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德国对华直接投资经历了起步阶段和逐步增长阶段,表现出投资主要为优势行业的大企业、投资数额大、履行技术转让合同信誉好等特点。同时,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存在产品发展方向较窄、基础工业投资少、项目总数偏低、投资集中于我国沿海地区等问题。对此,我国应鼓励德国企业在华投资技术含量高、产品品种新的项目;鼓励德国投资者加强对基础工业的投资;鼓励德国企业加强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加强宣传吸引更多德国中小企业来华投资。  相似文献   

2.
德国对华直接投资经历了起步阶段和逐步增长阶段,表现出投资主要为优势行业的大企业、投资数额大、履行技术转让合同信誉好等特点。同时,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存在产品发展方向较窄、基础工业投资少、项目总数偏低、投资集中于我国沿海地区等问题。对此,我国应鼓励德国企业在华投资技术含量高、产品品种新的项目;鼓励德国投资者加强对基础工业的投资;鼓励德国企业加强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加强宣传吸引更多德国中小企业来华投资  相似文献   

3.
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张杰军近年来,美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兴未艾。更多的美跨国公司开始瞄准中国市场,一些大公司不断追加对华直接投资。1994年美国四大联合企业──—通用电气公司、电报电话公司、IBM公司和杜邦公司向中国增加投资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进入90年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从1993年度起,中国已成为接受日本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且今后中国仍是日本企业热衷投资的对象。90年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规模、速度、地域分布和产业分布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间断了30年后,1980年美国恢复了对华投资.十五年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形势喜人。美国500家大企业中已有上百家在华有投资项目。文章对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状况、特点作了一些分析,并对中国如何加快吸引美资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的发布,为中德关系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勾绘了蓝图。中德两国关系将进入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时期,德国企业对华投资将面临新的机遇,投资领域和区域将越来越宽广,很可能形成新一轮投资热潮。  相似文献   

7.
希特勒的战略原料采购及其全球策略之需要是德方对华友好与合作的根本原因。德国为了扩军备战之需要,同中国交往甚密,而为了其全球战略,德国又牺牲了对华关系.希特勒从实利主义出发,对华采取投机主义.  相似文献   

8.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转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日本开始对华直接投资以来,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就不断加强。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入世后明朗的发展前景,对日本新一轮对华直接投资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通过分析20世纪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以及新世纪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转移趋势后,提出了优化日本对华投资产业结构的对策,旨在吸引更多的日资,使其在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两国贸易额已从1980年的1.8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82.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国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也成了中国继日本、香港、美国、台湾和德国之后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随着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韩国企业的对华投资正在迅速增加,并呈现出方兴未  相似文献   

10.
德国对华文化政策的出现是同德国的“世界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武力侵华过程中,德国殖民者便认识到了通过文化手段对中国施加影响的重要性.摩洛哥危机的爆发更坚定了德国统治者推行对外文化政策的决心,他们把中国选取为推行这一政策的首要目标.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推行对华文化政策的中心机构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动因和目的以及现状 ,并面对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自九十年代以来,欧盟加大了对华投资的力度。尽管其对华直接投资总量大大小于日本或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但是欧盟企业在华投资项目的平均金额远高于日美企业,且投资主体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相关产品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投资效益较好。本文经过调查访问,并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欧中合资企业绩效的因素。调查结果说明,欧中合资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高质量的产品和售后服务、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畅通的信息渠道和品牌效应。而较高的外方股权份额、较长的合营期限、投资各方协调一致的目标、投资各方日益减少的文化差异、政府的支持、较低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和外方相对增强的谈判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中合资企业的经营绩效。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分别从欧盟和中国两方面提出了改善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迅猛发展,中国入世10余年,众多跨国公司敏感地意识到中国这个巨大而现实的市场,增强了对中国投资的信心,于是根据全球战略的需要,重新定位中国在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调整在中国的经营战略与策略,部署对华投资新战略,把中国全面纳入其全球经营网络。纵观十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不难看出其所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本文从多方面较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在中国入世十年来对华投资的新动向,并提出了这些新动向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德国迎来了并购热潮,德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吸引中国企业的重要因素。但从2017年开始,德国政界对待外资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尤其对中国投资的疑虑加重。德国联邦政府逐步收紧外资审查条件,严控外国企业在德国敏感行业的并购,中国企业赴德并购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聚焦德国政府最新的外资安全审查措施,从企业经营、政策以及社会舆论三个维度分析中国企业收购德国企业的三个案例,以研究德国外资审查趋严背后的逻辑,并为中国企业提出相应对策。本文经过分析指出,德国政府一系列外资安全审查措施虽未提及中国,但从政策内容到具体实施,主要的针对目标都指向中国企业。如今在德国敏感行业的并购上,政策因素对交易的影响增大。在德投资的中国企业应提前了解当地法律,聘请专业团队,并在必要时调整交易结构以降低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日本在华投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日经济贸易关系当中,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就日本对华投资的基本状况和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就我国在日本对华投资问题上应采取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加强中日两国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关系,使资本、技术和劳动力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和合理组合,使各自的比较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并最终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开拓中国市场.这些措施使中德关系不断改善,也促进了德国在华利益的增长,并对德国对华外交的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吸引外资数量的增加,外资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增大。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60%以上来自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依托。运用短面板数据分析了亚太地区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量、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对华直接投资对以上三方面均产生正效应。最后提出利用亚太地区投资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1907年至1950年的40多年中,有近百名德籍教师在同济大学工作过。他们既是近现代德国对华文化政策的实践者,也是德国文化与科技在中国的传播者。同济大学能够成为对德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包含着德籍教师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关于跨国公司对华进行R&D投资若干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对华开展 R&D投资活动 ,成为目前我国吸引外资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对华 R&D投资的形式、进入策略及作用等问题 ,对如何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R&D的全球化浪潮 ,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韩建交以来,韩国在对华投资额、投资地区以及投资领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但是,韩国对华投资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投资规模较小、投资领域较窄、本土化战略不足等。这就需要中、韩两国政府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吸引韩商投资的力度,优化韩商投资的地区布局和产业结构,打造引资平台和改善投资环境,从而推动中、韩两国企业合作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