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旧日繁华梦是一个后革命时代的大众文化成就的乌托邦梦幻。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想象在前革命时代的上海以及后革命时代的上海之间获得了符合历史的目的性。但是,革命作为一个潜意识是这个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今与昔,甚至包括未知的未来都不可能是一个未受革命影响的空间。作为"共和国之女"的王安忆,其小说中的上海怀旧,凸现了革命对于上海和中国的影响,并在文本中建立了一种社会主义的布尔乔亚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上海文学中的城市怀旧展现出了很多新素质。这些新素质从上海的表里两面全方位地挖掘记忆中的上海形象。它的怀旧一方面走着时尚化和商业化的路线,为我们呈现光彩夺目的上海风情;另一方面它又深入到城市深处,对上海进行祛魅。这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使上海的怀旧书写形成一种张力,在此之下我们窥见了上海的表与里,真与幻。  相似文献   

3.
怀旧电影与上海文化身份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旧电影特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片。与20世纪30年代电影中的上海形象相比,怀旧电影中的老上海淡化了政治色彩,被赋予国际化、消费化和世俗化特征。怀旧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为当代上海形成国际化的目标身份和日常消费文化,制造出一种上海想像,与上海的文化建设构成互动共谋的关系,影响了当下上海的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4.
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红色经典"是作为其主流文化资源而存在的。本文以"红色经典"小说中的爱情书写为个案,探讨了当时这些文本在政治夹缝下对爱情的处理策略,由此推及十七年时期爱情书写的时代特征。从而展示了文学书写与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既有内在联系,也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文化历史维度下,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同根同源、同向同行;其次,在文化意义维度下,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破立协同、相辅相成;再者,在文化符号维度下,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广狭相通、交而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探析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内在联系,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对于“红色”一词有着悠久的情结,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尚红”意识;在中国古代社会,官方将“红色”定义为尊贵、忠勇道德、刑罚的象征,民问将“红色”内涵运用在表现女子、婚姻、喜庆吉祥、平安辟邪、禁忌等方面;近代以来,除了对古代“红色”文化内涵的继承外,还赋予了“红色”特别的含义,即“红色”与革命文化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斗争的需要产生了大量的红色革命歌曲.随着斗争的深入,这些革命的歌声应运而兴,到处流传,在当年扩红支前、反"会剿"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有着对旧上海的怀旧情结,她的作品定位于民间立场,通过回忆、想象和虚构试图将旧上海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中,表现出对旧上海的物质存在和精致细腻生活情趣的眷恋。她的怀旧是刻意的,有自己对旧上海弄堂的怀旧,也有作品中人物对老上海的怀旧,通过对上海这个城市的追忆藉此突出它的沧桑感,以此来增加自己应对未来的定力。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初围绕红色经典的命名和改编,官方、商家、学界和民间角度各异、深浅不一地介入纷争,最终红色经典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而对红色经典作品的认识和评价是这次文化事件的核心问题.回到当时的语境里分析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读出这些作品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味道.红色经典是关于革命历史的文学经典,它属于那个特殊时代,红色的限定和引号的使用是对这批作品经典地位审慎的诠释.红色经典仍会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作为代表性的作品见证那个特殊年代的人生百态和时代风云.官方、商家、学者、民众等可以各取所需,各自保留对红色经典含义的特殊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校园红色网络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通过网页、博客、电子邮箱等媒介,准确把握立场,因势利导,依靠网络媒介的独特作用和功能,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构建学生红色网络党员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陆文夫和苏州美食的“纠结”关系为个案,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美食怀旧”现象.笔者首先简述中国现代作家“美食怀旧”的文化背景,然后梳理陆文夫的“姑苏之恋”,最后审视他的中篇小说《美食家》中体现的文化、性别、政治等因素的交织互动,特别是其中男性中心的历史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2.
欧阳 《新天地》2011,(9):4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我对晚年集藏红色连环画的真实描述和写照,其间甘苦自知。闲暇之时,当我走进自己的藏宝室,摊开那些穿越时光隧道的连环画小人书,内心深处总会漾起阵阵的春风……所谓红色连环画,是指我收藏的那些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各个历史时期,反  相似文献   

