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MeaningfulJob一件富有意义的工作 )记述了一位美国友人琼斯小姐在武汉、南京、合肥等地参观访问一些中学为西藏、新疆、四川举办的“少数民族中学班”后的感想。从文中可以看到外国人怎样赞美我国中等教育的这一新事物。本文作者曾于 1 999年 9月 1 2日在北京巧遇这位美国友人于香山游玩之时 ,偶然同向而行 ,出于礼貌而互相致意问候 ,不料竟话语投机 ,倾盖而谈。翌日 ,按这位友人建议 ,采用其参观访问“少数民族中学班”后的感想中之精华 ,运笔成文 ,并经过这位年过半百的友人过目首肯。本文题目是这位友人选用的。  相似文献   

2.
大师待客     
杨家厚 《今日南国》2013,(10):43-43
有一回,叶淑穗和友人一起去八道湾拜访周作人先生,他们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间,轻轻地敲了几下门。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长圆脸、留着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们推断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说明了来意。可那位老人一听要找周作人,就赶紧说“周作人先生住在后面”,于是,叶淑穗和友人就往后面走。  相似文献   

3.
罗生特这位被陈毅元帅尊称为活着的白求恩的奥地利友人,为了躲避纳粹分子的迫害,不远万里奔赴中国。怀着热爱和平、热爱中国人民的一腔热血,罗生特毅然抛弃上海的富裕生活,加入了艰苦抗  相似文献   

4.
查尔斯·张(Charles Zhang)又名张朝阳,代表了21世纪中国的时尚弄潮儿。这位年轻的商界人士是麻省理工学院创办的由其负责管理的中国两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搜狐网站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最近他在北京超人气的兰博俱乐部接待了一群为欢庆奥运盛典而云集北京的世界各地友人。席间,在相互闲聊之时,他提到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他信心十足地说道:“我在美国生活期间,从赖特(Letterman)和列侬(Leno)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和社会实践家——梁漱溟,他的一生思想复杂多变,从西方功利主义到印度佛家、再由印度佛家到中国儒家,也就是说其思想由世俗的(入世的)人生观转变到厌俗的出世主义,最后又回到虽是世欲而又超俗的人生观。引起这些的变化,既有来自社会的影响,也是时代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这位著名思想家既是中国“最后一个儒家”,又“一直持佛家思想”。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7,(11):4-6
印度“超人” 在印度北方的边远山区纳米罗尔村,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名叫巴亚·米切尔。他修炼瑜珈功有40多年了,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浮,如同仙人。 美国物理学家卡莱曼思教授曾在印度工作、生活多年,他决定去拜访这位“超人”。和他同行的有印度著名的生物学家辛格·米巴尔教授、人体功能学者雷曼尔博士及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的记者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彩色的希望     
《社区》2012,(34):F0003-F0003
2012年.由于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对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升斗小民来说,是艰辛的一年。然而,在过去的每个困难时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从来也不曾放弃希望,一如这位生活在印度海德拉巴市的气球小贩一样,满载着五颜六色的气球,一路前行。  相似文献   

8.
宇宏 《新天地》2012,(4):52
一位朋友刚过六旬便撒手人寰了,几位友人得知噩耗,心怀伤感。这位友人大学毕业就努力工作,拼命攒钱,与时间竞走,忘了风花雪月,瞧他工作的劲儿,有如蜜蜂,飞到西,飞到东,钱是赚了,命也没了,值得吗?这种事近些年遇上几回,不免感慨万千。一个友人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年过半百,"不强求":一不管: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就别再管了,他们需要"单飞",必  相似文献   

9.
明朝画家沈石田收到友人的一封信和一盒礼品,信上写道:"送上琵琶,请笑蚋。"沈画师打开礼盒一看,原来是吃的水果枇杷而不是乐器琵琶,便回信道:"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友人读了回信,知道写了白字,十分惭愧,作打油诗自嘲:"枇杷不是琵琶,恼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这位友人还有自知之明,承认写了别字,能自责当年读书识字不用功。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来自美国、瑞士、挪威、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南非等13个国家的不同肤色的外国友人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喜气洋洋地参加了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举行的第六次外国友人捐资结对助学活动,资助上海市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66名中、小学生。至此近两年来已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个外资企业、194位外国友人先后6次参与了这一活动,共捐资人民币92.2万元,使上海市的268名贫困学生得到了帮助。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清明节前夕,我受友人之约,拜访了原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康干生同志。他住在长沙市内一所宽敞明亮的别墅里,颐养天年。当我说明来意后,这位身穿灰南征北战闯四方眼前的这位老首长个子高大,精神焕发,目光明亮,待人热情,平易近人。他说起话来,思路清晰,声音响亮。我从  相似文献   

