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货币政策的国际联动效应也日趋明显,研究国际金融波动对中国货币供给系统的冲击效应,对于国内货币政策的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国民经济循环理论、货币政策国内传导与国际联动机制等相关理论的支撑下,以货币供给系统为核心,以社会核算矩阵稳态均衡模型(SAM-SE)为基础设计一套测度模型,该模型能够在给定不同目标和约束的条件下完成测度、模拟和优化三层功能,既能拟合现实,又能均衡优化,可供货币管理部门作为决策参考。应用该模型测度了国际经济增长、国际价格、国际利率和外汇汇率四类冲击对国内货币供给系统产生的冲击传导效应,并据此给出货币供给系统在国内政策目标与国际冲击效应双重作用下的最优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协整检验和VAR模型,本文利用俄罗斯1993年-2012年的年度数据,对俄罗斯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都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不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但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苏联解体后的短暂几年中,货币供给是引起俄罗斯恶性通货膨胀的主导因素;而自普京总统执政,俄罗斯政府根据通货膨胀形势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相互交替的做法来确保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土地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又是当前非常现实的问题,特别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该问题的现实意义更为突出。利用AD-AS模型和面板VAR模型,研究土地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脉冲响应函数看,在受到土地供给冲击时,通货膨胀在同期没有发生变化,在第一年受到正的影响,但在第二年之后主要受到负的影响,并且累积响应为负;从方差分解看,土地供给对通货膨胀波动的解释程度较小。政府可以通过对土地供给的调控,使中国宏观经济处于"高增长,低膨胀"的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4.
蔡晓陈  蒋涛 《统计研究》2014,31(5):48-53
中国分类价格指数的通货膨胀持续性有何特征?如何理解分类价格指数和加总价格指数通货膨胀持续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分类价格指数比较明显的表现出行业间异质的通货膨胀波动性和通货膨胀持续性,而与加总价格指数相比,它的通货膨胀波动性更大而通货膨胀持续性更低。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这些现象可以从特有冲击和共同冲击的角度加以理解。共同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存在差异解释了分类价格指数的通货膨胀持续性呈现行业间异质性;特有冲击的重要性在数据加总时被削弱,解释了分类价格指数具有比加总价格指数更低的通货膨胀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货币冲击对农产品相对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Cairnes—Bordo的理论,当货币政策调整引起货币供给量变化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反应要比工业品市场快,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影响到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水平。然而,国外的农业经济学者的一系列实证检验的结果却不尽一致。基于中国有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货币供给冲击的确会对中国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产生一定影响,扩张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会提高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反之,收缩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实证分析结果也显示货币政策调整不会对中国农产品与工业品相对价格水平造成长远影响,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和VAR模型对外部冲击影响我国通货膨胀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文章认为:调节国内需求结构,刺激消费需求、抑制投资需求,以及提高宏观政策的有效性,稳定公众通胀预期,是治理当前国内通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各方面因素,确定货币需求函数,探究我国现阶段国情下货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对于指导、推测中国金融改革中货币政策的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中国货币需求为研究对象,运用现有的货币需求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考虑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对我国的货币需求模型的影响,探讨分析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建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并得出简单的结论,旨在为中国的货币需求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借鉴Blanchard&Quah(1989)提出的方法构建二元SVAR模型,将影响中国实际GDP波动和失业波动的随机冲击分解成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结果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遭遇的供给冲击为正,需求冲击为负;供给冲击对产出具有正向持久效应,对就业总体呈现持续的负向影响;需求冲击对产出产生短期的正向"驼峰"效应,并在第5个年度出现反转,由正转为负向效应,对就业则产生持续的正向冲击效应;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需求冲击对就业波动占主导因素,供给冲击对就业波动则解释1/4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考察了货币冲击对我国实际产出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货币冲击在长期里是中性的,但对短期产出水平具有真实效应。不过,与实际冲击的作用比较起来,货币冲击对于解释实际变量的波动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0.
