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管理者非理性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行为金融视角出发,首先对上市公司业绩预测状况进行分析,以其为代理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非理性程度进行了测度,得到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的测度指标值,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非理性的程度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10):115-121
公司IPO资金超募在提高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是否增强了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以2009—2016年通过IPO在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财务绩效为中介变量,充分考虑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时间滞后性因素,研究公司IPO资金超募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表明:公司当期IPO资金超募对IPO一年后的财务绩效、IPO两年后的企业社会责任均呈显著的负向影响;公司IPO一年后的财务绩效在当期IPO资金超募对IPO两年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的公司并购融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蓓 《统计与决策》2011,(18):67-70
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的非理性经济人假设来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融资决策的影响是研究并购理论及公司融资行为的一个新思路。研究结果显示:尽管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基于对职业声誉和自身利益的长远考虑,在并购融资时并不一定采取高水平的负债融资决策,但是对并购后短期盈利的乐观估计确实为管理者选择激进的债务期限结构提供了理由。由此证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并购融资决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中介效应视角,实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过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即投资者情绪在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的同时,还通过塑造管理者过度自信最终导致企业投资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研究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对不同终极控制人的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以揭示在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下,不同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后在银行对其不同的外在约束下所产生的对公司投资行为的不同影响,并基于中国沪深股市2009—2012年间150家参股银行的公司共600个观测值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公司持股银行的比例增加,对银行业金融资源的控制能力增强,可以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行为,投资扭曲减少;终极控制权为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之后面临银行的软约束使其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现象更严重,而非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后其投资行为受到银行的硬约束,则可以有效抑制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低效率投资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设计约束政府干预公司经营行为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风险资本积极投资者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了风险资本对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功能.以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风险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风险资本投资对深圳创业板公司业绩短期影响和滞后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国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胜任特征条目并编制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量表.用210个样本对量表进行了测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可以归纳为5个维度,分别是控制与影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情绪能力、成就感和创新学习能力,其中创新学习能力同国内外同类研究结论相比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张春霞  刘淳  廖理 《统计研究》2013,30(8):92-101
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经常表现出非理性行为,那么,什么样的投资者才能更好地避开金融投资中的非理性陷阱呢?本文使用生存分析方法,通过Cox比例模型,对基金投资者卖出行为的概率进行了研究。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为生存时间设定一个具体的概率分布;同时还可以方便地将时依协变量纳入方程之中进行分析,研究各种变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通过对2002-2010年期间我国6290个机构投资者和101多万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我们发现基金投资者个体的"成熟度"和"投资经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消除其在金融市场上的行为偏差。研究还发现了投资者的"成熟度"和"投资经验"对处置效应的影响程度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楚鹰  鲁威 《统计与决策》2008,(9):131-133
中国作为转轨经济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为羊群行为特别是非理性羊群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并且将其结果与发达国家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对中国证券市场整体羊群行为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着显著的羊群行为,而且比发达国家的市场更为显著,更有可能是非理性的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23日,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已完成A股发行的112只新股,披露预计募集资金规模合计为578.26亿元,而实际募资总额达1301.11亿元,超募资金多达722.85亿元,超募比例高达125%。平均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的财务报表为数据样本,以总资产净利率作为盈利能力的度量指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二次曲线关系,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之正相关,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一定程度时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之负相关.研究还发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与盈利能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财务柔性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选取我国2005-201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持有较高水平的现金柔性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同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持有较高的负债,通过降低企业的负债柔性,继而增加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CAPM模型定价效率,文章在资产定价模型中引入投资者情绪影响因子,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动态的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投资者非理性情绪是证券定价的一个系统性因子,并且风险溢价因子及投资者非理性情绪因子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以200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战略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谋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根据企业战略得分,将企业战略类型进行分类,重点考察防守型战略企业(Defenders)和进取型战略企业(Prospectors)在投资行为方面有无显著区别,并进一步探讨企业战略与投资机会和现金流量对投资规模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遵循防守策略的公司倾向于降低投资水平,进取型企业往往积极追求新的市场机会,并表现为较高的投资水平,而防守型战略会削弱投资行为与现金流量之间的敏感性;进取型企业在外部投资机会较少时会过度投资,这种投资偏差行为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该结论对公司战略决策和投资行为均有一定指导价值,能对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和公司投资行为问题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内容。以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投资水平呈负向关系,具有微盈动机和扭亏动机的公司投资水平显著低于非微盈公司和非扭亏公司的对应水平,得出了公司盈余管理降低了公司投资水平、对公司投资行为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上市已满三年、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始股份都已陆续解禁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5年为事件研究窗口,分析和比较其高管减持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中小企业板中还是在创业板(二板市场)中,高管减持这一行为都会促进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此同时高管们减持公司股份的规模越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水平就随之越高.并且在创业板中的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比中小板的公司更大,高管减持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1227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了女性董事对董事会行为的影响,并研究了女性董事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女性董事的教育水平和女性最高管理者对公司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价值投资是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坚持价值投资是投资者在股市中盈利的前提,但现实中我国投资者亏多赢少,可能的原因是投机心理导致的非理性行为。我国个人投资者持股周期普遍较短这一重要特征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检验。本文基于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个人投资者的持股周期对其股票盈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投资者相比,平均持股周期短的投资者在股市中更难盈利。可能的影响机制是持股周期短的投资者投资组合的多元化程度不足,导致盈利的可能性较低。异质性分析表明,前述作用机制在投资经验欠缺、可投资资产不足、跟风操作的投资者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个人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担保中借款人行为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保证担保的自身特征与不健全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结合,诱发了借款人(包括上市公司)的非理性投融资心理倾向,进而导致了其非理性投融资行为的产生和收益损失。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2002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中,选取四年来以负债(除债券融资以外)为唯一外源资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投资效率为因变量,以负债率为自变量,用似不相关方法分别进行线性和非线形回归,得出的结论是负债并没有起到约束过度投资的作用.因此在债务软约束的前提下,不宜提倡用增加负债的方式约束投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