,许多短语动词的意义是建立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的,对短语动词的语义理解必须考虑小品词对其整体意义的特殊贡献。提高学习者隐喻意识对其短语动词的语义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含up的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发现小品词up既包含空间意义也包含隐喻意义,并且小品词和动词对于短语动词的语义构成都极其重要。研究表明,“V+up”通常表示一个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之发生位置、数量、状态的改变,因此语义上表现为致使意义。这种语义致使结构可由空间域通过隐喻拓展至心理域和社会域。文章从认知语义的视角对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机制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英语短语动词语义构成的认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将隐喻方法和概念合成理论结合,尝试提出解释英语短语动词成语化语义形成的新模式。认为,短语动词的语义构成经历了分别隐喻化过程、意义匹配过程、选择投射过程和意义整合过程,以感知经验和百科知识为依据,在语言的不断使用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相对固定、高度成语化的语义,最终固化在语言中。  相似文献   

5.
英语动词短语被广泛地认为难以掌握因为动词和小品词的组合似乎无理可循。过去一直认为它们是任意组合起来的语言现象,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然而,认知语言学却认为动词短语的组合是有理据的,可以分析并加以系统化。文章援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想认知模型及认知域、意象图式、概念隐喻等几个经典理论,具体探讨了短语动词语义延伸的认知理据,进而阐明小品词在建构短语动词时的原理,为短语动词理解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6.
英语的短语动词按其结构来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动词+副词,一种是动词+介词,在语法上我们把这两种类型统称为短语动词. 在现代英语中短语动词的数量和实际应用正在不断地增加和发展.原来仅在口语中应用的短语动词如go on,call on和pick out等逐渐代替了与它们同义的单字动词continue,visit,choose,而且在书面上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为一些英语动词短语的基本含义和语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认识领域和分析途径。这对于很多英语学习和研究爱好者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语义研究思路和思维拓展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分别阐释了英语小品词back的认知语义特征(其中包括空间概念意义及隐喻概念意义),以及含小品词back的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特征。研究发现:小品词back对其所在的短语动词的意义具有两种趋向性影响效应,即向后和返回趋向效应。语料数据收集调查也显示这两种趋向性影响绝大部分含小品词back的短语动词意义。  相似文献   

8.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t off的语义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通过概念合成得出来的;(2)短语动词getoff的语义扩展是通过隐喻、转喻或二者交叉实现的;(3)get off的概念意义可概括为:离开就是出去;离开就是逃脱;离开就是停止;离开就是反对。(4)在短语动词get off的意义中,动词get反映的是动作本身,而小品词off则蕴含了动作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短语动词是中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LOCNESS语料库,发现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的过程中,语义透明的短语动词存在一定程度的超用,而比喻义的短语动词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回避现象。所有存在使用回避现象的短语动词,其使用频率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仍远低于母语学习者。  相似文献   

10.
英语短语动词回避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有大量的短语动词,短语动词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重点,研究发现英语学习者倾向于回避使用短语动词。通过对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回避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For及其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词和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是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主义等传统的语言学对此缺乏解释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费时低效。认知语言学界对现存意义中含有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其短语动词进行了研究,而现存意义中不合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短语动词仍然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文章运用隐喻、意象图式和概念合成等理论对介词for以及由for构成的短语动词进行了认知语义研究。研究发现:尽管介词for表示前后方位概念的意义已经被front和before所代替,但其意义延伸仍然是以其基本空间意义即表示前后的意义为基础的;其演变的意象图式为包含“始源——路径——目的地”的运动图式,for的现行意义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一图式通过隐喻和转喻延伸而产生;而for短语动词则是由动词的意义与for的各种现行意义进行匹配合成而来。  相似文献   

12.
英语的新词以每年至少850个新词的速度增加,在这些新词中,短语动词成为英语新词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190多万字的最新英语报刊新闻语料库为基础,归纳出由小品词up构成的30个新短语动词,着重分析这些新短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小品词up的语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之一。本研究在调查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短语动词习得现状的基础上,为英语短语动词习得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建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短语动词理解和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把短语动词作为习惯用法或固定搭配进行讲解,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在教学中,通过板书意象图式简图,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知到短语动词构成的内在机制,并把具有相同意象图式的短语动词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英语短语动词常用但极其复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容器图式为基础,基于射体-界标概念,从语义网络的概念化分类,描述解释其隐喻延伸意义,以帮助学习者联想、理解、归纳记忆短语动词之多义,减轻学习者死记硬背之苦,以期能给教、学以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外近几十年来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各研究的观点、方法和启示,归纳出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研究主要分为回避现象研究、基于语料库使用对比研究、认知语义研究三大类。且研究内容集中于现象阐述、成因揭示、使用特征、变量影响、教学主张几个层面。同时指出研究略显凌乱、缺乏系统性,部分研究存在设计缺陷、测量工具有效性不足、测量方法单一、成因解释不够细致、教学启示不够具体。并提出今后该类习得研究理论性有待深入,系统的理论模型有待建立,研究面有待拓宽,实证研究设计应更加科学、细致、全面四个建设性方向。旨在为后续的理论、应用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怎样分析谓语动词后面的数量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谓语动词后面的数量短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必须分清这个数量短语中的量词的性质。本文从名量词、动量词、时量词、借用量词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最后说明判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含out短语动词一直以来在中国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以高频率出现,因其意义复杂,词义不透明,成为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难点之一.以carry out等短语动词为例,通过对比学习者语料库WECCL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LOCNESS,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了中国大学生议论文中含out短语动词在使用频率,搭配,语义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并阐述了特征和差异生成的原因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探讨普通话儿童感知空宾结构与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归属问题,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对比,并列句与嫁接小句的对比,状语恢复中的平行情景与不平行情景的对比。结果表明:受试儿童能够区分形式相似的空宾结构和动词短语结构。一是对于动词短语省略,如果先行句是被动结构,那么句子不合语法;而对于空宾结构,即使先行句是被动结构,句子也合语法。二是动词短语省略只能用于并列句,不能出现在嫁接小句中;而空宾结构在这两种句式中都可以。三是在状语恢复方面,儿童能够区分动词短语省略和空宾结构,在对动词短语省略解释时,必须进行状语恢复。  相似文献   

20.
英语短语动词结构复杂,语义丰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比较难把握的语言现象,但是其多义性的形成是遵循我们的认知规律的。短语动词的多义性根源于动词和小品词的多义性,动词和小品词的多义性主要由我们对它们本身的意象图式的不同视角焦点和隐喻思维形成的,短语动词的多义性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分别形成不同的输入空间,两输入空间之间经过有选择性的投射,在整合空间的加工而形成了短语动词的多义性。为了探讨多义性形成的机制,文章以"go up"为例,对其多义性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