2005年至2010上半年间,我国货币供给速度(尤其M1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货币供给过快对物价产生冲击,而货币政策的相机性使得通货膨胀率成为货币供给的Granger原因,两者相互影响呈现出发散的“螺旋“关系。基于货币交易方程的实证模型表明,金融危机及之后时期我国经济体存在较高的通胀惯性,并且高速的M1供给显著的抬升了CPI水平,但M2货币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具有负相关关系。因此,在中长期内保持货币供给的平稳性有助于维持物价水平稳定,而短期内则可以通过降低M1供给,刺激M2货币增加,抑制较高的通货膨胀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测算和分析我国核心通货膨胀指数,本文在动态因子模型分析框架下引入了时变因子载荷系数、随机扰动和异常值调整,构建了基于我国城市环比CPI的UCSVO模型和基于八大类城市环比CPI及消费支出权重的MUCSVO模型。研究发现:①UCSVO模型识别出的CPI异常变动时间点符合经济现实,由其测算得出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数适用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实时监测;②MUCSVO模型中共同的趋势成份因子及其载荷系数能体现宏观冲击与价格粘性的现实经济含义,价格粘性的差异是各大类核心通货膨胀指数对宏观冲击产生异质性响应的重要原因;③MUCSVO模型所测算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分类权重与消费支出成正比、与波动性成反比,在测算分类以及总体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同时,还能准确反映各大类CPI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货币需求的转移函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筑了货币需求的转移函数模型,实证检验表明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较为符合;结果显示证券市场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相反,通常认为不存在的利率杠杆作用得到证实,只是因为跷跷板作用而被掩盖;应该尽快实现利率市场化,并且启动证券市场的作用机制,以利于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赵进文  丁林涛 《统计研究》2012,29(12):69-76
本文首先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分析了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响应及其剧烈程度。然后,利用门限模型验证了通货膨胀在不同变量作为门限变量情况下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六个因素冲击的反应程度各异,其中,对流动性过剩的反应程度最强,对股票价格、产出缺口和国际油价的反应适度,对实际有效汇率和房价的反应较弱;股票价格、汇率和国际油价具有明显的门限特征,它们分别将通货膨胀分为高低两种区制状态。以上结果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通货膨胀的反应机制,采用合理的经济政策应对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建立了以自身滞后一期值为转换变量的LSTAR模型,拟合效果良好,说明我国低通胀与高通胀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转换特征。CPI的转换位置在8.476%,RPI的转换位置在7.143%,CPI和RPI在低通胀下的系统是稳定的,在高通胀下的系统是非稳定的,由此导致高通胀持续的时间短,而低通胀持续的时间长,低通胀向高通胀的转换具有跳跃性,转换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5.
货币供给效应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供给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通过对货币供给(扩张性和紧缩性)的度量,我们检验发现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紧缩性货币供给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货币供给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因此,在经济收缩阶段应该实行稳健性货币供给政策来规避金融风险和防范通货膨胀,在经济发展过热时应实行适度的紧缩货币供给政策调控,以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小波分析和含外生变量的VAR模型,分析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通货膨胀水平影响的时频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具有滞后效应。在高频空间,冲击效应一开始为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持续性,数期后方向改变,这个过程在反应期限内不断更迭;随着频率的降低,效应方向的持续性不断减弱,到高尺度时,影响方向呈现隔期正负交替。同时,冲击效应的强度随着频率的降低而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7.
毛秋蓉  李萍 《统计与决策》2006,(20):104-105
本文仅就货币形式多元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行分析.货币形式多元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货币形式多元化影响的货币的内涵,是货币的结构和划分都变得复杂,同时也动摇了货币乘数的稳定性,减缓了货币流通速度.  相似文献   

18.
李鹏 《统计与决策》2022,(20):144-148
文章基于世代交叠模型(OLG)研究通货膨胀、经济泡沫对消费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正向通货膨胀冲击和正向泡沫冲击对消费产生的动态影响主要有:青年人消费量和老年人消费量的脉冲响应曲线均为“振荡”型;导致奇数期的青年人消费量减少,奇数期的老年人消费量增加,偶数期的青年人消费量增加,偶数期的老年人消费量减少,这意味着青年人消费量的变化方向与老年人消费量的变化方向在任一时期均相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货币需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78~1997年中国3种主要货币流通量M0(现金)、M1(狭义货币)和M2(广义货币)的实际数据,对一个简化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进行估计,获得中国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揭示该模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吕光明 《统计研究》2009,26(7):20-26
 本文首先利用经全国经济普查信息修正后的季度数据推算得到1992年第1季度到2008年第3季度的实际GDP和GDP减缩指数,然后借鉴Blanchard和Quah(1989)提出的方法构建二元SVAR模型,对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供求冲击进行甄别分析。结果发现:①无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2/3以上的产出波动可以归因于供给冲击的影响;②对于价格波动,短期内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的贡献几乎相当,而长期内需求冲击能够解释70%左右;③总的来说,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在中国经济波动中具有几乎同等的重要性。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宏观操作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