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研究从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住房、教育文化事业、社会公用事业等五个方面构建黑龙江省民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统计指数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线性加权综合法得出黑龙江省2001—2010的民生指数。并在把握黑龙江省民生状况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民生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数字化基础、数字化应用、数字化创新和数字化效益4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全局时序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莫兰指数和标准椭圆差对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延展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9年中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且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集聚形态主要表现为“低-高”集聚和“低-低”趋同。数字经济重心主要分布在32.4395°N—32.6629°N、114.5250°E—115.4509°E这一范围内变动,延展方向由“北—南”走向逐渐朝着“东北—西南”走向演变,且这种趋势仍在加强。  相似文献   

3.
李锡元 《统计与决策》2007,(16):169-170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来的职业经理人成长评价体系,整理和综合了人们的主观判断,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从而成为职业经理人成长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职业经理人成长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层次分析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综合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素萍 《统计与决策》2007,(14):171-174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六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综合模糊评价的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做出了评价,最后研究了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1.宏观质量指数指标体系框架。宏观质量指数是由“产品实物质量”、“产品技术水平”、“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环境保证能力”四个二级指标以及十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体系框架,具体结构如表1所示。表1质量指数指标体系2.宏观质量指数统计分析方法。宏观质量指数属于多指标综合评判问题,常用评判方法:主观加权平均法(专家赋权法)、因子分析法等。其中因子分析法是用较少个数的相互独立的公共因子来解释原来相关的多指标变量,从而达到综合评判的目的。由于本文中建立的质量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不相互独立,所以采用因子分析法。基本步骤如下:数…  相似文献   

6.
文章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自然环境、能源消耗、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共20个指标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从1991~2010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压力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状态和响应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也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生存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失衡,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不断恶化的形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支持“偏误”理论的学者认为传统指数理论存在“缺陷”及其解决办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并对传统指数理论进行修正的《指数理论及指数体系研究》(徐国祥 ,1 999)进行深入分析 ,旨在探讨传统指数理论“缺陷”观点的合理性和所谓“缺陷”解决方案的科学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数编制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现行的贫困生助学金分配政策不完善的情况,建立了两种数学模型得到贫困生评价体系。在选取了学生的贫困程度、节俭程度、学习情况和德育素质作为评价指标后,分别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打分法"和综合评价法两个模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得到了高校贫困生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统计学中现有的三套指数体系的缺陷作了深入研究 ,并针对这些缺陷 ,设计了第四套指数体系——共变影响增长指数体系 ,它能有效地克服原有三套指数体系分别存在的“虚增”和“实减”、各因素引起的价值增长百分比之和不等于总的价值增长百分比、“共变影响”绝对数与相对数不一致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因子分析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喜仓 《浙江统计》1995,(12):21-21
应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克服了现行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综占经济动态指数法和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法之不足,使得评伙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在实际统计工作中被广为应用。在此,笔者无意于该方法之身原理的描述,仅对其特点及实证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探讨.而这些常为人们所忽视。一、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的特点(一)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处理和数学变换,消除了指标问的相关影响,消除了由于指标分布不同、数值本身差异造成的不可比.从数据源头保证了评价的质量。而综合经济动态指数法虽然简单易于操作,但…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基于创新指标设计原则以及专家意见建立了评价地区科技自主创新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3个主因子,通过构建原始因子载荷矩阵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命名主因子,构造评价综合指数模型,对28个样本地区进行因子综合得分、排序,最后评价陕西省科技自主创新综合能力以及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陕西省发展为科技强省提供政府决策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皓  韩兆洲 《统计教育》2008,(12):29-33,37
对传统的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的质疑之处有三个方面,而增量分析法和积分因素分析法可以克服上述局限性。我们应该在《统计学》教科书的指数因素分析法方面增加介绍增量分析法与积分因素分析法的内容,这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展统计学知识体系的能力,又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指数因素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五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安全评价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安全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获得最终的评价结果,从而建立起城市安全评价模型:最后结合某城市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实例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评价员工的敬业度对改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员工的心态和行为两个维度建立包含11项要素的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员工敬业度评价模型。实证分析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形式将当前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分解为资源价值、景点规模、旅游条件等指标,并通过构造比较矩阵并量化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模糊评价及多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计算出得分值.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新课题。如何通过统计指标评价和分析民生改善的状况及其存在问题,为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供较为客观、科学和全面的参照体系,已成为全国各地及各级统计部门责无旁贷的新任务和面临的新挑战。本刊记者通过采访浙江省统计局相关部门和若干专家,对浙江省民生指数编制工作的起始由来、指导原则、历史进程、指标构成以及浙江省民生指数和民生评价报告的内容、发布及其社会反映等相关事项进行了跟踪纪实,现特予以刊登,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新课题。如何通过统计指标评价和分析民生改善的状况及其存在问题,为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供较为客观、科学和全面的参照体系,已成为全国各地及各级统计部门责无旁贷的新任务和面临的新挑战。本刊记者通过采访浙江省统计局相关部门和若干专家,对浙江省民生指数编制工作的起始由来、指导原则、历史进程、指标构成以及浙江省民生指数和民生评价报告的内容、发布及其社会反映等相关事项进行了跟踪纪实,现特予以刊登,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庞敏  武晶  梁琳 《统计与决策》2015,(6):182-184
文章结合网络分析法(AN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稠油污水循环处理管理模式评价模型,利用网络分析法对建立的评价体系确定权重值,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稠油污水循环利用管理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统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与模糊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从统计信息的内容质量、表述质量及对统计信息的约束三个方面对统计信息质量进行考察,系统地阐述了统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三层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完全由人为赋权的主观性和能准确地反映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探讨统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减缩指数分析法及其应用陈智发展和完善统计方法体系,一方面包括统计调查方法,一方面则应包括统计分析方法。关于调查方法的讨论研究,目前已成为统计界的热点,有诸多文章论及。本文就减缩指数分析法的应用作点探讨,以完善统计的分析方法,加强统计学科的建设。一、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