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庞尚鹏,明中叶著名经济改革家。隆庆二年秋至三年冬,他以右佥都御史身份巡历九边,清理屯田。本文追寻了其巡历九边的大致经历,兼及考察了他清理屯政的有关思路和措施,并分析了其屯政改革鲜有实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庞尚鹏,明中叶著名经济改革家。隆庆二年秋至三年冬,他以右佥都御史身份巡历九边,清理屯田。本文追寻了其巡历九边的大致经历,兼及考察了他清理屯政的有关思路和措施,并分析了其屯政改革鲜有实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明散曲兴盛年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义山 《学术研究》2003,(6):141-145
自晚明以来,人们一直将明中叶成化、弘治两朝或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作为明散曲的兴盛期,把成化、弘治、正德、嘉靖,甚至隆庆四五朝整整百年作为明散曲兴盛的阶段,而且多以为康海、王九思等北派曲家在前,陈铎、王磐等南派曲家在后。事实上,明散曲兴盛的黄金时代应在正德、嘉靖两朝,此前的成化、弘治不过是明中叶散曲初步复兴的时期,明中叶散曲的复兴,应是陈铎、王磐等南派曲家在前,康海、王九思等北派曲家在后。  相似文献   

4.
明万历十年三月至五月间,杭州曾发生兵变和民变,史称“浙二乱”。此次兵民变影响至大,意义深远,揭示了明中叶以来城市管理体制变革的步履艰难,也涉及税制、币制以及城市里各阶级各阶层间的关系、矛盾、冲突。因此通过此一事件的研究,可以探索明中叶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若干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言锋 《江淮论坛》2005,(4):109-113
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金钱在社会生活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的金钱观、财富观也开始发生改变。作为明中叶以后市民文学代表的《三言》《二拍》中,不但展示出了人们在金钱世界里的升沉、奋斗、挣扎和迷惘,也表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6.
李梦阳对其师杨一清的<石淙诗稿>的评点很有特色,能将评诗与论人相结合,并着重从唐调宋格、诗人性情、美学形态、诗歌技法等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李梦阳的评点,不仅有助于了解杨一清其人其诗,生动显现李梦阳的诗学主张,而且也为深入研究明中叶的诗文复古运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晚明名士张献翼,与同时期诸多名流来往密切,事迹见于众多笔记文集,是明中叶以降狷狂士人的代表人物,但至今无人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梳理相关诗文集、传记、笔记等史料,可以发见,张献翼之狂颓,既有个性层面的狂叛特质,也有早年科举不第的心理阴影,还有晚明士人习气的熏染,更是对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  相似文献   

8.
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中很多地方涉及语言文字,或考证字词来源,或叙述词义变化,或考辨字音,是我们研究明中叶语言的很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出来的悲剧意识,可以分为先秦至中唐前后的生命悲剧意识、中唐以后至明中叶的价值悲剧意识和明中叶以后至清代的冲突悲剧意识三个阶段。以苏轼为代表的价值悲剧意识的特质是在明确地认识到文人的悲剧性定位后对这种悲剧意识进行审美超越,并在超越中建构具有新的合理性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澳门的由来     
澳门一名最初见于明代的文献记载。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庞尚鹏的奏稿《抚处濠镜澳夷疏》中写道:“广州南有香山县,地当濒海,由雍麦至濠镜澳,计一日之程,有山对峙如台,即澳门也。” 澳门的“澳”,原意是指海边弯曲可以停泊船只的地方。明嘉靖年间有些外商认为商船停泊在香山县离岸太远,交通不便,以重金买通地方官吏,求得在今称为澳门的地方停泊。此后,许多外国商船皆集于此。 关于澳门的得名在清代还有另外的说法。清代的《澳门纪略》中说:“澳门,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