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与崇尚武力,奉行“丛林规则”的西方文明不同,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讲“和平”、“和为贵”,奉行与人为善、以邻为伴,以理服人,以德化人。深入开掘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和平资源,对维护世界和平,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构建和谐世界和“和而不同”、多元共存的全球文明新秩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观察,便会发现怛逻斯战役背后所隐藏的文明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意义,即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互动、融合,其最直接的结果是造纸术西传和中国人对伊斯兰文化的深度考察、理解以及伊斯兰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3.
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明对话是人类文明交往的理性形式。不同民族的不同文明中有许多重要思想资源,需要加强研究与开发,这是更深度反思的文明对话。对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西方文明这些重大文明典籍中的共同文明理念,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这是文明自觉者应负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传播地域辽阔,信徒人口众多,以伊斯兰教为核心价值观的伊斯兰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之一,内容博大,影响广远,在世界史上曾发挥过承前启后、沟通东西的作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在主权的归属、主权的授权和主权的运作方面观点迥然不同,前者强调主权在安拉,安拉授予人类代理权,人类理应遵循安拉的法度;后者主张主权在民,民享、民有、民治。但二者在主权观上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都注重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都追求人的福利。以文明对话代替文明冲突应是当代人的理性选择,不同文明之间应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相互补充,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文明皆具有两重性的特征,无论是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还是基督教文明,概莫能外.儒学和基督教所特有的殊别价值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价值,更不能说成是所有他种文明都注定要接受.倘若将一种文明的殊别价值与普世价值统统视为普世价值,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然后向世界加以推广,文明之间的冲突自然就会发生.百余年前先进的中国人对近代化道路探求受挫的历史昭示后人,欲求中国文明的新生,必须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和谐统一.其意即在一个恢宏的时空下,以超越文明间界限的普世性价值为参照系,重新审视固有文明的价值所在,甄别其价值的殊别性与普世性,做到文明价值两重性的和谐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和谐统一,当是重新建构中国文明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纳赛尔根据埃及的实际环境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纳赛尔社会主义思想,站在文明交往的角度,把纳赛尔社会主义看作在特定阶段不同文明互相交流的产物.纳赛尔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多种文明的特征,也体现了文明的交往、交流和融合的动态过程,是文明交往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采用理论研究与历史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与策略。分析认为,坚持文明交往的开放性,善于平衡不同文明间的矛盾,加强文化艺术交流和商贸往来,有利于促进各种文明间的交往;反之,强势文明与弱势文明之间的不平等交往,交往中民族主体意识的迷失,或极端民族主义都有害于文明交往。分析结果表明,正确的文明交往策略是以开放的胸襟对待外来文明,要注意保持本土文明的特色,在全球化时代,尤其要注意处理好外来文明和本土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提出"历史交往"概念到形成"文明交往"史观直至系统提出"文明自觉"的史学理论,我国著名世界史学家彭树智先生20多年来致力于人类文明交往的探索,漫漫文明鸿踪论期盼人类摆脱历史交往的野蛮性,最终走向交往的文明化。  相似文献   

10.
从文明范式看人类文明转型与中华文明复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文明范式的角度看,人类文明转型与中华文明复兴,构成了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取向.这场新的文明互动,将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文化艺术革命和哲学革命为总动力,以新的哲学与美学革命为主脑,以建构知识上升为智慧、技术上升为艺术、片面的人上升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确立"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的新生命观与新实践观为内涵,在总体上体现一种新的创世纪精神与日常实践相统一的人类文明新范式.这种以大生命观引领的大科学观、大审美观和大人格观,将促进人的大人格生成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从"适者生存"型向"美者优存"型的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1.
在域外传入的阿拉伯语、波斯语苏非典籍的影响下,诸多明清之际的汉文伊斯兰译著都阐述了以“数一”、“大命”等汉语化造物论命题为核心的造化流行学说。通过文本的对比,此类概念学说及其来源可得到比较确切的文献还原;以新柏拉图主义“流溢”理论为模式的伊本·阿拉比学派的学说是其思想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其间包含着“文明的全球化”与“文明的本土化”的“二律背反”。文明和全球化只是创造了不同地域的本土文明进行交流的更大空间和更多契机。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时 ,要警惕“全球化”的陷井。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汉文译著运动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清代汉文伊斯兰教典籍刊刻者和刊刻情况进行梳理后发现,清代汉文伊斯兰教典籍刻印主要以四川、江苏、云南和广东等地为中心,其他地区亦有零散刊印;主持刊印者多为教内人士,亦有商人和武职人员等。  相似文献   

14.
崔达 《东方论坛》2003,(1):110-114
本文对全球化视野中的文明冲突与共存主要有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 ,全球体系相互依赖和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 ,出现了文化的全球化。第二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是客观存在 ,未来不会出现一种普世文明。第三 ,文明冲突的消极意义要让位于其共存的积极意义。第四 ,在国际关系中对待文明冲突与共存应持两种相互结合战略 ,即以文明之间的和平对话来代替暴力冲突、以文化的软权力来彼此应战和约束。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华裔文学中的伊斯兰文化带分布于中亚、西亚、东南亚的大部地区,及欧美的个别地区.此文化带的艺术特质体现为:作品中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汉儒文化"化合",作家具有"三重"望乡心态,作品的美学风格为倾向民间底层的现实主义.发掘此文化带,能为世界华裔文学的文化地图新拓出一个中亚板块,能将华裔少数民族文学纳入学界的研究视野,还能通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世界华裔文学的比较,思考世界华裔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VI视觉识别系统是现代企业发展中的经营管理策略,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中的新兴领域,正在逐步形成应用性很强、使用范围甚广、形式各样的一套可操作的方法与技巧。把VI概念引入清真食品的整合与管理中,对于树立清真食品形象、保护清真食品权益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影视传播这种最快捷的文化传播方式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化发展趋向,面对2005年中国电影艺术价值迷失、交互功能欠缺的现状,以及国际影视传播领域的失衡状态,中国电影传播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及思路应是:以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为基石,并在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国际化交流基础上,将整合资源共谋发展作为推动力,走深化改革打造精品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Ⅵ视觉识别系统是现代企业发展中的经营管理策略,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中的新兴领域,正在逐步形成应用性很强、使用范围甚广、形式各样的一套可操作的方法与技巧。把Ⅵ概念引入清真食品的整合与管理中,对于树立清真食品形象、保护清真食品权益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对汉文伊斯兰教译著的伦理文化的简单介绍,包括这种伦理文化的形成和特点,这种伦理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精华所在,这种伦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