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接受美学背景下开展外国文学的汉译工作,需要以中国读者为中心、期待视野、文本召唤结构三个方面内容为主要依据。本文结合外国文学作品的特征和实际,从翻译人员、阅读主体、作品中的词句组织三方面入手,总结出提升外国文学作品汉译质量的有效策略,力求反映出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字美和情感美,引导中国读者更好地体会和感受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广告翻译策略:接受美学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广告翻译采用何种翻译策略进行了一番诠释。同时指出广告翻译应该注重译语读者(消费者)的接受,所以更应奉行“归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保护作品完整权对“歪曲、篡改”的认定以作者为本位,忽视了读者在创作中的功能和作用,可能导致优秀再创作面临侵权的风险。作者对作品的绝对解释源于保护作品完整权形成了天才的作者、情感表白的作品、客观性理解的基本结构。利用接受美学对以上要素进行解构,可以发现天才理念有失偏颇,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密切,对作品的理解具有不可摆脱的个体性和历史性。为了淡化作者至上的浪漫主义色彩,防止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滥用,可综合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规定。就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标准而言,在种类甄别的基础上,对文艺作品、科学作品中的图形作品、模型作品和计算机软件适用损害作者声誉标准,对其他科学作品适用违背作者意思标准。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西美学思想差异及中英语言表现形式的差异,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翻译技巧,译者应避免随意填补原文的意义模糊,破坏原文学文本的模糊美和含蓄美。因此,利用接受美学理论去研究并成功运用模糊语言,对扩大作品审美感染力,使读者获得动人的美感和意境的升华,使原文意蕴深厚,人物形象丰富生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学研究的本体视角王泽民工具性的视角是指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去看问题,本体性的视角则是指立足于哪一种统一的观念和基本的认识去看问题。相对于工具性的视角,本体的视角显然更具有实质性,它往往既是研究者选题立意的出发点,又是研究者在意识深层据以取舍、据以...  相似文献   

6.
接受美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理论是西方文艺理论工作者们对世界文学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接受美学的先驱者将作品置于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动态结构中 ,使读者这个被长期遮蔽的领域获得了富创造性的亚上帝的地位 ,从而实现了从思维模式到方法论的一次变革。本文从对接受美学理论基本概念的认识出发 ,表达了对其代表人物的研究建树和中国学者的后继研究的个人理解  相似文献   

7.
8.
接受美学看重作品的接受者,接受者的阅读、鉴赏和批评。鲁迅的许多精湛的论述,合于接受理论;鲁迅的中国说小史论,不期纳入了接受美学所要求的文学接受史的主张,却又并无接受美学者的“取代”论的偏激,将作家作品创作史美学史与接受史熔铸一体,成为完整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学派,由康士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和沃尔夫冈·伊塞尔等五名文学理论家所创立。1967年尧斯于其所在校发表的题为《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的演讲,首次提出“接受美学”这个概念,并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宣言书和理论纲领。1972年德语学者在西德斯图加特市召开学术交流会,大会十个议题中有两个议  相似文献   

10.
法兰克福学派与接受美学是西方现代美学史上的两个重要美学派别,它们的相通之处是以否定为中心和基点,即通过艺术作品对接受者思想意识的否定来达到对现存社会秩序与价值体系的否定。不同之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否定美学是对接受者的大拒绝,散发出贵族主义的救世气息,对接受者尊重不够,而接受美学对否定则有所保留,一方面体现了在现存秩序面前的退守与妥协,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接受者趣味的相对认可与尊重。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法论,发现了读者的重要性,恢复了文学从。“作者——作品——读者”的完整过程·接受美学者认为:首先,文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作者——作品、作品——读者两个环节,即创作与接受两个阶段。其次,接受过程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动的推动文学创作的过程,读者也是创作主体。再次,文学接受分为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社会接受是个人接受的前提和基础。最后,文学的接受既受作品的制约,又受读者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史上,接受美学占有一席特殊而重要的位置。接受美学与西方传统文论大异其趣,迥然有别。本文从三个层面对接受美学展开评析,指出接受美学弘扬了读者意识,开辟了文学新领域,倡导了文学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与品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内涵是“读者决定一切”,外国品牌的塑造真谛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两者的理论观点异曲同工,他们都启迪、受益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21世纪的中国企业应以中国人自己的先进思想,探索中国品牌原理,让中国的品牌健康生长、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视觉形式美学接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形式的接受问题是理解视觉艺术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视觉艺术的直观表现形式,即视觉形式,解读视觉形式接受的基本结构、动态过程与美学本质.分析表明,视觉形式的接受关联与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艺术家一形式本身一观者.抛开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视觉艺术之形式接受无以完成.  相似文献   

15.
从接受美学视角审视翻译作为一个完整动态过程所显示的特征,一位成功的译者需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以极大的跳跃性,附以文本以未定性,创设"召唤性"结构,以待读者再度挖潜。而后使译文如镜中之像,相中之色,言有尽而意无穷。将接受美学引入翻译领域,无疑为翻译活动规律的界说规约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读空间"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正>作家为了传播美学信息,抒情言志,将审美感受外化为语言,这就使修辞艺术与接受美学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修辞学的性质、特点和功用,众所周知,无庸多赘.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接受美学.接受美学也称为“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论”、“接受研究”或“艺术接受”,它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文艺理论.从美学角度讲,则称接受美学.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六方面探讨接受美学对翻译研究的意义。一、接受美学有关文学接受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的思想对翻译研究的启迪。二、接受美学的文学本体论与翻译研究。三、接受美学有关文化圈与读者群的论述与翻译研究。四、接受美学有关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论述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性。五、接受美学有关潜在读者制约、左右作家创作的论述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六、接受美学有关意象——语符思维的论述对翻译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其核心理论是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他们视“作者──作品”为创作过程,视“作品──读者”为接受过程,这两个过程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前苏联学者梅拉赫称之为“动力过程”,并且认为,读者在“动力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主动的。作品在接受活动中为客体方面,读者为主体方面,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读者阅读作品是驾驭者,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同时读者实现…  相似文献   

19.
论接受美学的根本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人本主义思想是接受美学理论运行的逻辑起点。接受美学最根本的动机和目的是表明现代人本主义思想, 现代人本主义思想在特定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固有缺陷, 导致接受美学深层不可克服的根本局限,即现代人本主义思想的局限。  相似文献   

20.
周扬接受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在中国的最重要的绍介者、推行者和忠诚的信徒.周扬接受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推行期:三四十年代;二,深入期:五六十年代;三,疏离期:七十年代末以后,周扬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接受有着浓厚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