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知识分子本来想要从前十年的“广场”退回学术的“民间岗位”.拥抱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发展;然而,他们很快发现,学术界不仅丢掉了80年代的人文精神,而且失范行为超乎想象,学术大发展没有如期而至,“学术大跃进”倒是轰轰烈烈搞了起来。以致学术丑闻层出不穷,结果引起分别与人文精神和学术规范有关的两场大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月13日,由光明日报理论部、学术月刊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同主办的"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暨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展望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高教学会等机构的领导、学者以及期刊、媒体代表共100余人参加发布会。"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旨在梳理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的成果,聚焦学术热点,反映和记录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发展脉络。自2003年始,该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12届,逐步发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组织的"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日前结束,经过近三个月的读者调查、学者推荐、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最终评选出了"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它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权"、"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政策选项"、"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人口结构转变与中国人口问题"、"’八二宪法’三十年与法治建设"、"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路径"、"《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莫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2017,(3)
<正>近年来,国内人文学术研究日益繁荣。并正在发生深刻变迁。为及时总结人文学术领域的新进展、新现象、新问题,推动人文学术研究的繁荣与进步,提升公众对人文学术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文史哲》杂志与《中华读书报》联合开展了"2016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活动。这也是我们连续第三年举行这一评选。最终评出的"十大热点"内容如下:1.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召开,"本土化"渐成人文研究之主流取向近四十年来,中国以独特的道路和方式实现了大国崛起,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发展路径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溢出  相似文献   

5.
由《云梦学刊》和《社会科学论坛》联合主办的"学术管理与当代学术发展论坛" 于2012年5月26日在石家庄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人民日报》、全国社科规划办、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尝:《复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天津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报》、《文艺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社科联、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学刊》、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科学论坛》、《云梦学刊》等单位的数十位学者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学术中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来源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生存环境,它重视道器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形而上之道统率器物。中国古代学术的人文精神还表现在独立思考与思想解放上面。虽然它带有特定时代的痕迹,但是其基本的学术价值观念与人文精神,对于今天的学术活动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光明日报》理论部、《学术月刊》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单位组织,经过读者调查、学者推荐、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多道程序,评选出了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2.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权3.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政策选项4.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学术向度上的人文精神世纪末学术文化对话录之二(注)张弘夏锦乾A:人文精神问题是近年思想文化界的一大热点。但在讨论中,甚至对“人文精神”具体指什么,也没有统一的解释,岐义丛生,各执一词,因此如今讨论好象难以再继续下去了。不知你认为如何?B:我想情况确实...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结束之年,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承上启下、继续深入发展的一年。探索和记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路,关注和梳理在把握社会主义实践规律的过程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从而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本刊继2006、2007年与《光明日报》理论部联合举办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后,再度携手,经过读者调查、学者推荐、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了2010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现公布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二十年无疑是中国学术大发展、大繁荣的二十年,与之相应的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的第五代学人的崛起,而陈来先生作为第五代学人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他的学问人生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成为这个学术时代的一个缩影.而此次三联书店破例为陈来出版学术论著集,则意味着学界对于第五代学人的学术成就之充分肯认.陈来先生的学问与人生犹如一体之两面,本文从"广度与深度"、"功夫与方法"、"典范与标志"、"传承与开新"和"学问与气象"五个方面记述陈来先生的论著集和他的学问人生.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12年5月11—13日,作为东方讲坛学术特别版之一,由同济大学主办的第十届公共管理硕士(MPA)"五月"系列讲座在同济大学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其中,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复旦大学教授林尚立分别作了题为"中国转型发展的三个关键问题和政策思考"和"创造自给自足:政府的使命及  相似文献   

12.
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编辑应在学术发展的任务和使命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其岗位随着学术发展而产生,又依靠学术出版物的出版质量、出版规模以及学术单位的需要生存发展.学术编辑的职业化岗位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至关重要的.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是"五大员":学术编辑是学术论著的审查员、学术事业的服务员、学术领域的研究员、学术作者的资料员、学术外交的联络员.要想在学术发展中发挥学术编辑的职岗效能,使学术编辑的职岗效能成为学术发展中的生态链,需要不断改造和完善学术编辑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确立学术内在的发展机理和自主的规则,为了消除学术失范和腐败行为对于学术发展的消极影响,以规范化与本土化、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这两个前后相继的话题为主线,学术界的一批中青年学者率先积极提出和发起了一场影响日渐深远的学术规范化运动.十多年过去了,这场"学在民间"的运动极大地开阔了建树学术规范路径选择的思路.今天,把握学术规范讨论中有关建树学术规范路径选择的代表性观点,用新的视角寻求建树学术规范的路径选择,应当成为进一步推进学术规范化运动所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刘京希 《文史哲》2001,(4):107-110
在《文史哲》迎来50华诞之际,由我刊发起并主办的“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5月 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人文社科学者济济一堂,就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否失落、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人文精神与现代化的关系。人文精神的重构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展开了研讨。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季羡林先生认为,人们都在讨论人文精神,但好像又都没有说清楚,是个模糊概念。在季先生看来,人文精神与“德”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生来就要处理好三方…  相似文献   

15.
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在总结清代思想文化发展时曾对清代学术的特点有十分精辟的概括 ,他说 :“国初之学大 ,乾嘉之学精 ,而道咸以来之学新”① ,这已为学者所熟知。如果进一步考察 ,国初的断限就不好划定 ,我以为大致应划在康熙三十四年(16 95)黄宗羲谢世为止 ,此前代表国初之学大的顾炎武、王夫之等已相继谢世 ,一代遗民陆续凋零殆尽 ,清廷统治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乾嘉学派一般均提惠、戴 ,惠栋于乾隆二十三年谢世 ,戴震因在四库馆积劳成疾而于乾隆四十二年病故。以此来观察清代学术发展 ,可以看到在“国初”与“乾嘉”之间的数十年间 …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月刊》2022,(1):5-10
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等十大学术热点,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月刊》2024,(1):5-10
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等十大学术热点,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18.
曾军  陈瑜 《社会科学》2007,(12):181-187
2007年度,文化学术热点中学术古今与思想中西的碰撞体现得非常明显。作为"第三次改革之争"的延续,"民主社会主义"之争关切到中国前途与命运的选择,十七大报告上,胡锦涛再次明确了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读书》杂志更换主编事件引起中国思想界的波澜,十年来思想界变迁引起各方关注;文艺学领域"审美意识形态论"之争随着钱中文的长文而告一段落,同时对从新时期到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30年的总结和反思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德国汉学家顾彬2007年再次发难中国当代文学,全球化语境中的中西文学对话与交流仍显隔膜;以邓晓芒为焦点的"亲亲互隐"之争则突显了现代学术语境中传统学术资源的再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月刊》2023,(1):5-10
202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十大学术热点,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20.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12,33(4):19-21
深入观察、分析、研究当今学术界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当今学术管理与学术发展之间的若干关系值得我们冷静认识和深入反思. 对学术管理"重视"与"轻视"的关系 近些年来,学术管理部门对学术管理非常重视,且可以说是越来越重视.学术管理部门对学术管理的重视,一方面的确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和繁荣,如研究经费的增加、研究平台的增加、学术研究队伍的增加、学术成果数量的增加等等,是近些年来不争的事实;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小,甚至可以说其负面影响在不断加大,比如说"计划学术"、"审批学术"、"政绩学术"、学术研究"指标化"、学术界"官本位"、"全民学术"、"学术大跃进"、过分重视"学术评价"、"学术评价"等同于"记工分"等等现象,就与学术管理界的"太过重视"学术管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