13.
<正>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各种形态的革命精神和分布在全国的革命根据地、革命旧址遗址、革命文物、革命博物馆等载体,都蕴涵着厚重的先进文化,都折射出先辈的理想信念,都孕育着丰富的革命精神。红色资源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教育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革命历史叙事”的概念逐渐超越了“红色经典叙事”的范式,将解构传统革命历史的“灰色叙事”也纳入到自己的范畴中来。很多作家将视角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延伸到辛亥革命、文化大革命等另类革命中,或者对于传统革命持反思和质疑的态度。“革命历史叙事”概念分裂性、歧义性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当代社会思潮、文化语境以及革命史观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5.
尝试将怀旧与金钱的研究领域相结合,通过3个实验证实了怀旧会降低个体对金钱的欲望.具体表现为:消费者在怀旧状态下会提高个体的社会支持感知,进而提高对产品的支付意愿(实验1);在独裁者游戏中,怀旧会让个体舍弃更多的钱(实验2);怀旧会降低个体对金钱重要性的评估(实验3).这一研究丰富了现有关于怀旧和金钱的文献,结论对营销人员、政策制定者、慈善和政治组织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革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要求领导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本文以历史史实为基础,以"两步走"理论的形成及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为内容,阐明了党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7.
京味话剧的舞台所呈现的多是关于老北京城的人文景观、市井风情、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它通常在当下和过去、现代和传统的对照之下,回顾消逝的胡同乡土,悼念断裂的传统文化,回忆民族的历史过往,从而展示了一番关于"北京怀旧"的文化面貌。怀旧则是重建认同的一种手段。通过再现失落的胡同乡土,可为现代化进程之下遭遇身份认同危机的现代人以暂时的抚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展示和痛惜,意味着现代性语境之下面对文化同质化的威胁,人们转而于本土文化寻求文化认同;关于民族共同体的重构,则是出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需求。但是京味话剧所展示的"北京怀旧",也是出于文化消费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修复现代人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8.
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革命加恋爱”小说,有传统“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影子,又在其中注入了现代革命意识。大致来说,其主题形态可分为“革命战胜爱情”“革命与爱情交融”“革命衍生爱情”三类,其话语模式也有失度的革命话语建构、虚夸的浪漫主义表达、鲜明的“男权”中心话语等类别。“革命加恋爱”小说创作模式中的女性并未因革命而真正实现个人解放,其在“男权”话语中的弱势地位、失语状态或极端抗争方式等,仍在昭示着革命时代的女性解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曾是民国首都的南京,是海峡两岸有关国族记忆的共同还原点,更是中华民族近现代深重灾难的象征。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民国南京影像,可分为辛亥革命、抗战及国共内战等历史视阈中的民国首府南京、"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下的"人间地狱"南京,以及淡化历史背景、追忆民国风情的"怀旧"式南京。在这些影像中,宏大的民国城市景观带过了具体的市民生活,风物展示的本土民俗性掩盖了民国都市的现代性,基于民国风韵的怀旧式想象遮蔽了城市影像的民族主体性。究其原因,在民国南京的"记忆治理"机制中,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宏大历史叙事和追求历史细节真实的"国难叙事",限制了民国南京影像的表现空间和其得以承载的话语蕴藉,使得南京城市影像在银幕中逐渐丧失了主体性和表现性。  相似文献   

20.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艰辛、辉煌的奋斗历程。习近平“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用好红色资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思想意蕴维度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的精神信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服务人民的政治本色,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忠诚于党的爱国情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从理论意蕴维度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重要论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为指导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提供了基本方略。从实践意蕴维度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重要论述构建了发挥好新时代人才资源、保护好红色基因物态资源、弘扬好红色基因精神资源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