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若建 《统计与预测》1996,(6):21-23,24
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李若建●当代中国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通货膨胀是大家所关心的两个问题,而在某种程度上,这又是两个相互影响的问题。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体现在不同的群体之间,也体现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这两者都受到...  相似文献   

2.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社会产品和财富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这是众人都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我们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要保证社会收入分配有相对的公平合理性,防止出现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但我们又要求社会经济活动有一定...  相似文献   

3.
构建理想状态下收入定位的logistic模型和两极分化条件下的收入定位的Gompertz模型,定义分化系数并研究两极分化程度,通过计算模型关键点,确定中等收入等收入区间、对应人口比例及对应收入比例,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定义了新的洛伦兹曲线,为深入研究经济理论、调节分配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公平分配的界定 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怎样才算合理公平,这主要来自对公平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公平分配的界定就成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理论依据.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平分配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三种理论.一种是福利经济学的公平分配理论.该理论始自英国学者庇古,他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于收入分配理论时,讨论了收入分配的福利含义.在庇古看来,福利是人们对满足的一种评价,它的范围很广,其中能用货币衡量的部分被称为经济福利.简言之,经济福利是一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经济效用的大小;第二种是平等与效率抉择的公平分配理论.当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公平分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平等与效率交替与抉择的争论而争论的.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的公平意味着收入在社会成员间平等地分配,它包括人们获得收入的机会平等和人们得到收入的结果大致均等.同福利经济学经济福利增加的公平准则不同,这里的公平分配的目的在于如何权衡平等与效率的双重价值标准并使两者相互协调;第三种是发展经济学的公平分配理论.发展经济学家的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不平等变化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对公平分配问题的见解与看法.在他们看来,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同经济发展有关,但绝不能对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向不平等演变任其自然,国家应在经济发展中积极推进收入再分配,以求得分配的公平.  相似文献   

5.
解决收入两极分化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解决两极分化、建立和谐社会是近年我国政府追求的目标。人力资本产权的缺失是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现状,是导致居民的要素收入和劳动收入偏低的原因,也是导致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人力资本产权是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翻开任何一本经济学和经济统计教科书,都会谈到初次分配、再分配这样的内容.本文以此为题,自然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想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作为百姓,我们是如何介入这些分配并受其影响的?第二,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后,分配是否就此结束? 国民经济是一个包括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各个阶段的运行过程.产品是由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但其最终目标是要供全社会各方面当期消费或积累起来,如何使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到达使用者手中?其间需要有一个分配过程.如何实现产品分配?在市场经济机制下,分配的对象常常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按照生产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分配,形成社会各方面的收入,人们以手中持有的收入到市场上去购买产品,最终使产品达到使用者手中.所以,所谓分配,尽管其实质是产品的分配,但其外壳在很大程度上则是收入的分配,一般将各种收入分配行为归纳为两个阶段,即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7.
叶荣德  武鑫 《统计与决策》2012,(13):149-151
文章主要考察工薪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对两极分化程度的影响。对两极分化测度方法作介绍,对收入水平变动导致的两极分化程度变动的影响作了理论探讨,分析了工薪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对两极分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工薪所得税免征额并不能降低两极分化程度,原因在于工薪所得税免征额提高使得高收入者相对于低收入者而言获得了更多的实惠,从而使得两极分化程度提高了,因此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是“扩中提低”,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得到明显扩大。从中等收入群体的统计意义与经济意义入手,在理论层面展开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的讨论。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依据设定收入上下限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界定实际生活中的中等收入群体。当收入分配格局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时,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下限应当略高于收入分布的下四分位数,而收入上限则应略高于收入分布的上四分位数。从不同收入分配格局的结构特征来看,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合理范围应当在50%以上且不宜过高。参考部分发达国家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验证,当社会收入分配格局表现为比较合理的“橄榄型”结构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大致保持在60%左右,并且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以及高收入群体的规模比例接近3∶6∶1。进一步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测度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中国在打造合理分配格局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尚不足40%。相比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小、水平低”,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不均度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收入分配过于均衡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而收入差距过大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红叶  王健 《统计研究》2001,18(7):9-16
一、引言收入分配方式与结果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收入差距拉大引起人们关注。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指出其政策意义。  二、改革以来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情况  改革以前我国均等化程度很高 ,文献表明当时城市基尼系数在 0 2以下 ,农村多数估计都在 0 2 1— 0 2 4之间。而许多发展中国家 ,城市基尼系数在 0 37— 0 43之间 ,农村基尼系数则在 0 34— 0 40之间 ,我国显然比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低。这主要是由于收入分配中强调公平而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