12.
火柴盒的巧合 当英王爱德华七世正值青年,还是威尔士亲王的时候.他是一个热心的猎狐者。常伴同他捕猎的人之一是一位名叫爱德华·A·萨森的演员。有一天.为表示对这位友人的尊敬和欢心.亲王给了他一个金火柴盒,上面迹连著一根表链。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7,(11):62-62
印度东部加尔克汉德邦一名15岁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怪病,她的眼睛里不断外冒小石块,有些石块甚至大如黄豆,被村民疑为魔鬼“附身”。至今印度医学界也无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这位名叫萨威特丽的小女孩受这种怪病折磨已有一年多,每次眼睛冒石头之前,头部就像有无数把小刀乱扎一样,同时耳朵、鼻孔和嘴巴里会出现大量石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07,(3):12-18
1913年11月5日,一个星期三的傍晚,费雯丽诞生于印度的达吉林市其父母的家中,当时起名为维维安·玛丽·哈特利。其父厄内斯特·哈特利于1883年出生于英国的约克郡,为了寻求发展和冒险,于22岁那年移居印度。他投靠了一家经纪公司,有时候也赛马及参加加尔各答市戏剧团的演出。其母格特鲁德·雅克吉的双亲是爱尔兰后裔,但她本人于1888年也出生在印度的达吉林市。据哈特利夫妇的友人说,格特鲁德秀发乌黑,双眼碧蓝,面若桃李(费雯丽后来所继承的特色),年轻时美丽动人,比费雯丽有过之而无不及。雅克吉这一方的家族还有亚美尼亚人的血统,这可能使得费雯丽的外貌具有东方人的黑色特征。  相似文献   

15.
《江海纵横》2006,(3):28-29
一、印度的大型私人企业规模要比中国的大10倍。至今,中国还没有能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私企,而不少印度私企已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相似文献   

16.
友人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当年在黑龙江下乡的上海女知青,旧地重游。老战友专门请她到有农家特色的饭店用餐,而且专门拣"笨东西"吃:笨鸡、笨蛋、笨猪……味道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这位知青返沪后,偶遇街市上  相似文献   

17.
山石 《成才与就业》2011,(23):57-57
在星巴克咖啡店里,能经常看到外国人在练习说汉语的场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也日益提升。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外友人,他们远赴重洋来到中国学习汉文化。一时间,学习汉语逐渐成为国外的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18.
一位瑞典人早在160多年前,在他的一本著作中指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葡萄牙没有任何权力霸占澳门。” 这位瑞典人就是安德士·伦斯泰特爵士。 安德士·伦斯泰特1769年出生于瑞典,1835年卒于澳门,葬在当时的澳门耶稣教堂墓地。 安德士·伦斯泰特在18世纪未来到澳门,1798年作为瑞典东印度公司的成员到达广州从事商  相似文献   

19.
迦梨陀娑是中古印度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他的创作不仅代表了印度梵语文学的最高成就,而且在世界古代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印度的莎士比亚”。18世纪起,西方梵语学者逐步介绍和翻译了他的作品。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推荐他为世界文化名人,在全世界举行了他的1500周年的纪念和研究活动。虽然算在迦梨陀娑名下的作品有二十部甚至四十部之多,但一般认为真正属于这位诗人的共有诗作四部,剧本三部。它们是长诗《罗怙世系》、《鸠摩罗出世》和《云使》,以及抒情小诗《四令之环》(六季杂咏),其中《云使》是一…  相似文献   

20.
志明  咪拉 《北京纪事》2013,(6):26-28
“酝酿好了,菜就是一首诗”寒冬腊月,友人相约,神秘地说:“带你去一个特别的饭馆。”坐八通线到传媒大学附近一个小区里,门没锁,友人推门进去。厨房传来呲呲啦啦的炒菜声,一股饭菜的馨香飘荡在室内。锅灶前,一个瘦瘦的男子扎着围裙像模像样地翻动着锅铲。友人介绍,这就是饿发,“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