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画是古代先民在岩石上绘制或刻划的图画。我国岩画根据分布的不同地域,可以划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个系统。北方系统主要有内蒙古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青海刚察岩画、甘肃黑山岩画和宁夏贺兰山岩画;西南系统主要有广西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贵州开阳岩画;东南系统主要有江苏连云港岩画、福建仙字潭岩画。岩画的制作年代或可早到石器时代,或可晚至近代,不过其分布多在偏远于文明的地区,从其造型特征也可以看出,在文化形态上岩画是属于原始文化的。由于岩画制作时间上的巨大差距,(一些岩画的制作年代尚难确定)以及分布的相对分散和同地区岩画时间序列上的模糊性,我们很难依据目前发现的资料完整地揭示出岩画艺术发展历史的脉胳,本文只能在总体上对岩画的艺术特征作一些略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岩画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史的重要一站。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为我们认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草原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原始资料。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岩画作者们的生产生活、原始信仰、风俗习惯、艺术审美观念以及那个时代的自然景观,是当时社会历史的忠实记录。贺兰山岩画与阴山岩画、阿尔泰山岩道,以及分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北亚地区的岩画和苏联境内中亚地区的岩画所表现出的诸多一致性,更清楚地表明,整个北部草原地区的岩画,恰恰是分布在古代游牧民族从东到西的草原交通线上;在我国境内的贺兰山岩画和阴山岩画,又几乎是与长城并行分布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南北交往的文化会聚线上。贺兰山岩画的一些特征,表明它与匈奴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一部分应产生于匈奴时代,为匈奴族所创造。  相似文献   

3.
岩画符号系统中,涡旋纹与同心圆重圈纹常会被相提并论,其实这两种符号不仅造型概念有别,图像原型也有所区别,因而在研究上应当区别对待。就数量与分布而言,涡旋纹远不如重圈纹在北方岩画分布中那样具有普遍性,却集中出现于两地,一是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岩画区,二是宁夏中部黄河东岸的灵武岩画区,后者是北方岩画涡旋纹符号最为集中与发达的区域。宁夏灵武涡旋纹岩画非常具有代表性。灵武涡旋纹岩画在贺兰山岩画系统中更清晰地反映了与黄河的特殊关系,是整个北方岩画系统中凝聚着黄河古代文化色彩的一个集生存与宗教祭祀为一体的古代图像志资料。  相似文献   

4.
一、岩画和长城考古成果据考古调查,我区共发现3万余幅岩画。可划分为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阿拉善岩画、赤峰及呼伦贝尔岩画。这些由古代北方游牧和狩猎民族用工具或矿物颜料刻画在山岩上的岩画,其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蒙元时期。据中国岩画研究...  相似文献   

5.
岩画遍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是岩画丰富的国家之一,它是古代人类用颜料绘画或用工具敲凿在岩石上的图画。岩画以生动、形象的图像,记录了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漫长历程。十一年前,我是考古队伍中一个杂家,而后才走上治岩画学的道路。现在谈谈我走过的治学道路,以期得到诸位的指教。 尽管我对美术是门外汉,然而我的工作却与美术史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七十年代,我曾写成并出版过《和林格尔汉墓壁画》,而后,便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岩画的考察和研究工作上。首先是1976至1980年多次深入到内蒙古阴山山脉狼山地区考察阴山岩画,总计行程达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岩画是全意象构成。以阴山岩画为例,具体说明岩画意象性构成的三个因素。首先是岩画携带着大量的生命信息,而且包括人的本能欲望与冲动,即无意识的与内感的成份,同时也是充满生命感官体验的非理性的表现。其次,从创作角度强调了岩画迷狂的创作情态带来的心理暴力,对岩画意象的表现形式发生的决定性影响,从而形成了真率质朴的意象表现形式,以及意象范式。最后,对岩画的组合方式略加探讨,提出在求活求美的原则下的具体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7.
塔城第三次文物普查队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发现·处大型古代岩画群,初步确定:这些岩画产生于距今2000年到3000年前。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胡兴军是此次塔城文物普查的指导员。据他介绍,此次发现的古岩画群在距离和布克赛尔县城40公里处的哈拉托洛盖山上。几百个栩栩如生的图案分布在长约1公里,宽300米的山坡岩石上。其中多是动物和人形图案。有北山羊、狼、牛、狐狸、骆驼。还有骑马人物和太阳图形。这些岩画全部采用凿刻。据当地老乡介绍,这附近还有多处古代岩画。  相似文献   

8.
贺兰山和北山的鹿石鹿岩画与虎岩画,是青铜时代比较重要的文化遗存。仅分布于贺兰山、北山及腾格里沙漠南缘的"鹿石鹿"岩画,是我国新疆阿尔泰及图瓦、蒙古国、外贝加尔等地流传的"东方鹿石"鹿的再现;同样,仅分布于新疆天山山脉中部、嘉峪关黑山和腾格里沙漠南缘的虎岩画,是主要分布于宁夏北山、贺兰山及阴山虎岩画的再现。两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岩画线形分布地域的重叠性和互补性,反映出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走向,反映出贺兰山、北山即今宁夏北部地区是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9.
《阴山学刊》2000年首期封面设计,背景图案为阴山岩画。阴山岩画是现知我国最大的岩画宝库,在世界岩画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地理位置,东起包头市固阳县,西至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左旗,分布于整个的阴山山脉中。据专家考证,阴山岩画群的总数在一万幅以上。其内容涉及狩猎、战争、游牧、祭祀、行军、居住、舞蹈等场景;描绘的动物有虎、狼、鹿、熊、牛、马、羊等四十余种;还有太阳神、天神等各种神祗的形象;另有面具、手印、兽面,多种生活用品的印记等。从总体上反映了古代游牧民族对宇宙和自然界的认识。其时间,上起数万年前的旧…  相似文献   

