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代汉语的文化特征申小龙在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只有语言和遗传代码是人类从祖先传给后代的两种最基本的信息。在人对世界、对自身的困惑、探究和理解的无穷进程中,语言占有核心的地位。它构成人最重要的文化环境,是人的所感知和体认的世界形式,是世界条理化、...  相似文献   

2.
刘建军 《阴山学刊》2003,16(3):44-48
语言文化哲学的核心内涵是关于人的哲学,是从人的语言(思维)出发,研究由此产生的文化,以及观照人在不同的思维、文化发展阶段中人的本质和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这也就是说,人类的语言(思维)是研究的前提,文化是人类语言(思维)的必然体现,而这一切考察的核心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和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使用的交际工具。因此,语言的意义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不能只认同词典意义;而应包括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笔者在此特别强调的是语用意义。语用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是语言符合对人产生的影响,及根……  相似文献   

4.
广告语言的文化批判──兼论当今时代的语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和人及其文化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同时也是当今最热门的哲学思考问题之一。每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都蕴含在她的语言中,而不同的时代又会有不同的语言是观。当今时代,最热闹最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也许莫过于广告语言了。当这种形式的语言向我们扑天盖地涌来时,所引发的问题和思索是非常复杂的。广告:语言范式的塑造者历史地看,语言在任何一个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一个‘集体的生活”。在这种“生活的形式”中,由于人们的约定,作为游戏的语言的各种规则便被制定出来,从而构成了一定时代的语言规范。在前大众传…  相似文献   

5.
人都拥有自己的世界,但问题是人何以能拥有这样的世界.卡西尔从语言符号功能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一、语言乃是人类建构世界活动的历史经验织成的符号之网,人就生活在这个符号世界中,"以致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二、语言对世界的建构主要是通过为事物命名和赋予世界以秩序的方式实现的.三、人凭借语言的这两种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对外在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更能建构起内在的心理世界,"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四、语言是具有民族性的,语言对世界的建构模塑了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是形成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内在根源.认真梳理卡西尔的语言观,对我们深刻认识语言的本质、语言在建构人类世界过程中的根本作用、语言对民族文化心理及民族文化创造活动的内在制约等,都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文化(culture)映射着人类文明。人类正是在绵延不断地反思自身所创造出的文化过程中使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持续的提升。作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3黑格尔以其独具的文化惑力一直在影响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他对东方世界的中国文化曾产生过兴趣,对中国的政治、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乃至宗教、风俗习惯都有自己的见解。本文拟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哲学这三个层面,较为详细地考察黑格尔对中国文化的评估。人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言,人是文化的动物。语言反映着文化。而人在社会交…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学习英语必须掌握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他通过对英汉部分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的对照、比较和分析,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的不同社会内涵,旨在说明只有把英汉两种语言放在其相应的文化系统中加以审视,才能正确把握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更好地学好语言,掌握语言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8.
论语言的表达困境王晓升在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语言形式出现的精神文化日益膨胀,人仿佛在自己的周围建立了一个“语言的世界”,一个文化的世界。以语言为基础的精神文化世界不仅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展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部成...  相似文献   

9.
文化背景知识是指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地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信息 ,以及该民族风俗习惯、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特征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正如H Glastone (1972 )所强调 :“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特殊性表现在 :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和学习中已经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充满了文化负荷,它亦是文化表现的形式之一。美国语言学家D加附巾ho曾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的生活物质”。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不同语言间的交流亦是文化交流的组成部分。语言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语言本身的掌握,同时也包括对语言交流中文化规则的了解。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言交际失误或失败对于许多外国友人来讲比语言错误本身更难以接受。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掌握语言,必须要了解其赖以产生的文化背景。这样,在交流中才不会出现误解,才能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从而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本文正是以此为目的从有关英国的国家名称、地理位置、天气、动物及一些典故的角度略谈文化背景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和延续的工具。语言不仅反映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还反映社会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传统文化的积淀。而文化对语言也有很大的影响。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语言中的许多因素(如句子结构、词汇意义等)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此外,文化还是制约语言运用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汉、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骋 《江西社会科学》2002,(12):132-133
翻译活动的本质是文化交融,译文总是两种语言与文化的融合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所以语言的转换活动———翻译也就离不开文化这个大背景。在翻译的过程中,语言是不翻译的操作对象,文化信息才是翻译的操作对象,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语言文化信息的客观规律是,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并存。人类的活动透视出人类的文化。人类活动的共性决定着跨文化信息交流的可能性。有时,汉、英语言在概括表示某种生活现象的成语和词组时,所采用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结构都惊人地相似,给人以无独有偶,天作地合的感觉。例如:T…  相似文献   

14.
张向荣 《北方论丛》2001,(6):121-125
文化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它各有诠释。历史上一种文化的积淀世代相传,流淌在民族文化精神和情感的血液里,铸成了文化内容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一方面是人类所建构在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产物。离开一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文化的差异对语言有直接作用,因而从文化角度审视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语言又能够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和个性来。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它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语言是交际的一个主要途径。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最为明显。只懂语言不懂文化很难顺利进行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6.
语言意义对于语言之根本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这个缘故,语言意义问题成为语言研究的焦点。语义学在语言学中占居着中心地位。本文参考了语义学研究的现有成果,从语义学的角度,试图对中西语言作一比较。 从语义学角度出发,语言意义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这里着眼于从文化层面对中西语言进行比较,因此把语义学比较限制在三个问题上:语言意义的时间性、语言意义的获得和语言意义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理论语言学的世纪超越申小龙站在世纪之交,回顾中国的理论语言学,可以将它清晰地划为传统和现代两种范式。传统的理论语言学,贯注着浓郁的语言一文化整体观照的人文主义精神,举凡语言的性质、功用、语言与思维、语言与社会、语言研究的方法,都同文化问题、人...  相似文献   

18.
英汉广告的文化语境与翻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告是一门需要精心创意的综合性艺术。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对广告艺术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广告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异语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习俗,翻译就自然成为一项需要进行二度创意的工作了。一、广告的文化语境语境可以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是指语篇的情景语境;非语言语境的范围比较广泛,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则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与广告本体有着密切关系的思想意识氛围,具体的是指某一特定语言社团的社会规范和习俗。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地域的不…  相似文献   

19.
论语言的人文性与词的文化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语言学以研究汉语的文化意义为已任。语言的文化意义是语言人文属性的反映。那么,语言及汉语的“人文性”,语言特别是词的“文化义”如何理解,也就成为中国文化语言学建设中不可回避的基本理论问题。一、什么是语言的人文性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建设必须首先对两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系统看法:~是语言的人文性;二是汉语的人文性。中国文化语言学从发动到现在,走过了近十年的路程。在初期,尽管中国文化语言学开展得风风火火,但研究者对他们的主要研究对象——汉语的人文性,却一直避免给予明确的解释。1987年在南昌召开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汪福德 《理论界》2009,(12):157-15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原语文化会对不熟悉其文化的译者造成很大的困难。要想克服这一困难,译者就必须除了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外还要熟悉两种文化。应该从熟悉两种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寓言及历史典故等入手,重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与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