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理念是在幼儿教育层面对《纲要》提出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思想的深化。启蒙心性是阳光教育得以全面实施的关键,它是通过儿童的感知和教师的支持引导力量,点亮儿童道德发展之光,启迪儿童基本的认识自己和世界的能力。笔者从心性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心性教育中所蕴涵的德育思想,指出启蒙心性的教育以道德培养为契机,能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协调三性的同时性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幼儿教育模式。最后结合部分已经开展的教育实践工作,介绍了启蒙心性的教育主题、发展特点和教育的方式手段。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马克思把它归结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它具体表现为人的自由所具有的背反性、工具理性的抽象统治与非理性的反抗以及个体主义对个性的异化与遮蔽。现代人被以上三种矛盾支配与统治,而扬弃人的私有财产的本性、克服人的物化关系则是超越现代主义的自我异化、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个阶段的基础不应该打在升学、发展特长上,而应该打在幼儿的天性、心性与个性和谐统一发展上.天性是人成长的内在动力,是自我本真、价值、追求的真实起点;心性是人的自我世界的心理生活方式;个性是人在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并表明在个体中表现社会关系水平和性质的系统的社会品质.幼儿教育只有繁茂这"三性",最终才能培养出阳光般的儿童.  相似文献   

4.
张载教育伦理包括:"成德为圣"的教育价值;"去疑求新"的创新教育;"因人才性"的教育方法;"以礼为先"的为师之道。张载教育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借鉴张载教育伦理"成德为圣"的合理因素,回归"人的发展"的教育价值;借鉴张载教育伦理"因人才性"的合理因素,回归"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借鉴张载教育伦理"以礼为先"的为师之道,提升教师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所归,其内涵在于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具体可通过教育目的、内容和形式三个层面加以把握。其中:"位育"的农村教育目的重视农村社会成员精神生命的发展,保证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持续性的主体动力作用;"全纳"的农村教育内容注重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又兼顾其文化个性和"实用"性能力的培养;"互补"的农村教育形式则确保农村"三教"发展的共谐,以使农村社会发展有"立体式"的教育支撑。  相似文献   

6.
个性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性教育是对划一性教育的否定。个性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 ,即尊重人和人的个性 ,强调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与发展 ,主张培养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提倡教育的特色化。个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 ,即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素质相统一的过程 ,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运动过程 ,是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7.
对人的个性认识,首先要明确两点,一是人是社会化的人,二是人是一个生存系统,个性结构由生存、智 慧、情感三部分组成,生存是个性的核心。人的生存方式分成以下三种:即基本性生存、利己性生存、自由性生存。  相似文献   

8.
教育平等的内涵具有多样性,其公平公正性的体现不仅指教育机会的平等或均等,而且在于是否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教育平等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之间应当做到有机的统一。《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指出,教育应鼓励人的个性和尊严的充分发展,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重视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并非否定教育平等,而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实质上的教育平等,体现教育对人的发展机会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发展人的个性是胡锦涛提出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想,胡锦涛发展人的个性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尊重与发展人的多样化个性、人的个性发展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是胡锦涛发展人的个性思想的主要内容.胡锦涛发展人的个性思想为人的个性发展及教育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本质源始于人,而人具有"存在"的性质,由此人的"存在"问题构成了教育研究的核心。海德格尔的"存在"思想建构的是一种反思性方法,"存在"的"在世存有"超越了传统教育形上学的二元对立困境,通过"存在"思想在教育方法上的运思、教育研究者的"存在"反思与确立"存在"思想在教育方法上的优先性三重入路来耕犁出以"存在的存有论"为枢轴的教育方法,教育方法必须对人的"存在"样态有所把握与理解,才能澄明教育研究在"人成为人"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与人的个性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没有忽视人和人的个性发展 ,恰恰相反 ,重视人 ,强调人的个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所重视的人的个性发展有三大显著特点 :1.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2 .是基于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3.是发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的辩证统一。由此给人们以 4点启示 :1.必须重视教育 ,尊重教师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 .必须重视人的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 ,重视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3.必须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弘扬 ;4.必须重视人的精神层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凡·高被称为"天才画家",他作品中的"色彩"一直被人所称道.对于凡·高而言,"色彩"是他的标志与个性的体现.从凡·高作品中色彩变化的"节奏性"、色彩构图的"旋律性"以及"交响曲"式的色彩体验三个角度出发,解读 凡·高作品中色彩的音乐性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王旭丽 《南都学坛》2011,31(2):137-140
苏霍姆林斯基从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探寻到使人成为"可教育的"、使一个人发展与幸福的深远而秘密的地方就在于人能够在某一方面表现自己,而教育的实质和理想、重心和精髓就在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表现,使人的自我表现更为全面和更为完整。苏霍姆林斯基表现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儿童"积极的创造力的个性"的教育追求,以及对于"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的关怀,蕴涵着素质教育的精髓和真谛,给予我们丰富的启示:教育的奥秘和根本在于尊重、爱护和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要关心儿童的幸福和精神生活;要把时间还给孩子;要创造多元环境,为儿童架起五彩缤纷的表现舞台。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基点,生命的存在性、流动性及人的可教育性,是美在生命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关注生命存在和个性发展是实现美的前提,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实现美的基本原则,在教育教学中倡导"唤醒生命体验"思维方式,走向体验式课堂教学等都是实现生命教育的必由之路。构筑以美为导向的生命教育,将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个性"是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了解马克思对人的个性的探究历程及其个性观点是彻底掌握唯物史观的基础。马克思虽然没有为人的个性及个性发展问题专门著书立说,但"个性"一词却经常出现在马克思的众多著作中,从这些零散的论述中,我们仍然可以窥见马克思个性思想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马克思的个性观点呈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逻辑,经历了在"自我意识"中探讨个性、在"劳动"中寻找个性、在"社会关系"中发展个性以及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实现个性这四个认识阶段,这为他后来"自由个性"思想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以"精神"或"类"为依托的抽象个性观不同,马克思的个性观以"现实的个人"为立足点,认为社会性是人的个性的首要特征,自主性是人的个性的重要表达,独创性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高级显现。在马克思看来,"个性"不是抽象的意识流,而是根植于人类实践、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现实存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温马克思对人的个性的探究历程及其思想本身,有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找到实现个性自由的条件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的教育注重传授知识,现代社会人们重视能力。80 年代开始,全社会对人的素质以及素质教育给予突出的关注。教育从着重传授知识,到注重能力的培养,到重视素质教育,是教育更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高校既要遵循学科的基本规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教育职能的核心。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培养创造性。实施个性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一要转变教育思想,创造宽松环境;二要明确和落实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三要构建适应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四是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个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中个性培养应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知识与实践、理性与情感、共性与个性等方面的关系,才能实现在体育教学中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对人的个性的开发、培养。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教学大纲、教育管理全国划一,形成了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原则,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完整的、和谐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逐渐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统一标准"对人才培养的制约;认识到社会发展不需要"统一"或"标准"型人才。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社会应该建立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探索"基于‘导学案’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里的"阳光"代指青春充满活力,此处有三层含义:一是有朝气,有活力;二是遵守规范;三是积极奋进,心态平和,与人为善。阳光课堂是我校依据阳光教育的理念而发散出的阳光校园建设的载体之一。我们期望通过课堂的改革,点燃、激发、唤醒学生的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培养健康、会学、自主的阳光学生。本文把我们的思考、实践,呈现给大家,期盼获得更多的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