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划分的问题进行了颇为广泛深入的讨论。但是,由于人们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学说的理解不同,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至今没有形成一种大体一致的意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没有看到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就不存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之分。 一、关于生产劳动的一般定义 在生产劳动的一般定义问题上,理论界现存的一种倾向性意见,是认为马克思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人类社会生产劳动的一般定义。其根据不外乎是马克思的两段话。马克思说:“劳动过程最初是抽象地,撇开它的各种历史形式… 相似文献
3.
4.
在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而奋斗的时候,反思过去,研究现实,展望未来,我们应把工资分配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来对待,正确、合理、公正地处理好分配关系问题,使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还应采取有力措施,解... 相似文献
5.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理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特别是第四卷)及其手稿中留下了大量的有关论述。但是长期以来,各国的许多马克思主义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并未对此给予应有的充分研究和足够重视。在西方,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艾·亨特所指出的:“大多数经济学家不考虑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著作中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概念”,甚至把它“看作是毫无意义的谬误”①。而在苏联和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我们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的论断,既不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说后人对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或基本特征没有搞清楚,而是说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或基本特征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没有搞清楚.邓小平的这个论断还阐明了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健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1)
本文较为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搞清这个理论问题的重要性及艰难度,接着从历史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基本观点及思想深化轨迹,并突出阐述了邓小平的贡献,然后从逻辑角度概括了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方法原则和社会主义的定义,最后又从现实性和未来的角度透析了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的认识疑团,揭示了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8.
八年来的经济改革实践表明:没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科学认识,国民经济的基本经济关系是难以从根本上完全理顺的,因此,深化该问题的讨论,已刻不容缓。为了叙述方便,我先讨论一个新范畴——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9.
由于多年来左倾思潮的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存在某些偏见。为正本清源,有助于弄清问题,本文拟就合作生产谈点粗浅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场有趣的争论为了说明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理解,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论述之间已经产生了不是无关紧要的差别,我想从不久前在经济理论刊物上发生的一场不大引人注意的但挺有趣的小争论谈起。事情是这样的:有人引证恩格斯在致奥·倍倍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统计局人口自然变动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991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十九点六八,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二点九八,分别比国家下达计划低1.18和1.69个千分点,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建国以来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顶峰的到来,我国的人口形势仍然是严峻的。一、人口问题,国运攸关众所周知,在我国平均每1.3秒钟就有一个婴儿出生。如此下去,本世纪末仍将突破13亿大关。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就应具有获得营养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建国四十年来,我国人口从5.4亿剧增到11亿,人均耕地从3亩减到1.4亩。11亿人有11亿张口,要吃,要生活,要接受教育。据卫生部统计,城市中抚育一个孩子,从哺育、管理、医疗费用到社会提供的服务设施等的消费,平均每年至少5000元。国家每年不得不从新增加的消费额中拿出5.8%用于新增加的人口。愚昧的生育观,导致人口素质下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和运用竞争的规律,是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改变目前供、产、销互相脱节状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竞争是产品生产的基本特性和客观规律。在一个很长时期内,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即把竞争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一提竞争,就是资本主义那种大鱼吃小鱼,一些人贫穷破产,另一些人发财致富,就是那种尔虞我诈、你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两种制度竞赛的决定性领域是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通过劳动生产率远比资本主义高表现出来。资本主义企业关心的是生存和利润。对企业来说,承担社会责任、供养失业者是“局外的事情”。社会主义国家关心的是社会利益,注重创造就业机会,安排每一个人的工作,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部分原因。美国的大型农场主要靠雇佣临时工人,农场不需要工人时,工人则失业。失业的农业工人和生活水平低而工作条件差的流动农业工人,正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划分为绝对规律和作为一种趋势的规律。同时,马克思在分析经济规律(其中包括他所说的绝对规律、一般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作用时写道,“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势趋,始终只是以一种极其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情况来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劳动的矛盾问题是一个十分迫切而经济学家对它又研究得很不够的问题.长期以来,大多数经济学家把社会主义劳动的矛盾同旧社会的"遗毒"或者同社会主义应该加以克服的某些缺点联在一起.当然,不能否认这类矛盾的存在,也不能否认有必要对它们加以研究.但是,这类矛盾并不是社会主义劳动发展的源泉.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在我国,人民民主权力的行使主要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实现的。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他们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并产生其他各级国家机关。因此,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制度。回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上认清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根本区别,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学术界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的讨论中,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派的根本区别,认清后者的要害所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在拙作《也谈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载《经济研究》81年第10期)中,针对一些同志批评生产劳动的“宽派”论者实际上是在重复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论调的观点,写了“资产阶级庸俗学派的要害何在?”一节,指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在生产劳动问题上炮制种种谬论的用心,并不……在于混淆物质生产的和非物质生产的界限,而在于混淆劳动者与剥削者的界限,以便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和阶级对立,为这个罪恶制度辩护。”但限于篇幅未能展开分析。本文从政治经济学史角度,对上述 相似文献
17.
劳动,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为社会做贡献的基本形式。我们把这种基本形式称为劳动贡献。近几年来,在职工的调资、晋级、评定职称以及其他许多工作中,都突出地强调了劳动者劳动贡献大小的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不少人对劳动贡献的概念在认识上缺乏科学的判定:尤其是对具体事、具体组织、具体个人贡献价值的评价往往纷纭不一,莫衷一是;而从社会的角度怎样才能使劳动者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当前不仅是一个突出的实践问题,而且又是一个突出的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对于我们国家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必要性承认如果不存在生产资料各种不同的所有者,便不可能有商品关系这一点,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前被认为是决定性的方法论原则.因此,存在社会主义所有制两种形式,以及由此而来的集体农庄和国营企业之间(以及集体农庄之间)的有偿交换的必要性.被认为是商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社会资源主要由市场系配置而不是行政权力和计划时 ,当政府不再是大多数企业的所有者 ,全民所有也不再作为体现崇高政治理想和阶级路线正确性的惟一的美好的所有制形式而存在时 ,政府像从前那样直接管理社会经济的依据 ,就已经从现实的逻辑上彻底消失了。组织和执行公共物品的供给、保护产权、保护私有财产所有权、保证宏观稳定、限制溢出负效应、提供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公共教育是人民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最基本的职能。传统体制的弊端就在于由于制度约束 ,政府无奈地管了本应由市场来解决的问题 ,从而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和人民福利损耗。 相似文献
20.
布达佩斯学派认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作为应对资本主义矛盾的现实的社会主义是一种自主的社会-经济形态,它既不是资本主义的退化变体,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实现。赫勒、费赫尔和马尔库什在其合著的《对需要的专政》中作了详细的阐述。瓦伊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苏联制度(现实的社会主义)不仅不能代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甚至不是对资本主义矛盾的解答,而是对俄罗斯历史的进退两难的一种回应,它仅仅表现为一种从权力阶层视角出发的合理性,而不是对社会整体来说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应把苏联模式的现实的社会主义谨慎地视为对痛苦经历和现代性问题的一种理论的-实践的回应,将其视为意识形态,视为运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