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程婷  田野 《统计与决策》2012,(21):161-165
文章运用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中国吸收FDI的影响。从全国层面上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与FD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区域角度,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吸引来自美国和欧盟的FDI,并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较大,但日本和香港的情况则相反;人民币汇率的频繁剧烈波动会减弱FDI的吸引力;中国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度对FDI流入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1995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1季度的季度数据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及其波动(VOL)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REER及VOL与FDI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是负向的,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政策建议是: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完善我国引进外资的政策;扩大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
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香港对内地服务业FDI为例,从汇率水平、汇率波动和汇率预期三个方面对汇率与服务业FDI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来看,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本流入国的市场规模、资本收益率、借人成本、工资率、双边贸易、汇率、国家风险和文化差异等方面,其中汇率作为一国货币对国外货币的比价,并且随时都在波动,故它必将影响到货币兑换成本及风险成本,所以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研究汇率波动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基础上,假定其他经济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FDI增长的影响效应,为宏观政策和决策,特别对人民币均衡汇  相似文献   

5.
基于ARCH类模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汇改以来,尤其是进入2007下半年以后,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和波动幅度显著增加。文章使用ARCH类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剧烈,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波动率聚类特征;外部冲击会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并且冲击的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同导致人民币贬值的因素相比,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会造成人民币汇率更大幅度的波动。这些特征要求市场参与者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谨防人民币汇率过度升值。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最低工资标准对其它工资水平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攀比效应的均衡模型,并根据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交通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高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而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等低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滞后性。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也不同。总体来说,最低工资标准对平均工资变化具有极小的正影响,并且这种正影响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已有研究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实际情况构造一个适合人民币汇率变动对FDI的影响模型.并利用GARCH模型对汇率的变动剧烈度进行估计,选取11个国家12年的数据作为基本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单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FDI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的效应,最后实证分析说明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FDI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建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GARCH模型,对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汇率波动不服从正态分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收益序列具有左厚尾的特征,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集群性;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较强的记忆性,且前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本期的影响呈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上海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效应.更具体地,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异质性相联系.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贡献较大,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影响显著,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三种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刚 《统计与决策》2006,(14):81-83
本文用GARCH模型导出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条件方差代表汇率变动,并尝试用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变化研究汇率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行业污染密集度将制造业划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三类,引入FDI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构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环境规制面板数据模型,并检验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环境规制、FDI水平溢出和前向溢出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均呈显著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呈抑制作用;重度污染行业检验中,仅有FDI前向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呈显著促进作用,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呈"倒U"型;中度污染行业检验中,FDI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都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呈抑制作用;轻度污染行业检验中,环境规制不仅支持"波特假说",而且有利于增强FDI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成效。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流通业利用外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处于先导行业的地位,外资转向服务业已是世界趋势,基于这两点,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流通业利用外资的情况。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流通业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波动较大;对服务业FDI和FDI的贡献度低,弹性偏低,贡献率不稳定;而且流通业FDI增长和产值增长、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弱相关性,没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文章对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流通业FDI对于流通业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明显,主要体现在间接促进作用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模型,对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汇率收益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收益序列具有左厚尾的特征,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集群性;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较强的记忆性,且前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本期的影响呈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14.
蔡晓春  邹克 《统计与决策》2012,(13):152-156
文章基于ARCH类模型,利用对2005年7月20日至2011年5月31日的人民币高频日汇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港币与英镑汇率的波动率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港币的波动性较其它货币小一个数量级;各汇率序列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与波动率聚集特征;除港币外,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由过去波动引起,并且冲击的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外部效应较弱;日元与其它货币的杠杆效应不同,好消息比坏消息冲击效应更大;风险溢价效应只在人民币兑美元与港币的汇率中显著。这些特征表明人民币汇率应更加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左喜梅 《统计与决策》2022,(19):145-149
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将货币政策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的内生部分剔除,运用货币政策外生变量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政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能显著抑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其抑制效应有2期滞后;单独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扩大货币供给量无法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目标,但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扩大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则可以有效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几何加权平均法对省际区域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测度,利用AR(1)-GARCH(1,1)估计了汇率波动率,并采用省际面板计量模型对汇率机制改革效应及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分别与区域有效汇率、汇率波动率、投资、政府支出存在面板协整关系;汇率升值及汇率波动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及时点异质性,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民币升值对区域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截面异质性,但是波动率的上升则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且具有时点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通过对美元/人民币、非美元/人民币汇率收益的滞后信息和利空(好)消息影响下的人民币价格走势分析基础上,研究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收益的变化情况.研究中,我们在设定ARMAX-GARCH族模型基础上,选取了美元(日元、欧元、港元)/人民币日汇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美元/人民币的汇率收益ARCH特性的特点,同时表明EGARCH模型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并且发现汇改后在上述三种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的收益变化及波动呈现出不对称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内物价水平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是开放经济中一个重要变量,人民币汇率是否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更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文章运用协整(cointegration)和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及动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物价波动在长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在短期,这种影响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与金融密切相关的汇率的变化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准确把握汇率同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风险溢价纳入到扩展的开放型泰勒规则汇率模型之中,从理论上阐释了人民币汇率动态变化的成因,并结合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NARDL)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扩展型泰勒规则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且在长期与短期内相异。具体而言,中美息差、产出缺口差、物价差及汇率预期(特别是在贬值预期的环境下)能够对人民币即期汇率产生较强的“叠加”影响。在扩展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中,国际资本流动影响作用较大,其次是汇率预期,投资者的逆向选择使得风险溢价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特征。因此,货币当局应建立可预期的货币政策框架以及有效监管资本流动和降低风险溢价,避免公众形成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并以此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意、均衡的区间内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