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创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斯大林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加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毛泽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进行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邓小平加大利用资本主义的力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l990年以来关于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 ,国内掀起了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研究热潮 ,学者们围绕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动因、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内容、毛泽东晚年未能坚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利用资本主义思想几方面展开了研究 ,发表了不少新见解。在研究方法上 ,学者们较多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取得了重要成就。在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过程中,江泽民指出了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国情出发,独立自主、为我所用;坚持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正确地处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二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形成了系统地利用、借鉴资本主义的思想,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前研究邓小平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面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是利用资本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是利用资本主义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实践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6.
关于对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是和列宁、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一脉相承的。邓小平既继承了他们的利用外资和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思想 ,同时又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创新 ,提出倡办经济特区 ,作为利用资本主义的窗口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一国两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毛泽东依据马列主义关于利用与借鉴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于如何利用、借鉴资本主义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行了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由于"左"的思想束缚,毛泽东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排斥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拒绝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错过了一些难得的机遇。分析毛泽东放弃利用与借鉴资本主义的社会根源、理论根源、认识根源以及思想根源,有利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总结利用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曾一度出现严重失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资本主义的重新认识 ,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党认为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取资本主义之长 ,大胆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 ,同时也要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防止“西化”和善于利用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新的认识指导了我国的改革开放 ,加速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由利用到消灭的转变问题亦在学界产生了较大论争。仔细梳理毛泽东相关论述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否定经过了一个持续的过程,"九月会议"是转变的起点;而建国前后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则是这种转变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实现了毛泽东民族资本主义观的彻底转折,从之前利用民族资本主义转变为要消灭民族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充分认识到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认为利用资本主义应发挥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认识,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是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后面临的一个现实实践问题。列宁和邓小平分别在领导俄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从利用资本主义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列宁和邓小平的思想分别作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对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经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资本主义观。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变动的,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肯定—否定的过程。邓小平在坚信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同时,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江泽民在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被代替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看到了其发展的潜力,主张与资本主义合作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三代领导人的资本主义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关于从资本主义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考与实践,邓小平理论是关于在社会主义时期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通过比较研究指出,两个理论是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邓小平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突破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思想。两大问题的言说方式不同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的言说方式,即没有把当今时代视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另外,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仍占主导地位,但邓小平不再以意识形态的不同限制自己的思维,而是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战争的可能性进行判断。从新的世界大战可以延缓到可以避免,邓小平的思维范式与理论进路已经不同于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哲学基础.邓小平同志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指出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在认识论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的一个前提,是必须承认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在开放中,从我国基本国情的实际出发,有准备、有步骤、有计划、有限度地开放,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国情.在唯物辩证法方面,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历史唯物论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了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6.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邓小平在研究探索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中 ,对非洲社会主义给予高度关注 ,提出了“你们根据自己的条件 ,可否考虑现在不要急于搞社会主义”的思想。这是邓小平立足于社会主义本质 ,坚持从实际出发 ,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所作出的理论总结 ,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发展史作一个梳理。一方面,从马克思最早提出的"垄断"到列宁首先提出"垄断资本主义",再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继承和批判,西方的学者根据西方资本主义现实的发展演变过程丰富着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也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中国学者们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审视,毛泽东、邓小平都对于"垄断资本主义"有着独到的见解,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主张。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对这一问题做过有益的探索 ,既有相同之点 ,又有不同之处 ;既继承前人 ,又突破陈规 ,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之路。今天 ,学习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提出要在树立对资本主义全面而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大胆地借鉴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些对加快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有用的东西,如借鉴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坚持广泛团结一切积极力量的统一战线;在中国允许资本主义小范围存在等。这些都有助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