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东学派是中国最有名的、地域性的学术流派。浙东学术既是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 ,也是中国学术的精髓。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浙东学术这一地域文化在中国学术之地位  相似文献   

2.
经世致用:浙东文化的最高宗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世致用"是清代浙东学派几代宗匠从浙东文化、浙东学术的全部实践和理论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文化学术的最高宗旨,它源于先秦儒家,又异于、高于先秦儒家的治学主张;开其先河的是宋代浙东学派,而非宋代理学家。浙东学人始终高举这面大旗,终于使之成为经典性的文化学术原则。  相似文献   

3.
论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历史地位陈国灿南宋时期,浙东地区(今钱塘江以东)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学术昌明,流派纷呈。其中,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俱以注重事功、提倡实学、讲究学术研究的经世致用闻名于世,是当时...  相似文献   

4.
一个时代之学术是否繁荣,它之根本标志是什么?是林立的学派!学派众多是政治宽松的象征,是政治开放的结果。 在本世纪初,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历史发展到一个转折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出现了“百家竞起,异说争鸣”的热烈景象。当时,哲学有李大钊的唯物史观与胡适的唯心史观之争;  相似文献   

5.
明清浙东经、史“家学”董建和,陈培敏自古以来,浙东宁、绍为政治灵敏、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荟萃、学术思想活跃之地。明清之际逐渐形成了以经史为中心、具有鲜明思想特征的浙东学派。这—学派植根于黄氏、万氏、邵氏、章氏等“家学”之上。几代人在这块世代相传的...  相似文献   

6.
中医妇科在其发展历程中,受到地域文化和地方学派的影响,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以上海、浙江、天津、山西、黑龙江、云南、贵州以及岭南八地为例,从历史地理学视角梳理长江、珠江、黄河、海河、松花江水系地域性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发展脉络,并依据历史传承性指标和地理区域性指标揭示其在不同历史时期背景下的时空特征及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社科院、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社科联主办,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宁波市文化局、宁波市社科联、宁波大学承办的“明清浙东学术文化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12月6-8日在宁波举行。 浙东人文荟萃,具有丰厚的学术文化底蕴。以王阳明、刘宗周、黄宗羲、朱舜水、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学术大师为代表的明清浙东学术文化,构成宁波历史文化的精髓。浙东学术思想产生于浙东特定的地域文化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宋代理学学派交融与碰撞之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代理学学派众多,各学派相互交融与碰撞,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交融与碰撞方式多样且有创新;交融与碰撞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界限;在交融与碰撞中更注重相互吸收与发展,最后朱熹集理学之大成;交融与碰撞促进了学术与政治理念的统一,构建了不同的道统理论,道统统帅政统,程朱理学因"有补治道"被列为正学之宗,作为官方哲学统治中国长达六七百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南都学坛》2013,(5):25-30
永嘉学派是宋代重要的学派之一,是浙东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永嘉学派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学术思想上随着宋代学术思潮的变迁最终由师从二程性理之学转向注重经制、事功之学。这种转变经由了北宋中期、两宋之际、南宋中前期几个主要阶段,在每个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如王开祖、周行己、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人,其思想主张与内涵尤其是在经学诠释及思想重心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北宋的王开祖、周行己等"永嘉九先生"为奠基者,他们一般都注重心性之学,而南宋前期郑伯熊、薛季宣等是永嘉学派由心性之学转向事功之学的关键人物,南宋中期陈傅良、叶适则开始成为永嘉学派事功之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0.
孙奇逢是明末清初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理学大家。他早年曾读程朱之书,后与定兴鹿善继交游,接受陆王之学,形成"以象山、阳明为宗"的学术思想;及至晚年又和通朱子之说,生平论学大致出入于程朱陆王之间。他出于治世治学的考虑,反思社会与学术的弊端,用调和程朱陆王的观点阐述儒家学说,强调经世致用,躬行实践,不计门户,融会各家,成为清初理学的集大成者之一。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广收门徒,发展教育,使洛学再度兴盛,与以黄宗羲为首的浙东学派、以李颙为首的关中学派形成鼎足之势。  相似文献   

