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的统计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飞  袁洁 《统计研究》2002,19(4):59-60
一、人力资本贡献价值及其测量模式的构建  所谓人力资本贡献价值是指人力资本所贡献的产出价值 ,产出价值是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 ,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人力资本贡献的比例 (即人力资本贡献率 ) ,以求出人力资本所贡献的产出价值。选用什么产出价值的指标为好 ?笔者认为从统计的角度选用增加值较好 ,因为增加值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计算的基础 ,在测量出企业人力资本贡献增加值的基础上可汇总出宏观层面的人力资本所贡献的GDP ,这既符合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核算协调统一的统计核算原则 ,而且比前述研究中从宏观层面…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对广东发展的贡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营企业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分析 1.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计算 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计算民营企业增加值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计算广东民营企业增加值贡献率指标.广东民营企业增加值贡献率的两种表达方式及计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概 论( 一)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和作用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国民经济运行就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即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两层涵义:一是指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二是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3作用:(1) 主要为宏观决策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2) 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3) 为宏观…  相似文献   

4.
一、构建社会会计的环境动因 1.国际上对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 社会会计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整体,或者说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它包括生产、分配、流通、使用等方面的核算.二战以后,凯恩斯就提出,要改变自由放任的市场秩序,国家就必须干预经济生活.国家要干预经济生活,必须要了解经济生活,其中十分重要的就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组织国民经济核算.  相似文献   

5.
宏观资产负债核算指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的资产负债存量核算.从宏观来讲,资产负债核算具有综合性,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为对象的核算主体,以经济资产存量及其变化为对象的核算客体,通常称为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也是国民财富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国民资产负债表或帐户形式表现的,反映国民经济总体、地区或部门在一定时点上拥有  相似文献   

6.
投资是国民经济成果使用的主要方面。但目前对宏观投资的定义、核算范围和核算方法等,均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文章以现行宏观经济统计的国际准则,即以1993年SNA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界定了宏观投资的定义和核算范围:宏观投资是指国内常住单位为营利目的而用于非金融资产积累所花费的支出;探讨了宏观投资的账户形式以及项目核算、价格换算、固定资本消耗估算、贵重物品估算和存货核算等方法;并将宏观投资账户与相关经济变量结合起来,提出了宏观投资账户的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统计>杂志自去年第7期至今,基本上每月都有一篇笔者的随笔短文.其中都会有这样的提法: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如何如何,从国民经济核算看如何如何.读者或许会问:为什么总要扯国民经济核算这面"大旗"做你的"虎皮"?是的,要从宏观上观察分析经济状况和经济关系,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年前德国统计局局长在其所著<经济统计学>中曾经说:统计是我们观察经济社会现状的"眼睛".借用这句话并加以延伸,那就是:国民经济核算是我们进行宏观经济观察的"眼睛",掌握了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就相当于装备了一双"慧眼".可以洞悉宏观经济中的经济关系,而不致被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  相似文献   

8.
适应小康统计需要 研究社会资本核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它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 ;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 ;是政府管理与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与依据。国民经济核算如何服务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是摆在经济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性课题。为了适应小康统计与评估的需要 ,我们不仅要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而且要拓展核算的范围、丰富核算的内容。当前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研究社会资本核算理论与方法 ,建立社会资本核算制…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变化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中国统计》2002,(12):7-9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它源于统计、会计、业务核算,是三大核算的综合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观测宏观经济运行与进行管理的“数据库”、“平衡仪”和“晴雨表”。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指标体系是地区经济与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标准语”和“普通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统计》2002,(11):15-1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投入产出核算就是运用投入产出方法,通过对全社会生产经营单位的投入结构和产出情况的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投入产出模型,从数量上系统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经济技术联系的宏观核算。整个投入产出核算包括三方面内容: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的分析应用。其中,投入产出调查是基础,它是编制投入产出表的重要资料来源;编制科学的投入产出表是关键,它决定了能否正确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的内在经济技术联系;投入产出分析应用是目的,通过投入产出表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宏观或微观投…  相似文献   

11.
一、国民经济核算是会、统核算的共同任务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它是在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统一协调的基础上,通过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再生产运行的过程、联系及其规律性,为国家经济的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建立在可靠的微观核算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联结,使微观核算的统计信息能够顺利地转化成为宏观核算的统计信息,这是国民经济核算试点所要着重解决的—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通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互相联系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核算方法,完整、系统地反映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具体地说,它包括反映物质资料再生产、生产力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以及上层建筑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核心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作为国民经济核算(宏观层次)的基础——微观经济核算之一的企业统计业务,相应的增加值或人均增加值(即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在企业经济运行中也具有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为此对企业统计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小词典     
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C。国民经演核算体系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为进行国瓦经济核算而制定的一整套标准和规范。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科学的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一套逻辑一致和结构完整的核算构架。目前,由联合…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结果进行的宏观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探讨和总结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演化和经济理论取向之间的联系,对于推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深化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发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历了计划经济时MPS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阶段,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MPS体系和SNA体系并存的阶段,市场经济深化发展时期SNA体系下的发展阶段;概括了中国经济理论界在三个不同时期理论研究,特别是价值理论研究的进展。从中可以看出,随着SNA体系在中国的建立,中国理论界在价值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化的理论动因,但面临SNA体系在中国的深化发展,中国理论界在自然资源的定价和新经济贡献的测度上,还有诸多理论命题需要突破。  相似文献   

17.
马岚 《广西统计》2003,(6):21-24
投资是国民经济成果使用的主要方面。但目前对宏观投资的定义、核算范围和核算方法等,均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本文以现行宏观经济统计国际准则—1993年SNA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界定了宏观投资的定义和核算范围;探讨了宏观投资的账户形式以及项目棱算、价格核算、固定资本消耗估算、贵重物品估算和存货核算等方法;并将宏观投资帐户与相关经济交量结合起来,提出了宏观投资账户的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一、交易的界定交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容 ,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而市场经济活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理解 ,相应地交易也有两个层次。微观上的交易是指各个市场活动者为各自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交换活动 ;而宏观上的交易是指机构单位之间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共同协议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经济流量。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交易概念与 1 993年SNA所界定的交易是一致的 ,都是宏观上的“经济交易”。笔者提出“经济交易”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媒体 ,据此来界定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交易。交易的主体是指参与交易活动的双方。 1 993年SN…  相似文献   

19.
毛邦基 《统计研究》1986,3(1):33-42
一、什么是SNA 国民经济核算是从宏观出发,用货币表示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活动成果的记录、计算和分析。通过它,能够综合反映该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全貌,以及人民物质生活福利水平的状况。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把它列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核算任务,定期进行编制。  相似文献   

20.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它通过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核算方法,系统地反映社会再生产的条件、结果和从生产、分配到交换、使用的全过程,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联系。国民经济核算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