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1980—2000年间,GDP 年均增长10%左右,是同时期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人均 GNP 从290美元提高到840美元,踏人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 GNP 为756—9265美元)行列,创造了世界20%的人口迅速摆脱贫困的经济发展奇迹。但是,这并不是世界发展史中的最好纪录。历史曾有过“日本奇迹”。从1965年至1983年,日本人均 GNP 从876美元提高到10120美元,相比为11.6倍,翻了三番以上,其间只用了18年。即使扣除同期美元通胀因素(年均6.2%)也基本达到了翻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制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现代化历时一个世纪有余。相对于从传统农业走向工业文明而言的现代化过程,首先是经济的有效增长和国民福利水平的迅速提高。与可参照的国家和地区比较,中国应当跨入了上中等、并接近高收入国家行列,但除港澳、台湾地区外,大陆的人均GNP只有860美元,人均国民收人尚不足700美元。按照人均GNP低收入国、下中等收人国、中等收入国、上中等收入国和高收入国划分,再考虑到中国大陆GNP指标掺水的严重情况,中国仍然没有走出低收入的陷阱(低收入785美元或者更少,下中等收入786~3125美元,上中等收主3126~9655美元,高收入9655…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国情国力的国际比较中,往往涉及人民币对外币(主要是美元)的折算问题。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办法是“世界银行图表集”法。它将以各国本位币单位计量的一些综合价值指标(如 GNP、GDP、可支配收入等)按官方汇率换算为美元。按这种方法,目前1美元约折合成5.78元人民币(官方汇率),即1元人民币折合0.17美元。目前我国人均 GNP 约为350美元左右。这明显地低估了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和我国人均 GNP 的实际水平。实际上,国内外许多人士早已注意到人民币购买力低估问题。台湾《联合报)1991年12月19日载文认为,按官方汇率,当年大陆人均 GNP 约为340美元,与印度、海地、肯尼亚等国大致相同,但其生活水平大大高  相似文献   

4.
当世界银行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出中国1991年的人均GNP为1950多美元时,它并没有引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注意。国际上一些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用购买力平价法算出我国人均GNP比现在的370美元高出2——3倍时,也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当今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1992年GNP为1.7万亿美元(人均约1600多美元)数据,并据此认为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经济强国时,外交、统  相似文献   

5.
魏枫 《领导之友》2012,(4):55-57
世界银行将世界各经济体按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分为高、中、低3组。根据2010年的标准,高收入国家组为人均12,196美元及以上,中等收入组为996美元~12,195美元,低收入组为995美元及以下。在世界银行目前统计的213个经济体中,低收入组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这个世界到处游荡着才华横溢的穷人。人均GNP世界排名前30 个国家的一项调查统计很有意思,年收入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人不超过0.05%,年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人不足0.5%,绝大多数人聚集不了财富。让人琢磨的只是,人穷也就罢了,却偏偏不少的穷人又都是一身的才华。为什么横溢的才华却不能形成财富?恐怕是不善于把自身的才华整合成品牌。 许多官员在官场上无私无畏、兢兢业业数十年,忽一日起下海之心,却发现往日不怎么放在眼里的那些CEO位置却难以入席,老板们没有用自己的兴趣,为什么?数十年的行政历程没有勾勒出自己的品牌。可见,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曹越方 《决策》2004,(10):40-41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比较权威的国家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即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三个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及发达经济阶段,其中工业化阶段又因其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不同,分为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后期阶段。人均GDP280-560美元为工业化前期阶段,人均GDP560-1120美元为工业  相似文献   

8.
李铁 《领导文萃》2013,(11):30-33
韩国向民主政治的转型,是一个政府与社会在互动中此消彼长直至势力大体相当时互相妥协的过程。"汉江奇迹"的黄昏1960年代前的韩国是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人均GDP仅八十余美元,属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列。但在1962-1976年间,朴正熙政府连续推出三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使韩国经济得到  相似文献   

9.
现在,我们已成为WTO成员,按照WTO的规则应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境外企业、产品、设备、资金、人员进入中国,发达国家利用技术、质量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将占领我国的一些市场份额,争夺我国的资源,污染我国环境,竞争我国劳动岗位.任何国家的市场和资源都是有限的,我国的资源相对匮乏,人均淡水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耕地占世界耕地的7%,养育世界上22%的人口.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规划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当其冲的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有关研究表明,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320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贫富拉大     
世界银行最新发表的2000年度发展报告显示,世界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世界上最富有的20个国家人均收入,比最贫穷的20个国家高出37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比40年前增加了1倍。该报告共调查了132个国家和地区。最贫穷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人均年收入仅有100美元。最富有的国家是瑞士,人均年收入则高达3.84万美元。该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中又有12亿人的每天生活费还不足1美元。  相似文献   

12.
《决策探索》2003,(10):24-25
朱镕基上调中央,逐步主持国务院经济工作的7年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而又最平稳的7年.1992年至1996年中国平均递增12.1%,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约为2%,其中发达国家1.8%,发展中国家5.4%.和1991年相比,中国1996年增长了77.1%,达到67795亿元,按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计算,约合8168亿美元,依据在国际上的排名,已由1991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7位.  相似文献   

13.
从1979年到2004年,中国的GDP由1400亿美元增长到16000亿美元.人均GDP从181美元增长到1200美元.对外贸易额南1978年的20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万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35%,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联合国贸发会议原秘书长鲁本斯·里库佩罗说.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过程.成为近十年来最令人瞩目、最引人人胜的经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一、迈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对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4480美元左右。按世界银行2008年的分类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在3856美元至11,905美元之间的国家,都是上  相似文献   

15.
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两高一低经济发展结构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单纯依靠投资与出口虽然在短期内能对经济发展起到较快的促进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首先,过度投资会带来能源、资源的紧缺.当前,我国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对不足,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一些重要资源性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国际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凸显.同时,过度投资会引起并加剧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正> 自60年代初至今的30多年时间里,韩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较发达的工业化国家。1962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GNP)只有23亿美元,入均87美元;至1994年,其GNP达到3769亿美元,世界排名升至第11位。超过了国土庞大的俄罗斯等大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 一、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1、营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体系。 韩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发展很快的国家,但其国有企业——政府投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居于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中最核心的指标是GDP.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2003年,我国的GDP增长了9.1%,达到了11.67万亿元(居世界第七位),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达到了1090美元;2006年我国G D P更是达到20.94万亿元,增长10.7%,成为自1997年以来GDP增长最快的一年,为中国步入"全面小康"发展阶段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超过了1000美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充满机遇、面临风险的一个关键阶段.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经济发展出现了不一样甚至截然不同的结果,这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也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环顾当前我国这一关键阶段的机遇和风险,只要我们趋利避害,积极应对,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完全可能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GDP翻一番,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咨询与决策》2004,(4):12-15
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25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从1980—2000年,年均GDP增长速度达到9.8%,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日标。2003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人均经济总量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报告中提到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比2000年翻两番;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也表示,根据近些年经济的增速,实现这一目标没有太大的困难。本文收集1978年到2002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据,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到2020年的人均GNP,看是否能得出比2000年翻两番的结论,证实国家统计局以及十七大关于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推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