11.
论宋代教育家的道德教育观张炼宋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形成了众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教育流派,如儒学、荆公新学、理学、事功学等,他们虽然在教育思想上各有各的主张,学派林立,分合变异,论争激烈,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重视封建的道德教育,将之视为...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不同,也因为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南宋浙东各地刻书业之间,无论刻书主体抑或所刻书籍,均颇具地域特征,并大致可分为以越州、婺州、明州为代表的三大类型。南宋浙东刻书业的地域特征,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期浙东历史发展的阶段性面貌。  相似文献   

13.
楼钥作为南宋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博通经史,讲求实学为后世所称颂。身处学派传播活跃的四明地区,其凭借成长、为官经历及地缘乡情,结交了当时社会上的宿儒,与同时期学派代表人物都有着广泛的交往,这些因素对于楼钥的学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楼钥的文集《攻媿集》为基础,通过对楼钥与学派代表人物之间的交往的考略,对其兼容并蓄的学术特色的形成,当地学风的建设,以及浙东地区学术发展之情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7年,创刊伊始,便设有“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专栏。依托千年学府的学术底蕴,推陈出新。2004年,该专栏以独特优势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入选教育部首批16家学报名栏。我们遵循“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加速创新,打造品牌”的思路,力争在3~5年内,把“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专栏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的品牌专栏。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前身,创办于公元976年,在宋代即居全国四大书院之首。千余年来,这里学脉绵延,弦歌不绝,故有“千年学府”之称。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木式主持书院时期,在此形成了中国学术…  相似文献   

15.
适逢浙东学派重要人物万斯同逝世 3 0 0周年之际 ,以反映浙东学派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浙东学术文化陈列” ,于 2 0 0 2年 12月 8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宁波的白云庄正式对外开放 ,第二届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随之拉开序幕。宁波西郊的白云庄是中国 17世纪伟大的思想家黄宗羲讲学的地方 ,也是明清浙东学派的发祥地和浙东学术文化的圣地 ,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庄原为明户部主事万泰的别业 ,后成为黄宗羲在甬期间讲学时间最长、最固定的场所。浙东学派在清顺治年间开始形成 ,先后历经四朝 ,涌现了黄宗羲、万斯大、万…  相似文献   

16.
宋代功利主义学派的崛起及其与理学家的论战,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最精采的篇章之一。以荆公新学、永康学派、永嘉学派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学派,在与理学的斗争中发展、深化了古代的功利主义思想,把我国古代功利主义的发展,推上一个新的高峰。从此以后,中国古代功利主义,才具有比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功利主义才被学术史家们目之为一个学术流派。因此,系统地总结和探讨功利主义思想,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浙东学派是中国学术史上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重要学术流派。目前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是编年史研究工作的缺位,已经成为制约浙东学派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大瓶颈。建立在坚实文献基础之上而编纂一部《浙东学派编年史》,不仅可以从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高度完成对浙东学派学术谱系的建构,而且可以在一个新的学术起点上推进浙东学派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通代与区域学术史研究的深入,并为当代文化精神的重建提供丰厚的学术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位于福建建阳考亭村的考亭书院,是朱熹生平创办的最后一个书院,加之形成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考亭学派,考亭书院成为朱熹教育后代的文化摇篮,成为宋代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宋明理学各流派之竞合关系不仅是少数思想领袖间的诘辩与相互影响,亦是社会文化变迁大势的因缘会聚之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地域社会的培植之功。以洛学到朱子学再到阳明学的发展为例,这其中固然有很强的学派领袖的思辨融贯之功与时事背景。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此一思想变迁过程亦可以从地域、家族、学术交游及社会变迁这一独具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得到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陇东道情是甘肃地方剧陇剧的前身,在发展的过程,受地域、种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环县陇东道情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各地的艺人们注重对当地的文化元素的吸收和借鉴,使得环县陇东道情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流派和家族流派.通过对陇东道情这一剧种在环县的流派分化进行研究和整理,能够将环县陇东道情的发展脉络和审美特征呈现出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陇东道情这一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