10.
阴河岩画     
阴河岩画阴河为老哈河支流,属西辽河水系。1992年,赤峰民族师专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继调查百岔河岩画之后,又在阴河北岸的浅山临河崖壁之上,发现了大量古代岩画遗存。阴河岩画的题材,可以大体上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几何纹图案四类,其中,以人物岩画...  相似文献   

11.
宋耀良先生在《读书》1992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中国岩画若按图像的符式特征划分,可分为三大系统,即北中国岩画、南中国岩画及西中国岩画,北中国岩画所含区域主要为内蒙古、宁夏、甘肃东南部及苏北部.其主要符式为动物岩画、狩猎岩画、放牧岩画和人面形岩画.其中的人面形岩画功能为祭祀,与华夏族的崇祖文化一脉相承.南中国岩画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及其周缘,最东则到了福建、广东和台湾.其主要图像符式是一种蛙状蹲立的人,  相似文献   

12.
1维吾尔古典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最初是受岩画、碑文影响并通过民间文学流传的。在维吾尔族先民生活过的山涧峡谷中有大量的岩画,有些岩画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这些岩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原始人类的社会生活,其中包括信仰习俗,生产活动(猎牧)、舞蹈娱乐活动等内容。岩画中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贺兰山岩画的断代问题,专家们的结论是:上限为春秋战国时代,下迄元代,距今2000余年。这一结论,是在肯定贺兰山岩画的制作系采用金属工具凿刻而成的前提下得出的。因金属器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所以,贺兰山岩画断代的上限当然就要定为春秋战国了。古代岩画的断代问题,是考古工作中至今还无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于以解决的一个难题。目前最先进的碳14测定法对此也无能为力。我们只有从岩画本身所反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岩画研究的跨学科跨文化视野──评荐《岩画与生殖巫术》仲高户晓辉同志的新著:《岩画与生殖巫术》一书(以下简称《岩》书)是运用跨学科材料,以跨文化视野整体把握和综合考察岩画艺术的新尝试,旨在重建岩画与语言文字、上古神话、考古实物在远古文化中的原动联系,深...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桌子山岩画文化内涵考论周延良一、引论内蒙古阴山山脉有分布面很广的古代岩画,乌海市桌子山的岩画群即是阴山岩画的一个分布区域。桌子山岩画,大致可以肯定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参照乌海市印制的《桌子山岩画》的介绍文字)。就桌子山岩画的文化形态看,它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的岩画,主要是北方草原地区的狩猎、游牧民族的作品。他们的岩画大致可以分为狩猎类型岩画、畜牧类型岩画、生殖崇拜类型岩画、舞蹈类型和战争类型岩画,以及特殊符号和古文字类型岩画。不同的岩画类型表现了岩画主人不同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岩画在我国北方分布尤广,从黑龙江到内蒙古,到青海、甘肃、新疆,都光后发现过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岩画。在内蒙古境内就有兴安岭岩画、阿拉善岩画和阴山岩画。其中阴山岩画绵延二万一千多平方公里,内富丰富、数量浩瀚,恢宏的创造更为世人瞩目。这些岩画,无疑是北方文化的一份极其重要的遗产。这些岩画创作的年代,无论是野蛮时代或较近的时期,在我们看来都已经很遥远了。遥远的历史潮水般将一切湮没了,但岩画作者留在岩石上的动人图画、却仍在诉说着曾经使他们生命激活的情境。今天,我们默默审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用心倾听,还是会听到北方的祖先内心的声音的。  相似文献   

18.
阴山岩画的美学审视班澜在审美的眼睛里,阴山岩画不啻是原始的美术杰作。岩画产生之始,先民们是没有艺术意识的,岩画制作乃是他们生产中宗教活动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论断:"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  相似文献   

19.
左江岩画的族属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和平而河沿岸的断岩峭壁上,先后发现古代岩画点六十一处。分布于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四县境内,绵延达二百公里。岩画全部用赭红颜色画成,规模巨大,气势雄伟。它是广西重要的古代文化遗产。这批珍贵的古代岩画,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壮族先民创作的。但究竟是壮族先民中的哪一个民族,又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是骆越;有的学者认为是西原族。此外,还有的同志认为是乌浒人,并认为乌浒人不是越族,而是属于僚族(指濮族后裔的僚族)。以上三种不同的看法表明:左江岩画族属问题的讨论,不仅涉及到是越族系统中的哪一个民族,而且涉及到是否属于越族系统。因此,进一步弄清岩画的族属是有必要的。一、关于岩画的年代  相似文献   

20.
张岩 《社会科学家》2002,17(2):63-65
本文着重就新疆岩画的分布、岩画类型进行了论述。强调了新疆岩画在中国岩画学中乃至世界岩画学的地位。特别就国际岩画学的组织活动及对中国岩画的独特价值做了概述.并进而阐明岩画开发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资源以用于新疆旅游发展的必然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