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生林,陕北榆林地区横山县人,中共党员,1953年1月生。现任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主任、副教授。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常务理事、西藏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副理事长、西藏体育总会委员、咸阳市体育总会委员、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生林1976年8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主动要求分配西藏,同年9月分配到西藏体委工作。1976年12月至1987年7月在西藏自治区体育学校教学。1987年8月调入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主讲《排球》专业课和《体育管理学》两门课程。邵生林注重体育科研工作,1990年以来在…  相似文献   

2.
丁玲辉.四川省乐山市人,中共党员.1957年2月生。1981年毕业于西藏师范学院文体系体育教育专业。现任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副教授、副主任,体育研究所副所长,学健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体育研究会理事、西藏自治区教育学会理事、全国高校运动医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丁玲辉主要从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由我院体育系教授邵生林主编、沈德功教授副主编的《西藏体育史》一书由西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西藏体育史》一书是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体育简史》最终成果改编而成的。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1984年我院开设体育系,是为了给西藏培养当时严重短缺的中学体育师资。目前,西藏中学体育师资数量已呈现饱和状态,西藏地区的体育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果我们继续以单一的中学体育师资为培养目标,是否会造成投资浪费、人才积压、分配困难等严重后果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全面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未来人才需求做出比较科学的预测,然后根据体育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我们的办学条件,适时调整办学规划,充分发挥办学效益,为西藏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符合实际需要的体育人才,为西藏的教育体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从1984年学校成立至今,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已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走过了18年的风风雨雨。18年来,体育系先后加入了全国师专体育协会,四川省高校体育研究协会,川南片区高校体育协会,自贡市大中专体育协会,成为以上各协会的团体会员。体育系主要承担学校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课教学、承担学校体育基础课教学以及成人体  相似文献   

6.
吴义,副教授。男,1954年7月出生,海南乐东人。毕业于海南师范学院。现任琼州大学党委委员、体育系主任,全国师院体育保健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理事,中国学校体育卫生保健学会副秘书长,《体育学刊》编委。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研究,学术科研成果有30余篇(部),其中突出的有:发行教材《大学体育教程》(主编之一)、《大学生体育》《、高校体育教程》、《师专体育》(理论、实践两部);编著《健身运动学》、《现代体育》;论文《海南黎汉族大学生体质追踪调查分析》、《海南黎族大学生十年来的体质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7.
沈德功,陕西峻山县人,中共党员,1954年8月生。现为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副教授,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高原体育科研所所长。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中国人体解剖学学会会员。沈德功1978年7月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留校任教。1985年4月调入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任教至今。近ZO年  相似文献   

8.
王会泉男,1963年7月出生,教授。1985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1992年8月北京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课程进修班结业。2005年8月调入琼州大学体育系任教。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运动训练等工作16年,先后讲授《篮球》、《乒乓球》、《田径》、《排球》等课程,调入琼州大学后主讲《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等课程。任职期间,曾多次以主教练身份率队参加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田径等项目的比赛;2002年12月参加“全国高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学习并结业。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多年,具备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任职资格。先后在《体育科学》(…  相似文献   

9.
西藏社会体育的发展,是根据西藏历史变革而发展的。早期的西藏体育活动项目多半由西藏上层统治者享用,不能谓之大众性体育活动。西藏的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促进了西藏社会性体育活动的开展。随着西藏人民物质生活、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条件的提高,西藏社会体育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代体育、民间传统体育在西藏各地竞放异彩,为西藏社会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社会体育活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给人民带来了越来越健康的体魄。挖掘整理西藏社会体育发展历史,保护、传承和弘扬西藏民族体育项目,是研究西藏社会体育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0.
编委简介     
王晓东,男,汉族,黑龙江绥棱县人,1957年生.1979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现名为北京体育大学)球类部排球专业.又先后回到母校深造2年,专修排球、运动心理学等课程.现任包头师专体育系副主任、副政受.包头市大专体协副主席市徘协副秘书长,本刊编委.王晓东先生一直从事排球、运动心理学等体育系专业课的教学.先生教书育人、教学严谨、为人师表、深受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11.
师范院校的体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学体育教师。直接研究中学体育教学规律和特点的《中学体育教学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一门办法修课程。①中文,教学等专业都根据中学科的特点,设有教学法这门课,唯独作体育系科没有,难道体育专业就不需要让学生掌握教学规律,懂得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吗?②现任中学体育课教师,无论是从体育系科毕业来的,或是有一技之长的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及座谈的方式选取体育教育系32名女生,分析体育系女生跨栏课心理变化一些过程,并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几点建议,有望对体育系跨栏跑教学提出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西藏民俗体育的内涵、特点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西藏民俗体育内涵、特点研究,认为西藏民俗体育受藏民族文化的影响有其稳定性和延续性,是集体的参与。西藏民俗体育还具有民族礼俗、农牧区、娱乐性与健身性以及宗教的特点等。提出要充分认识西藏民俗体育在西藏经济社会中的价值,才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西藏民俗体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1,(1):F0002-F0002
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2007年,下设1部(公共体育教研部)2系(社会体育系、体育教育系)2中心(场地管理中心、体育实验中心)1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基地)。其中《大学体育》课程为江西省优质课程,我院也是江西省第一个挂牌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基地。拥有2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30余人。  相似文献   

15.
体育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现代旅游方式之一,且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亮点。西藏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体育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但西藏地处高原,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制约了体育旅游的发展。因此,西藏要结合实际,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对策,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宣传,加强西藏体育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与开发,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促进西藏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的提出,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更好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站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价值,提出挖掘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向上的文化价值,讲好西藏故事,发挥在“治边稳藏”和促进民族团结中的作用,推进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西藏岩画中蕴含的原始体育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西藏岩画上所留下的原始体育图像是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萌芽时期的反映,是揭示古代高原人类体育文化的宝贵史料。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近代西藏学校体育兴起的时代背景、推动力量、发展演变、内涵意义等进行研究。研究可知,在新教育思想传播的大背景下,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和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法令法规,随之,西藏的学校也开始了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体育教育。西藏内部教育的改革、新体育思想的传入、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等成为西藏学校体育兴起的推动力量;学校“体育”逐渐从新式学堂“体操”开始进行演进,并在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学制学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近代西藏体育教育经历了“民族危亡”到“救亡图存”再到“追求自我”的发展历程,它开启了西藏学校体育的先河,为现代西藏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等方法,探讨西藏村落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发展问题。研究认为,西藏村落体育是在农耕与牧业传统文化背景下,由农牧民创造的一种村落乡土文化资源形态,并以藏族传统体育为基本活动方式发展起来,具有鲜明的生产生活性、地域民俗性、节庆民俗性、文体艺术性等特征。建议赋予西藏村落体育文化时代内涵;融入西藏乡村文化建设;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融入乡村旅游;促进西藏村落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西藏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吐蕃时期与13世纪以后的传统养生体 育文化,西藏和平解放后的传统养生体育文化进行了探讨,认为西藏传统养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形成 了独具西藏特色,适合于高原环境的养生、健身方法,在保障西藏人民身心健康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