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和<名实论>五篇,在思想内容上与<墨经>具有密切的关联.在对"名"的认识、"正名"的标准、名与名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公孙龙子>和<墨经>不仅基本主张相同,而且在语言表述上也极为相似.而<指物论>则明显是针对<墨经>的指物观而作.  相似文献   

2.
从胡适到沈有鼎,《墨经》逻辑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两部分:与西方形式逻辑概念相对应的《墨经》逻辑学,不一致的、体现个性的墨家自己的逻辑学。两位学者在研究中纠结于逻辑的论域与《墨经》文本的关系,他们代表着一百多年中国逻辑史学科建设中的共同困惑。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逻辑学是历史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逻辑史的研究应该回到它的时代,走进文本,做文本田野工作;逻辑史的比较应该有一个公共论域。  相似文献   

3.
近代墨学研究,比较中外乃主要路径,成就之外,以比附为比较的现象处处可见.杜国庠对墨家辩学比较研究弊端的批评,多一语中的之言.同时确立了立足墨家辩学本身,从文字训诂、历史分析、先秦文化分析等方面探讨<墨经>逻辑思想的研究方法,这一"以墨家逻辑还诸墨家逻辑"的实事求是的研究原则,正是比较中西时应坚守的基本轨辙.  相似文献   

4.
论墨家的类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墨家的类比陈克守先秦时期的墨家学派,特别是后期墨家,主要研究逻辑学,代表作《墨经》,在当时代表了中国逻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墨家的逻辑,被称为墨辩逻辑,其对于类比推理的研究,在三大古典逻辑墨辩、因明和亚里斯多德逻辑中最为深刻,取得的成就也最为显著。从...  相似文献   

5.
童恒萍 《中州学刊》2004,(5):162-165
<庄子>中有多处对墨家的理论和行为给予了批评.而墨家在<墨经>中也对庄子给予了反驳.两千多年前庄子与墨家的这场争论与他们的学术取向的差异是分不开的.庄学作为境界型的内圣之学,注重的是人生心灵自由的追求,而作为知性形态的墨学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追求,它体现出的工具理性精神正是庄子最为反对的.因此,墨家与庄子之争归根结底与他们的学术兴趣分不开.  相似文献   

6.
先秦诸子百家中,唯独墨家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科学精神,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探讨.后期墨家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自然视为独立的认知对象. <墨经>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首次展现了科学理性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在中国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分析墨家学说衰亡的原因、重估墨家学说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墨家对于概念“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墨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军事工程师。《墨经》是“世界最古名学之书。”其在中国和世界逻辑史上都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墨家对于“名”的本质、“名”的分类、“名”的定义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这些均构成了墨家逻辑学之概念论部分 ,墨家对于“名”(概念 )的研究对我们的逻辑思维是富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8.
墨家逻辑有认知和交际双重功能。本文钩玄提要 ,简论《墨经》辩、名、辞、说、知等逻辑与认知范畴的含义 ,以及墨家逻辑的体系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墨经·小取》有一段文字说: “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失周爱,因为不爱人矣。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从沈有鼎点校)”。某些中国逻辑史论著认为,这段文字讨论的是词项在语句中的周延性问题,并进而断定《墨经》提出了周延性理论,这种观点为中国逻辑史学界普遍认可。但是,对此论我存有疑问,愿发表不同见解与诸家切磋。  相似文献   

10.
略论《墨辩》“辩”的谬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是谬误分析的先行者。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墨家的《墨辩》(《墨子》中的《墨经》四篇和《小取》、《大取》的总称)就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名、辞、说或辩说(辟、侔、援、推)等论说方式中的各种谬误。它不仅构成了墨家辩学体系的谬误理论,而且也是中国古代谬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进行谬误分析的先行者。今天我们重新解读墨家《墨辩》“辩”的谬误论,对于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批判性思维智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略论墨家关于“立辞”的谬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墨家“立辞”的谬误论体现出对论证评估的批判性、辩证性、语用性、交际性或社会性 ,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非形式逻辑思想 ,作为原创性的论证逻辑 ,对它的创造性诠释 ,可以作为现代论证逻辑或“非形式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逻辑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在逻辑史研究与逻辑的比较研究中,诸多中外学者早就注意到不同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逻辑有共同的一面,也有特殊的一面。沈有鼎所著《墨经的逻辑学》一书的“结论”是很简短的,但在这十分简短的“结论”中,却有一大段文字被用来讨论具有人类共同性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在中国的表现方式的特质。他说:“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和逻辑形式是没有民族性也没有阶级性的。但作为思维的直接现实的有声语言则虽没有阶级性,却是有民族性的。中国语言的特性就制约着人类共同具有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在中国语言中所取得的表现方式的特质,这…  相似文献   

