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迄止目前 ,国内突厥语研究界对《DiwanuLu atit—T櫣rk》书名的汉译 ,还存在着多种形式。笔者认为 :将其汉译成《突厥语大辞典》是不准确的 ,是不符合翻译原则和翻译标准的 ,而将其译成《突厥语辞典》则是准确的 ,因为这既符合翻译原则又忠实于原作  相似文献   

2.
中美建交后,美国仍与台湾保持着特殊关系,该作法已违反了<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美制订<与台湾关系法>并依其行事违反了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基本原则;美方将台湾纳入TMD和美日安保体制;美国以武力威胁中国统一大业;美众议院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美方搞"两个中国".根据现行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 美国上述对台政策已严重违反国际法,其行为已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美国应为此承担国际责任,停止不法行为,并提供不重复该行为的适当承诺和保证.美方也有义务对不法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提供充分赔偿.目前中国应大力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挫败美国将非法行为合法化的图谋.  相似文献   

3.
本文共列举<元稹年谱>误编、漏编以及编年不确的诗文编年计32首,在标示<年谱>编年疏误诗文之后,先全面引述<年谱>编年理由,然后笔者扼要指出<年谱>编年疏误所在,列举笔者的编年补正及其理由.从而比较客观地表述了元稹诗文创作的本来面貌,为准确理解元稹诗文原意提供可信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清冯镇峦先生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评点方法.评者将<聊斋志异>中的人物、语言、情节的描写,与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名著<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中的人物、语言、情节的描写相对照评点.其方法是比较法、比喻法、借用法.说明冯评<聊斋志异>,有着内容丰富、知识渊博、语言简明,抓住事眼、一语道破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理论界多数人以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9条是情事变更原则的国际贸易法渊源,其谬误之处在于片面理解了不可抗力是情事变更的绝对情事,混淆了不可抗力是情事变更的可能事由与不可抗力必然导致情事变更之间的界限.<公约>第79条的性质理应属于不可抗力违约免责制度,并不是情事变更原则的依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62条以及<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6.2.1--6.2.3条分别是情事变更原则在公法和私法领域内的国际法渊源.  相似文献   

6.
基本乐理教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音乐理论基础>一书的框架结构和音阶调式理论问题,并将其与<音乐基本理论>作了比较,认为前者在中国民族音阶调式理论的论述上存在过于复杂化的问题,在篇章布局上不够符合基本乐理本身的原则和音乐教学的顺序性原则,因而执教者在使用此书时应加以适当调整,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本文还探讨了现代音乐与乐理教学的关系,以及中国传统乐理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即将成为WTO成员国之际,加强对<TRIMs协议>的深入研究,早已成为时不我待的课题.本文通过我国外资立法与<TRIMs协议>的比较,详尽阐明我国外资法中存在的与<TRIMs协议>不相符的TRIMs与国民待遇原则不相符的TRIMs及与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不相符的TRIMs.并针对我国外资法中存在的上述TRIMs提出应因对策及时调整与完善我国外资立法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介绍中世纪克普恰克语文献<库曼语汇编>的编写,流传过程和基本内容.研究它对了解中世纪突厥语言与文化、突厥语的发展过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析《周易》英译的失与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周易>英译本中由于语言文化障碍和译者的疏忽而产生了欠额翻译、表层翻译乃至完全的误译.译者必须通过比较诠释本以求得神秘的<周易>语言之本义,可以通过多种译法求得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从风格转译、原文理解、汉语表达等几个方面对<中国翻译>"第十五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考译文"(2003年第6期)作简要评析,可以发现"参考译文"没有达到评审委员会提出的"理解准确,忠实原文,切合原文文体风格且语言表达优美流畅又能出彩"的标准,其原因在于译文没有遵循一些基本的英译汉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从写作中空间符码的角度探讨女性文学在90年代末期以后发生变化的表现、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可以发现从“房间”经验写作到“酒吧”和“街道”经验写作,女性文学的姿态由封闭自足走向开放交流,现实生活的风景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小说中,性别话语与性别关系的构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扩展、深化和激活女性文学的同时,也使其面临媚俗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没有“AB-AB”式重叠,这是语言发展演变的结果。元末,“AB-AB”重叠在北方话中开始使用;稍晚,ABAB式产生。最初,两者的出现频率相差不远。“AB-AB”式重叠产生后不久,使用频率先是日益减少再日益增多,明末清初达到顶峰。清初以后,“AB-AB”的使用再次减少,现代汉语已基本上不再使用。“AB-AB”式重叠的产生当是诱导推理的结果,它的消亡则可能是汉语语法结构的明晰性、经济性与汉语音节配合追求四字格的习惯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please"一词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礼貌标记,用以缓和请求的语气。然而,对伦敦青少年口语语料库中含有"please"的语例进行分析后,发现:"please"可以与多种不同句法结构连用——祈使句、情态动词疑问句、非情态动词疑问句、陈述句和无语气小句;含有"please"的话语虽然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指令性效力,但不尽是请求。  相似文献   

14.
“and”一词在英语文学作品、科技等其它文体中俯拾皆是。“and”一词看似普通,实则不然,要真正掌握其用法并翻译好实属不易。“and”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表示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仅把“and”理解为并列连词,表示“和、与、同、及、又、兼”等义,并就此理解翻译出来,常常会词不迭意,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全面分析“and”语义并探究其译法对所有英语学习者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陕北方言的反复问句最常用的形式为“v neg” :其中动词的肯定式和否定式之间一般要附加一个语助词 ,即“v prt neg” ;有处所宾语时 ,往往把宾语提前到动词之前 ;在语义和语用上 ,它和普通话的相应形式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区域一体化的加速进行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必将对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产生双重影响。中国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从区域、产业、投资方式等方面有选择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7.
汉英指示词"这"和"this"的语用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示词是语用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话语中的信息指示是理解和表达意思的关键.汉英指示词"这"和"this"不仅具有一定的共性,而且各有其特性,它们之间是不完全对等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汉语"杀"和英语"kill"的意义领域比较,以期揭示它们众多义项的隐喻拓展轨迹和隐藏在语义转移现象背后的人类心理和认知规律.比较结果发现,这一组对应词实际上存在诸多的不对应.  相似文献   

19.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民间组织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宗教民间组织(FBO),参与者的内生动力来自信仰,通过信仰把个人与组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联系起来,形成由个体走向整体的开放性意识;当代中国的民间组织受"单位制"影响,缺乏"FBO"之类纯粹的民间组织,在多元文化互动交融的背景下,已有的民间组织和新的社会团体的形成与发展都将会深深打上中国烙印,呈现出"类单位制"趋向。  相似文献   

20.
自"务头"论出现以后,元代人不想论及,明代人又语焉不详,至清代由于唱法的失传、资料的不足终至难于索解,于是古今学者见仁见智。如果各家之说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综合治理就更有其意义:其一,既然《中原音韵》论北曲之法,用的是"中原音韵",那么"务头"一词的语源现象就应该与"北方方言"有不可割舍的关系,因此"务头"就应以"轻声"解读;其二,"关目"说并非诸说之一,它可以统摄诸说,因此对关目的阐释是关键;其三,"某调是务头"是"关目统摄"说的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