13.
孙中原 《中州学刊》2023,(6):127-132+2
《墨经》的本体哲学,在《墨经》整体的哲学语境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主导性和决定性。《墨经》本体哲学由一系列范畴与原理构成。范畴与原理的内在关联、相互作用与逻辑论证,形成严密整体,构建起《墨经》本体哲学的理论体系。《墨经》一系列范畴与原理中,“物”(物质)、“实”(实体)、“有”(存在)、“无”(非存在)、“动”(运动)、“化”(变化)、“宇”(空间)、“久”(时间)等范畴与原理,是构成墨家认知与改造世界的范畴与原理的关键节点。《墨经》范畴与原理的理论系统,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后期墨家在《墨经》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广义的逻辑学说作出了论述和分析,认为古代中国关于论辩的宗旨和原则以及概念(名)判断(辞)和推理方面的理论和学说,在先秦已经提出来了,而且在后期墨家得到了很大发展,可惜在以后的中国哲学思想发展中没有进一步完善和体系化.但仍得不出中国没有逻辑形式理论或不发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墨经》研究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语言分析诠释为逻辑规则或逻辑推理,这是语言学与逻辑学的混淆。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墨经》的语言分析及其与逻辑学的关系,澄清这种混淆。  相似文献   

16.
我们这里讲的墨辩逻辑也就是墨家的逻辑学。它的创始人是春秋末叶的墨翟,完成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后期墨家之手,主要体现在《墨经》中的《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和《小取》六篇里。墨家逻辑是先秦逻辑的最高代表,由于它主要是讲如何辩论的问题,因此常称墨辩逻辑。它的创立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差不多同时,但两者的运行轨迹迥然不同,前者只是昙花一现,而后者却光华世界,成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一强烈对照,几十年来不少学者都在思索着这一问题:墨辩为何沉沦了呢?关于墨辩衰落原因的探讨,虽已有不少真知灼见令人耳目一新之文,但笔者认为,大多  相似文献   

17.
在墨家研究中,有学者提出墨子关于“尊天”、“事鬼”是恢复对神鬼信仰的宗教思想,值得商榷。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发展、特别是手工业的发展,为墨家科技思想形成奠定了社会客观基础;墨家是“工肄之人”,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墨家科技思想形成的内在根源;《墨经》反映了后期墨家对早期墨家的技艺活动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8.
在<论语>思想体系当中,"己"是"仁"的逻辑起点,"敬"、"信"等构成了逻辑过渡性的范畴.目前存在的对<论语>当中的"己"的解释,带有主客体思维和对象思维的倾向,"己"进一步被分裂为"公心"和"私心",并成为一个需要加以限制或否定的对象.这一对<论语>中"己"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补充了<论语>未曾明确说明的哲学内容,揭示了"己"包含的深层的哲学义理.但在另一个方面也忽视了"己"所包含的超越他人和自我二元对立性的规定性.孔子追求一种超越主体问矛盾的主体性道路.  相似文献   

19.
黄晓伟(以下简称黄):张老师,您多年来一直从事民主理论与政治责任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连续在<政治学研究>上发表了<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的比较分析>、<论政治责任的相对性>、<政治责任的逻辑与实现>、<官员问责的政治逻辑、制度建构与路径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等一系列关于对政治责任、民主法治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责任问题研究>等以政治责任问题为主题的项目,特别是您的博士论文<论政治责任>曾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得到国内政治学界同行的高度评价,请问您涉入这一领域的缘起?  相似文献   

20.
墨家对语用谬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兴丽 《人文杂志》2001,(1):146-149
作为世界三大源流之一的中国古代墨家逻辑是一种论证逻辑,墨家对谬误的研究促进了墨家逻辑的形成.由于中国古代汉语的特点,墨家又着重研究了语用谬误.从墨家语用谬误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逻辑即辩学的特色--词项符号的语义、语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